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温变色型开膜瓶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08316发布日期:2020-05-29 12:48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感温变色型开膜瓶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瓶盖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感温变色型开膜瓶盖。



背景技术:

为保证瓶装物品的密封性,生厂商会在瓶口上覆盖一层封盖膜,人们在取用带有封盖膜的瓶装物品时,常采用的方式是打开瓶盖后直接撕开,而直接撕开的方式一方面容易将瓶装物品污染,另一个方面由于封盖膜材料、工艺的不同已经使用者的个体差异,不能顺利的将封盖膜撕开;后来有人提出,在瓶盖外部设置刺刀,取下瓶盖后再用刺刀将封盖膜划开,这样虽能将封盖膜刺破,然后由于支撑不稳定,封盖膜划破效果不好,且需要将瓶盖取下操作,仍在存在将瓶装物品污染的可能,同时,外露的刺刀容易受损,容易伤人。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感温变色型开膜瓶盖,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瓶盖外部的刺刀对瓶口处的保护膜的划开效果不好和刺刀对用于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感温变色型开膜瓶盖,包括有瓶盖本体,所述瓶盖本体为圆形瓶盖,该瓶盖本体的内壁面上设有与瓶口适配的旋转螺纹,该瓶盖本体的外周缘和顶部均设有防滑块,该防滑块的外表面贴有感温变色膜,该感温变色膜从内到外依次为背胶层、感温变色层和防滑层;所述瓶盖本体的内壁面的顶部向下凸设有用于刺穿瓶口保护膜的凸刺,该凸刺靠近瓶盖本体的内侧壁。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瓶盖本体下方设置有卡环,该卡环上端与所述瓶盖本体下端通过未完全切断的连点式切口连接,所述卡环内侧壁设置有凸齿。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瓶盖本体的内侧面直径大于卡环内侧面的直径,该瓶盖本体的外侧面直径小于卡环外侧面的直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卡环的开口处设有一凸块。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防滑层为透明。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通过在瓶盖本体的内壁面的顶部向下凸设有用于刺穿瓶口保护膜的凸刺,在旋转瓶盖本体使得瓶盖本体向下移动的时候,可以带动凸刺刺穿瓶口处的保护膜(图中未示),并且该凸刺靠近瓶盖本体的内侧面,在刺穿保护膜后继续旋转瓶盖本体可以将保护膜划出一个圆圈,提升对保护膜的划开效果,而且不会对用户造成安全隐患;同时,在防滑块的外表面贴有感温变色膜,用手旋转瓶盖本体后,可以看到瓶盖本体的外侧面由于温度的改变,颜色发生变化,增加了瓶盖的趣味性。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之瓶盖本体的截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之卡环的截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之感温变色膜的截面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瓶盖本体11、旋转螺纹

12、防滑块13、凸刺

20、感温变色膜21、背胶层

22、感温变色层23、防滑层

30、卡环31、凸块

32、凸齿。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瓶盖本体10。

该瓶盖本体10为圆形瓶盖,该瓶盖本体10的内壁面上设有与瓶口(图中未示)适配的旋转螺纹11,该瓶盖本体10的外周缘和顶部均设有防滑块12,该防滑块能够防止用户在拧开瓶盖过程中由于手上有汗水或者油脂造成打滑的现象,提升用于的使用感受。该防滑块12的外表面贴有感温变色膜20,该感温变色膜20从内到外依次为背胶层21、感温变色层22和防滑层23,利用背胶层21将感温变色膜20贴在目标物体上,由于感温变色漆的颜色随着温度变化而发生改变,所以感温变色膜20的颜色也会随着温度的变换而发生改变,该防滑层23的外表面作了防滑磨砂处理,而且该防滑层23为透明,妨碍用户观看感温变色层22的颜色变化。通过在防滑块12的外表面贴有感温变色膜20能够在用户拧动瓶盖本体10的时候,由人体的温度传递到感温变色膜20上,使得感温变色膜20的颜色发生改变,增加瓶盖的趣味性。

该瓶盖本体10的内壁面的顶部向下凸设有用于刺穿瓶口保护膜的凸刺13,该凸刺13靠近瓶盖本体10的内侧壁,该凸刺13在瓶盖本体10的内壁面顶部向下靠近的时候可以刺穿瓶口处的保护膜(图中未示),再通过旋转瓶盖本体10,该凸刺13会在保护膜上划出一个圆形缺口。

