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蔬菜自调节湿度包装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40453发布日期:2020-08-21 15:18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蔬菜自调节湿度包装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产品加工贮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蔬菜自调节湿度包装袋。



背景技术:

采用塑料薄膜包装蔬菜,不但隔离病原菌侵染,减少果蔬采后蒸腾失水,降低失重率,还可抑制蔬菜呼吸作用及其它生理代谢。

湿度是蔬菜现代化保鲜的关键技术指标。低湿度可导致蔬菜失水萎蔫,高湿度则利于微生物迅速繁殖,易造成蔬菜腐烂。为了实现对包装内相对湿度的调节,避免凝水的出现,目前有研究通过采用对塑料包装膜打孔的方法,即在包装袋上开有一定数量和一定大小的孔以增大透湿性。这种多孔膜包装虽然有调节湿度、防止冷凝水出现的作用,但却同时削弱了气调作用甚至使其完全丧失了作用。因此,探求一种调节湿度的新型保鲜方法,很有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目前pe薄膜包装袋保鲜,尤其是叶菜保鲜存在的内壁结露严重、雾度高问题,设计了一种自调节袋内湿度的薄膜包装袋,从而解决由于蔬菜蒸腾致使膜内过量水结露和产品腐烂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蔬菜自调节湿度包装袋,它包括袋体,袋体的上部设有装物区,袋体的下部设有储水区,装物区与储水区之间设有栅栏过渡区;栅栏过渡区包括多个连通装物区和储水区的水汽通道,以及间隔两个相邻水汽通道的交换栅。

本实用新型中装物区(即a区)的宽度可根据要求、实际需求或所装入的果蔬大小进行调整。装物区的开口处设有自封口,该自封口可以为捏合密封的自封口,优选为内置滚条的自封口,可以在pe防雾膜材制备过程中另外添加1%增粘剂制成。

本实用新型中栅栏过渡区(即b区)的宽度可根据果蔬大小进行调整,在一种优选方案中,其宽度为0.2-1.0cm,进一步优选0.2-0.4cm。

本实用新型中储水区(即c区)的宽度可根据果蔬大小进行调整,在一种优选方案中,其宽度为0.5-10cm,进一步优选1-5cm。储水区除了水汽通道外,其他地方并不与外界相通。

在一种方案中,本薄膜包装袋材料的主体采用pe亲水膜材,在装物区即直接采用pe亲水膜,栅栏过渡区和储水区可采用在pe亲水膜材上涂覆不同的防雾层或亲水层构成,本薄膜包装袋材料的亲水性顺序是装菜区<过渡区<储水区,它可通过表面涂层方法实现。

本实用新型中水汽通道的宽度可以为0.2-1.0cm,优选0.2-0.8cm,进一步优选0.5cm。

本实用新型中交换栅的宽度可以为0.1-0.5cm,优选0.2-0.4cm,进一步优选0.3cm。交换栅可以呈长条状、折线状、曲线状或s形。

本实用新型中储水区的外观可以为半透明或不透明,可以通过外表面经打磨处理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包装袋主要包括装物与储水两个区域,且储水和装物两个区域有交换栅口(即水汽通道)相通。通过重力作用可以使得装物区附着水顺流至储水区,而当袋内升温时储水区水分又蒸发并越过交换栅口补充到装物区,但储水区水分不能倒流至装物区。故此,当装物区湿度较低时,可以得到储水区的蒸发补充,而果蔬蒸腾致使装物区湿度较高时又可回流至储水区贮存,从而实现对薄膜包装内水分总量的自调节作用,克服了现有包装袋的内壁结露严重、雾度高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包装袋可以实现全袋内水分的自行调节功能,尤其是大量多余水分的袋内循环。水分是果蔬维持生存、保持活力的前提。果蔬通过叶脉、气孔吸收水分,实现在采后的继续生长。本实用新型通过栅栏隔成两个区域,预留一个“蓄水池”,多余水分被排泄到储水区。在储存后期,叶菜萎蔫,蒸腾量降低,储水区水分又越过栅栏自发给菜叶“注水”,从而维持菜叶新鲜。与普通防雾保鲜袋相比,保鲜期延长30%。

