一种塔机起升机构钢丝绳的更换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750983发布日期:2019-01-29 16:51阅读:20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塔机起升机构钢丝绳的更换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塔机起升机构钢丝绳的更换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塔机起升机构采用钢丝绳传动吊钩做升、降运动,钢丝绳从起升机构卷筒绕出后,需穿过设置在塔机各处结构上的滑轮、安全装置上的滑轮、载重小车(部分塔机或无载重小车)上的滑轮、吊钩上的滑轮等,最后固定在起重臂根部。而工地环境恶劣,钢丝绳若维护保养不到位或者意外剐蹭等,极易出现断丝断股现象。当钢丝绳破坏至影响塔机安全使用时,就需要对其进行更换。传统的做法是将塔机吊钩放置在塔机平台或地面上后,解除钢丝绳在起重臂端部的固定,起升机构卷筒放出钢丝绳,解除钢丝绳在卷筒上的固定,将新钢丝绳绳头固定在卷筒上,接着卷绕新的钢丝绳,再把新的钢丝绳另一绳头穿绕过各处的滑轮,最后固定在起重臂根部。因塔机上滑轮角度原因,且分散在塔机各处,需要爬高窜低高空作业,存在安全风险,且程序繁琐,增加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塔机起升机构钢丝绳的更换方法,不用逐个滑轮去穿绕起升钢丝绳,减少工作量;避免了人员爬高窜低,降低了安全风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塔机起升机构钢丝绳的更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吊钩下放到塔机平台或地面上,并解除起重臂端部起升钢丝绳的固定;

2)开动塔机上的起升机构,放出卷筒上的旧钢丝绳,同时,从另一端收卷旧钢丝绳,直至旧钢丝绳接近全部放出;

3)停止放出旧钢丝绳,并解除旧钢丝绳在卷筒上的固定,并将该端与新钢丝绳的绳头连接在一起;

4)继续收卷旧钢丝绳,利用旧钢丝绳牵引新钢丝绳依次穿过塔机各处的滑轮、安全装置上的滑轮、载重小车上的滑轮、吊钩上的滑轮,直至新钢丝绳在起升机构处剩余少量;

5)拆除新钢丝绳和旧钢丝绳的连接,并将新钢丝绳的绳头固定在起重臂端部;

6)将新钢丝绳的绳尾固定在起升机构的卷筒上,并开动起升机构,卷筒开始卷绕新钢丝绳,直至吊钩回复正常使用状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新钢丝绳与旧钢丝绳的连接处通过插接法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新钢丝绳和旧钢丝绳的连接处的直径不大于钢丝绳本身的直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旧钢丝绳通过第一绕绳器收卷,新钢丝绳通过第二绕绳器放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不用逐个滑轮去穿绕起升钢丝绳,且滑轮分布不同塔机不同的地方,省去繁琐且存在安全风险的操作,降低工作量,避免了人员爬高窜低,提高操作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塔机正常工作时起升钢丝绳穿绕图。

图2为塔机正常工作时的工作原理图。

其中:1.起升机构,2.卷筒,3.排绳轮,4.塔顶滑轮,5.安全装置滑轮,6.载重小车,7.吊钩,8.旧钢丝绳,9.钢丝绳固定装置,10.第一绕绳器,11.新钢丝绳,12.第二绕绳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塔机起升机构钢丝绳的更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吊钩7下放到塔机平台或地面上,并解除起重臂端部起升钢丝绳固定9;

2)开动塔机上的起升机构1,放出卷筒2上的旧钢丝绳8,同时,将旧钢丝绳8的端部固定在第一绕绳器10上收卷,直至旧钢丝绳8接近全部放出;

3)停止放出旧钢丝绳8,并解除旧钢丝绳8在卷筒2上的固定,并将该端与第二绕绳器12上的新钢丝绳11的绳头连接在一起;

4)继续收卷旧钢丝绳8,利用旧钢丝绳8牵引新钢丝绳11依次穿过塔机各处的滑轮、安全装置滑轮、载重小车6上的滑轮、吊钩7上的滑轮,直至新钢丝绳11在起升机构1处剩余少量;

5)拆除新钢丝绳11和旧钢丝绳8的连接,并将新钢丝绳11的绳头固定在起重臂端部,即钢丝绳固定装置9;

6)将新钢丝绳11的绳尾固定在起升机构1的卷筒2上,并开动起升机构1,卷筒2开始卷绕新钢丝绳11,直至吊钩7回复正常使用状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新钢丝绳11与旧钢丝绳8的连接处通过插接法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新钢丝绳11和旧钢丝绳8的连接处的直径不大于钢丝绳本身的直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塔机起升机构钢丝绳的更换方法,将吊钩下放到塔机平台或地面上,并解除起重臂端部起升钢丝绳的固定;开动塔机上的起升机构,放出卷筒上的旧钢丝绳,同时,从另一端收卷旧钢丝绳,直至旧钢丝绳接近全部放出。可以不用逐个滑轮去穿绕起升钢丝绳,且滑轮分布不同塔机不同的地方,省去繁琐且存在安全风险的操作,降低工作量,避免了人员爬高窜低,提高操作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兵;文朝辉;文虎一;杨戊;曾德学;宁政超;李湘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江汉建筑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0.11
技术公布日:2019.01.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