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造纸机分段辊辅助平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54731发布日期:2020-05-22 21:06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一种造纸机分段辊辅助平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造纸机分段辊辅助平衡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造纸辊类机械加工技术领域中,对于一些需要复校动平衡的分段辊,这些分段辊中用直径较小的通轴通过轴承等零件来连接壳体组件,于是壳体组件部分加工完成后无法用产品上的轴来做平衡,而且有的辊子是覆层辊或者辊面带沟槽,更无法装夹辊面。对于这类分段辊,工人无法在平衡机滚轮上对壳体组件装夹来做动平衡,而这类辊子一般用在纸机的复卷机上,属于纸机上的高速卷曲部分,若平衡不做或者做不好,都有可能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较大的跳动、挠度,影响使用。

鉴于此,设计一种造纸机分段辊辅助平衡装置是本技术领域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造纸机分段辊辅助平衡装置,包括同轴设置的壳体闷头组件、压板和连接轴,所述压板中心设有通孔,所述连接轴一端穿过所述通孔与压板过盈配合,连接轴另一端与平衡机滚轮连接,且所述连接轴两端的轴直径相等,所述压板固定设于壳体闷头组件上。该结构中,通过在壳体外侧增加同轴设置的连接轴和压板用以做壳体平衡的轴头,保证了连接轴的外径和壳体闷头组件的外径为同轴设置,从而达到了用假轴辅助壳体做动平衡的目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板通过螺钉固定壳体闷头组件上。该结构中,可有效保证压板与壳体闷头组件之间的连接稳定可靠。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螺钉为内六角螺钉。该结构中,进一步保证了压板与壳体闷头组件之间的连接稳定可靠。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板为圆形且压板四周均布有小孔,螺钉穿过小孔将压板固定在壳体闷头组件上。该结构中,可有效保证了所述连接轴的外径与壳体闷头组件的外径为同轴设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小孔为12个且位于压板的同一圆周上。该结构中,进一步保证了所述连接轴的外径与壳体闷头组件的外径为同轴设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闷头组件上设有第一凸型台阶,压板上设有与第一凸型台阶匹配的第二凸型台阶。该结构中,可有效对压板与壳体闷头组件之间安装进行辅助,提高工作效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凸型台阶上设有细孔,第二凸型台阶上设有与细孔匹配的螺杆。该结构中,进一步提高了压板与壳体闷头组件之间的安装精度和安装效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轴与平衡机滚轮可拆卸连接。该结构中,便于连接轴的拆卸安装和日常维护。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壳体外侧增加同轴设置的连接轴和压板用以做壳体平衡的轴头,保证了连接轴的外径和壳体闷头组件的外径为同轴设置,从而达到了用假轴辅助壳体做动平衡的目的,同时还能在不拆卸所述辅助平衡装置的情况下进行试重和去重操作,具有结构简单和易于操作的特点;

(2)本实用新型通过螺钉将压板固定在壳体闷头组件上,有效保证了两者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螺钉通过均布于压板四周的小孔将压板固定在壳体闷头组件上,既进一步保证了两者之间的连接可靠性,又对连接轴的外径与壳体闷头组件的外径处于同轴位置提供了保障;

(4)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一凸型台阶和第二凸型台阶匹配,可有效提高压板与壳体闷头组件之间安装精度和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造纸机分段辊辅助平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造纸机分段辊辅助平衡装置中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闷头组件,11.第一凸型台阶,12.细孔,2.压板,21.通孔,22.第二凸型台阶,23.螺杆,3.连接轴,4.螺钉,5.小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情况,同时通过说明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造纸机分段辊辅助平衡装置,包括同轴设置的壳体闷头组件1、压板2和连接轴3,所述压板2中心设有通孔21,所述连接轴3一端穿过所述通孔21与压板2过盈配合,连接轴3另一端与平衡机滚轮连接,且所述连接轴3两端的轴直径相等,所述压板2固定设于壳体闷头组件1上。该结构中,通过在壳体外侧增加同轴设置的连接轴3和压板2用以做壳体平衡的轴头,进而保证了连接轴3的外径和壳体闷头组件1的外径为同轴设置,从而达到了用假轴辅助壳体做动平衡的目的。