该瓶盖本体10下方设置有卡环30,该卡环30上端与所述瓶盖本体10下端通过未完全切断的连点式切口连接,该卡环30的开口处设有一凸块31,用于在使用前先用手拉住凸块31,以凸块31位置为开端,将整个卡环30从瓶盖本体10上取下来,由于卡环30上端与所述瓶盖本体10下端通过未完全切断的连点式切口连接,所以能够轻易的从瓶盖本体10上将卡环30取下。该卡环30内侧壁设置有凸齿32,该凸齿32与瓶口处的凸齿32(图中未示)相适配,该凸齿32能够限制卡环30在瓶口处出现松动情况,具有封口牢固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该瓶盖本体10的内侧面直径大于卡环30内侧面的直径,该瓶盖本体10的外侧面直径小于卡环30外侧面的直径,通过这样的设计该卡环30能够对瓶盖本体10起到一个限位的效果,防止在卡环30没有去除的情况下,瓶盖本体10下移造成凸刺13对瓶口处的保护膜(图中未示)刺穿的误操作。

详述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如下:

首先用手拉住凸块31,以凸块31位置为开端,将整个卡环30从瓶盖本体10上取下来,接着旋转瓶盖本体10,使得瓶盖本体10向下移带动凸刺13刺穿瓶口处的保护膜(图中未示),再通过旋转瓶盖本体10,该凸刺13会在保护膜上划出一个圆形缺口,接着反方向旋转瓶盖本体10,将瓶盖本体10向上移动直到瓶盖本体10脱离瓶口,就可以饮用瓶子中的液体,饮用完后,将瓶盖本体10通过旋转固定回瓶口处,此时可以看到瓶盖本体10的外侧面由于温度的改变,颜色发生变化,过一段时间后,瓶盖本体10的温度又恢复正常温度,颜色再次发生变化。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

通过在瓶盖本体的内壁面的顶部向下凸设有用于刺穿瓶口保护膜的凸刺,在旋转瓶盖本体使得瓶盖本体向下移动的时候,可以带动凸刺刺穿瓶口处的保护膜(图中未示),并且该凸刺靠近瓶盖本体的内侧面,在刺穿保护膜后继续旋转瓶盖本体可以将保护膜划出一个圆圈,提升对保护膜的划开效果,而且不会对用户造成安全隐患;同时,在防滑块的外表面贴有感温变色膜,用手旋转瓶盖本体后,可以看到瓶盖本体的外侧面由于温度的改变,颜色发生变化,增加了瓶盖的趣味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感温变色型开膜瓶盖,包括有瓶盖本体,所述瓶盖本体为圆形瓶盖,该瓶盖本体的内壁面上设有与瓶口适配的旋转螺纹,其特征在于:该瓶盖本体的外周缘和顶部均设有防滑块,该防滑块的外表面贴有感温变色膜,该感温变色膜从内到外依次为背胶层、感温变色层和防滑层;所述瓶盖本体的内壁面的顶部向下凸设有用于刺穿瓶口保护膜的凸刺,该凸刺靠近瓶盖本体的内侧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温变色型开膜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本体下方设置有卡环,该卡环上端与所述瓶盖本体下端通过未完全切断的连点式切口连接,所述卡环内侧壁设置有凸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感温变色型开膜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本体的内侧面直径大于卡环内侧面的直径,该瓶盖本体的外侧面直径小于卡环外侧面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感温变色型开膜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环的开口处设有一凸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温变色型开膜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层为透明。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感温变色型开膜瓶盖,包括有瓶盖本体,所述瓶盖本体为圆形瓶盖,该瓶盖本体的内壁面上设有与瓶口适配的旋转螺纹,该瓶盖本体的外周缘和顶部均设有防滑块;通过在瓶盖本体的内壁面的顶部向下凸设有用于刺穿瓶口保护膜的凸刺,在旋转瓶盖本体使得瓶盖本体向下移动的时候,可以带动凸刺刺穿瓶口处的保护膜(图中未示),并且该凸刺靠近瓶盖本体的内侧面,在刺穿保护膜后继续旋转瓶盖本体可以将保护膜划出一个圆圈,提升对保护膜的划开效果,而且不会对用户造成安全隐患;同时,在防滑块的外表面贴有感温变色膜,用手旋转瓶盖本体后,可以看到瓶盖本体的外侧面由于温度的改变,颜色发生变化,增加了瓶盖的趣味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洲鸿;江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雅塑包装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24
技术公布日:2020.05.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