进一步的,本蔬菜自调节湿度的包装袋使用时,先将菜体排列整齐,柄部朝下,装入上述保鲜袋中,封口,贮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将pe薄膜包装袋分成储水和装菜两个区域,且储水和装菜两个区域有栅栏相通。通过装菜区和储水区内表面亲/疏水性能的差异或重力作用,使得装菜区附着水顺流至储水区,而当袋内升温时储水区水分又蒸发并越过栅栏补充到装菜区,但储水区水分不能倒流至装菜区。故此,当装菜区湿度较低时,可以得到储水区的蒸发补充,而叶菜蒸腾致使装菜区湿度较高时又可回流至储水区贮存,从而实现对薄膜包装内水分总量的自调节作用。

1.实现袋内湿度的自行调节功能。与普通防雾保鲜袋相比,防雾性能增加30%以上。

2.解决菜区下部积水引起腐烂问题。

3.制作简单,安全无毒。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保鲜包装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装物区,2是储水区,3是栅栏过渡区,301为交换栅,4是自封口。

图2是栅栏过渡区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301是b区膜材经热压后形成的交换栅,11是水汽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以下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保鲜包装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实施例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如图1所示,本蔬菜自调节湿度包装袋,包括袋体,袋体的上部设有装物区1,袋体的下部设有储水区2,装物区1与储水区2之间设有栅栏过渡区3。

如图2所示,栅栏过渡区3包括水汽通道11和交换栅301,栅栏过渡区的宽度为0.2-1.0cm。其中水汽通道11可以有多个,水汽通道11用以连通装物区和储水区,其宽度可以为0.2-1.0cm。交换栅301用于间隔两个相邻水汽通道11,交换栅301可以呈长条状、折线状、曲线状或s形,图2中为长条状。交换栅301的宽度为0.1-0.5cm。

在装物区1的开口处设有自封口4。储水区2的外观半透明或不透明,除水汽通道11外储水区2不与外界相连通。储水区的宽度为0.5-10cm。

本蔬菜自调节湿度包装袋使用时,将菜体排列整齐,柄部朝下,装入保鲜袋的装物区1中,捏紧袋口封严,贮藏。

本实用新型的包装袋中储水和装物两个区域有水汽通道相通。通过重力作用可以使得装物区附着水顺流至储水区,而当袋内升温时储水区水分又蒸发并越过交换栅口补充到装物区,但储水区水分不能倒流至装物区。故此,当装物区湿度较低时,可以得到储水区的蒸发补充,而果蔬蒸腾致使装物区湿度较高时又可回流至储水区贮存,从而实现对薄膜包装内水分总量的自调节作用,克服了现有包装袋的内壁结露严重、雾度高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栅栏隔成两个区域,预留一个“蓄水池”,多余水分被排泄到储水区。在储存后期,叶菜萎蔫,蒸腾量降低,储水区水分又越过栅栏自发给菜叶“注水”,从而维持菜叶新鲜。

本实用新型未涉及部分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技术特征:

1.一种蔬菜自调节湿度包装袋,它包括袋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的上部设有装物区(1),所述袋体的下部设有储水区(2),所述装物区(1)与所述储水区(2)之间设有栅栏过渡区(3),所述袋体材料的亲水性顺序是装物区(1)<栅栏过渡区(3)<储水区(2);所述栅栏过渡区(3)包括多个连通所述装物区(1)和储水区(2)的水汽通道(11),以及间隔两个相邻水汽通道(11)的交换栅(3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蔬菜自调节湿度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栏过渡区的宽度为0.2-1.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蔬菜自调节湿度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区的宽度为0.5-1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蔬菜自调节湿度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汽通道(11)的宽度为0.2-1.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蔬菜自调节湿度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栅(301)的宽度为0.1-0.5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蔬菜自调节湿度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物区(1)的开口处设有自封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蔬菜自调节湿度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栅(301)呈长条状、折线状、曲线状或s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蔬菜自调节湿度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区(2)的外观半透明或不透明。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蔬菜自调节湿度包装袋,它包括袋体,袋体的上部设有装物区,袋体的下部设有储水区,装物区与所述储水区之间设有栅栏过渡区;栅栏过渡区包括多个连通装物区和储水区的水汽通道,以及间隔两个相邻水汽通道的交换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包装袋在贮存果蔬时,实现袋内湿度的自行调节功能,与普通防雾保鲜袋相比,防雾性能增加30%以上,可解决菜区下部积水引起腐烂问题,其制作简单,安全无毒。

技术研发人员:赵永富;汪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8.07.04
技术公布日:2020.08.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