如图1、图2所示,所述压板2通过螺钉4固定壳体闷头组件1上。本具体实施例中,通过螺钉4将压板2固定在壳体闷头组件1上,可有效保证压板2与壳体闷头组件1之间的连接可靠性,使得所述辅助平衡装置能够稳定运行。

如图1所示,所述螺钉4为内六角螺钉。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螺钉4采用内六角螺钉,内六角螺钉的连接强度大,且外观美观,从而进一步保证了压板2与壳体闷头组件1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如图2所示,所述压板2为圆形且压板2四周均布有小孔5,螺钉4穿过小孔5将压板2固定在壳体闷头组件1上。本具体实施例中,通过在圆形压板2的四周均匀设置小孔5,所述螺钉4穿过所述小孔5将压板2固定在壳体闷头组件1上,为实现连接轴3外径与壳体闷头组件1外径的同轴设置提供了保障。

如图2所示,所述小孔5为12个且位于压板2的同一圆周上。本具体实施例中,通过将小孔5设置在压板2的同一圆周上,故所述螺钉4将压板2固定在壳体闷头组件1上时,压板2四周所受的力均能够保持一致,从而有效保证了所述连接轴3的外径与壳体闷头组件1的外径为同轴设置。

如图1所示,所述壳体闷头组件1上设有第一凸型台阶11,压板2上设有与第一凸型台阶11匹配的第二凸型台阶22。本具体实施例中,通过在壳体闷头组件1上设置第一凸型台阶11,压板2上设置与第一凸型台阶11匹配的第二凸型台阶22,当将压板2固定于壳体闷头组件1时,可通过第二凸型台阶22与第一凸型台阶11进行定位匹配,从而能够有效辅助安装压板2与壳体闷头组件1,提高安装效率。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凸型台阶11上设有细孔12,第二凸型台阶22上设有与细孔匹配的螺杆23。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压板2与壳体闷头组件1安装时,通过第一凸型台阶11与第二凸型台阶22相匹配定位,以及螺杆23与细孔12定位预紧,有效提高了压板2与壳体闷头组件1之间的安装精度和安装效率。

如图1所示,所述连接轴3与平衡机滚轮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轴3与平衡机滚轮之间设为可拆卸连接,极大便利了操作维护人员对连接轴3的拆卸安装和日常维护。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



技术特征:

1.一种造纸机分段辊辅助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同轴设置的壳体闷头组件(1)、压板(2)和连接轴(3),所述压板(2)中心设有通孔(21),所述连接轴(3)一端穿过所述通孔(21)与压板(2)过盈配合,连接轴(3)另一端与平衡机滚轮连接,且所述连接轴(3)两端的轴直径相等,所述压板(2)固定设于壳体闷头组件(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纸机分段辊辅助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2)通过螺钉固定壳体闷头组件(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造纸机分段辊辅助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钉(4)为内六角螺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造纸机分段辊辅助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2)为圆形且压板(2)四周均布有小孔(5),螺钉(4)穿过小孔(5)将压板(2)固定在壳体闷头组件(1)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造纸机分段辊辅助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孔(5)为12个且位于压板(2)的同一圆周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纸机分段辊辅助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闷头组件(1)上设有第一凸型台阶(11),压板(2)上设有与第一凸型台阶(11)匹配的第二凸型台阶(2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造纸机分段辊辅助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型台阶(11)上设有细孔(12),第二凸型台阶(22)上设有与细孔(12)匹配的螺杆(2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纸机分段辊辅助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3)与平衡机滚轮可拆卸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造纸机分段辊辅助平衡装置,包括同轴设置的壳体闷头组件、压板和连接轴,所述压板中心设有通孔,所述连接轴一端穿过所述通孔与压板过盈配合,连接轴另一端与平衡机滚轮连接,且所述连接轴两端的轴直径相等,所述压板固定设于壳体闷头组件上。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壳体外侧增加同轴设置的连接轴和压板用以做壳体平衡的轴头,保证了连接轴的外径和壳体闷头组件的外径为同轴设置,从而达到了用假轴辅助壳体做动平衡的目的,同时还能在不拆卸所述辅助平衡装置的情况下进行试重和去重操作,具有结构简单和易于操作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沈晓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陕西迈拓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26
技术公布日:2020.05.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