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套圈下料排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01309发布日期:2019-01-14 20:24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轴承套圈下料排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轴承加工领域,具体是指一种轴承套圈下料排料机构。



背景技术:

轴承套圈在加工完成后一般需要进行排料,通过排料为下一道做好准备,而目前传统模式下,一般通过手工进行排料,手工排料不仅效率慢,而且会出现磕碰的现象,影响产品的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轴承套圈下料排料机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轴承套圈下料排料机构,包括固定座、导料块、工件座、导料板、推送机构和移送机构,所述导料块和工件座连接于固定座前端;所述工件座侧面设置有转动盘和油压缸,所述转动盘转动连接于固定座上,所述油压缸固定连接于固定座上,所述油压缸的轴端通过摆动杆与转动盘的第一转动点转动连接,所述转动盘的第二转动点上转动连接有曲臂杆,所述曲臂杆一端连接有夹头,所述夹头朝向工件座的托台方向;所述推送机构和移送机构设置于固定座尾部;所述推送机构下端设置有升料槽,所述升料槽下方设有升料气缸;所述导料块内设有一弧形料道,所述弧形料道通过斜向设置的导料板与升料槽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推送机构包括推送气缸、安装支架和推送块、所述推送气缸通过安装支架连接于固定座背面;所述推送块连接于推送气缸的轴端,所述推送块一端穿过固定座。

进一步的,所述移送机构包括料板、丝杆、导向轴、电机和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连接于固定座上,所述固定支架两端连接有支撑座;所述丝杆和导向轴连接于支撑座之间,所述丝杆通过连轴器与设置在支撑座尾部的电机连接;所述料板通过丝杆和导向轴连接于推送块下端。

优选的,所述料板上设有若干个连续“v”型集料槽,移送机构工作时,“所述v”型集料槽的与升料槽处于同一中轴线。

进一步的,所述导料板成20°斜向设置,所述导料板的中间段设有退磁器和挡料块,所述退磁器和挡料块与固定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轴承套圈下料排料机构,将排料和退磁工序整合在一起,缩短生产流程,降低人工工作强度,也避免了传统排料会出现磕碰的现象,提升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使生产过程更加科学合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a-a面的剖视图;

其中,1、固定座,2、导料块,3、工件座,4、导料板,5、推送机构,6、移送机构,7、转动盘,8、油压缸,9、摆动杆,10、曲臂杆,11、夹头,12、升料槽,13、升料气缸,14、退磁器,15、挡料块,21、弧形料道,51、推送气缸,52、安装支架,53、推送块,61、料板,62、丝杆,63、导向轴,64、固定支架,65、支撑座,66、连轴器,67、电机,611、“v”型集料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2所示,一种轴承套圈下料排料机构,包括固定座1、导料块2、工件座3、导料板4、推送机构5和移送机构6,所述导料块2和工件座3连接于固定座1前端;所述工件座3侧面设置有转动盘7和油压缸8,所述转动盘7转动连接于固定座1上,所述油压缸8固定连接于固定座1上,所述油压缸8的轴端通过摆动杆9与转动盘7的第一转动点转动连接,所述转动盘7的第二转动点上转动连接有曲臂杆10,所述曲臂杆10一端连接有夹头11,所述夹头11朝向工件座3的托台方向;所述推送机构5和移送机构6设置于固定座1尾部;所述推送机构5下端设置有升料槽12,所述升料槽12下方设有升料气缸13;所述导料块2内设有一弧形料道21,所述弧形料道21通过斜向设置的导料板4与升料槽12相连通;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轴承内圈能够落入升料槽12内,所述导料板4成20°斜向设置,所述导料板4的中间段设有退磁器14和挡料块15,所述退磁器14和挡料块15与固定座1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推送机构5包括推送气缸51、安装支架52和推送块53,所述推送气缸51通过安装支架52连接于固定座1背面;所述推送块53连接于推送气缸51的轴端,所述推送块53一端穿过固定座1。

进一步的,所述移送机构6包括料板61、丝杆62、导向轴63、电机67、和固定支架64,所述固定支架64连接于固定座1上,所述固定支架64两端连接有支撑座65;所述丝杆62和导向轴63连接于支撑座65之间,所述丝杆62通过连轴器66与设置在支撑座65尾部的电机67连接;所述料板61通过丝杆62和导向轴63连接于推送块53下端。

优选的,所述料板61上设有若干个连续“v”型集料槽611,移送机构6工作时,“所述v”型集料槽611的与升料槽12处于同一中轴线。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工件完成加工后,工件进入工件座3的托台上,油压缸8通过摆动杆9带动转动盘7转动,此时转动盘7的第二转动点上连接的曲臂杆10带动夹头11做弧形转动,夹头11将工件送入弧形料道21内,然后工件从弧形料道21进入导料板4上,通过挡料块15和退磁器14的作用,将工件退磁,退磁完成后工件滑入升料槽12内,升料气缸13将工件推升至料板61的“v”型集料槽611的槽口,接着推送机构5工作,推送块53将工件推送至“v”型集料槽611内;当一排“v”型集料槽611排满时,移送机构6的电机67工作,通过丝杆62带动料板61运动,使下一个“v”型集料槽的与升料槽12处于同一中轴线。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述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即公开范围内,仍可作一些修正或改变,故本发明的权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限定的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轴承套圈下料排料机构,包括固定座、导料板、推送机构和移送机构,所述固定座上连接有导料块、工件座、转动盘和油压缸;所述油压缸的轴端通过摆动杆与转动盘的转动连接;所述转动盘上转动连接有曲臂杆,所述曲臂杆一端连接有夹头;所述推送机构和移送机构设置于固定座尾部;所述推送机构下端设置有升料槽,所述升料槽下方设有升料气缸;所述导料块内设有一弧形料道,所述弧形料道通过导料板与升料槽相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轴承套圈下料排料机构,将排料和退磁工序整合在一起,即降低人工工作强度,也避免了传统排料会出现磕碰的现象,提升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使生产过程更加科学合理。

技术研发人员:姜建渡;郭均锋;钱志仁;莫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通山口精工机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1.10
技术公布日:2019.0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