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撕除薄膜正反面保护膜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14501发布日期:2020-06-23 21:32阅读:590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撕除薄膜正反面保护膜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自动化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撕除薄膜正反面保护膜机构。



背景技术:

加工之前很多产品表面贴附有保护膜,加工时,该保护膜需去除。通常采用人工撕膜,先掀起保护膜的一角,再将保护膜与工件分离。人工撕除保护膜耗费较多人力,工作效率低,且人工作业易使该产品表面沾污,不利于后续加工。目前,人们开始采用自动化结构去除保护膜。市面上的自动撕保护膜机成本昂贵,且多用铲刀刮除保护膜,较易损坏产品表面,撕下的废膜也难以进行统一的收集和处理,加大撕膜工作完工后的清理工作。此外也没有同时针对不同粘度正反面保护膜可以同时撕除的机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撕除薄膜正反面保护膜机构。适用于不同类型的薄膜板材例如pc、pet、pmma等薄膜版材的正反面保护膜的撕除。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动撕除薄膜正反面保护膜机构,包括机架、电机马达、胶带传送机构、去膜机构、出料平台和进料平台;所述胶带传送机构与电机马达连接,由电机马达带动所述胶带传送机构转动,所述胶带传送机构包括第一转轮、第二转轮、第三转轮、第四转轮、第五转轮和第六转轮;所述第一转轮和第五转轮位于进料平台上方,所述第二转轮和第六转轮位于进料平台左侧,所述第三转轮和第四转轮分别位于出料平台的两侧,用于回收使用胶带;所述去膜机构包括第一压棒和第二压棒;所述第一压棒和第二压棒之间设置有间隙。

进一步的,第一压棒和第二压棒之间的间隙可调节,所述间隙厚度为10~90mm。

进一步的,所述间隙厚度为20mm。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平台上设置有固定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机构采用真空吸附的方式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平台上设置有多个吸附孔。

进一步的,所述出料平台的下方设置有回收箱。

相对于现有技术,

本技术:
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

采用简单的透明胶带即可以实现自动撕膜,成本低,见效快;

操作方便,效率高,替代效率低下的人工撕除保护膜方式;

适用范围广,可用于pc、pet、pmma等类型的板材正反保护膜的撕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1、机架;2、电机马达;3、第一转轮;4、第二转轮;5、第三转轮;6、第四转轮;7、第五转轮;8、第六转轮;9、出料平台;10、进料平台;11、第一压棒;12、第二压棒。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自动撕除薄膜正反面保护膜机构,包括机架1、电机马达2、胶带传送机构、去膜机构、出料平台9和进料平台10。所述胶带传送机构与电机马达连接,由电机马达带动所述胶带传送机构转动,所述胶带传送机构包括第一转轮3、第二转轮4、第三转轮5、第四转轮6、第五转轮7和第六转轮8;

所述第一转轮3和第五转轮7位于进料平台10上方,所述第二转轮4和第六转轮8位于进料平台10左侧,所述第一转轮3和第二转轮4的一端固在机架1上;第五转轮7和第六转轮8固定在机架1上,所述第一转轮3和第二转轮4配合作用,用于固定透明胶带;所述第五转轮7和第六转轮8用于矫正胶带的方向,所述第三转轮5和第四转轮6分别位于出料平台9的两侧,用于回收使用胶带。

所述去膜机构包括第一压棒11和第二压棒12;所述第一压棒11和第二压棒12之间设置有间隙;

第一压棒11和第二压棒12之间的间隙可调节,所述间隙厚度为10~90mm;优选为20mm。

所述进料平台10上设置有用于将产品固定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采用真空吸附的方式进行固定;所述进料平台上设置有多个吸附孔。

所述出料平台11的下方设置有回收箱。

所述自动撕除薄膜正反面保护膜机构的使用方法为:

将两卷透明胶带固定在第一转轮3和第二转轮4上,将第一转轮3的胶带(有粘性的胶带朝下)拉出经过第六转轮8过渡校准再经过第一压棒11固定在第四转轮6上,将第二转轮4的胶带(有粘性的胶带面朝上)拉出经过第五转轮7过渡校准沿进料平台10经过第二压棒12固定在第三转轮5上;

开动马达带动第四转轮6和第三转轮5转动,经胶带带动第一转轮3和第二转轮4上的胶带卷转动;

将产品通过固定机构固定在进料平台10上的胶带面上,随进料平台10运动到第一压棒11和第二压棒12的间隙处,此处有两面有粘性的胶带,产品经过时正反面保护膜分别被两层胶带撕除,撕除保护膜的产品会带到出料平台9上供下工站使用。可根据产品的厚度调整两个压棒的间隙以便更好的撕除保护膜。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动撕除薄膜正反面保护膜机构,包括机架、电机马达、胶带传送机构、去膜机构、出料平台和进料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带传送机构与电机马达连接,由电机马达带动所述胶带传送机构转动,所述胶带传送机构包括第一转轮、第二转轮、第三转轮、第四转轮、第五转轮和第六转轮;所述第一转轮和第五转轮位于进料平台上方,所述第二转轮和第六转轮位于进料平台左侧,所述第三转轮和第四转轮分别位于出料平台的两侧,用于回收使用胶带;所述去膜机构包括第一压棒和第二压棒;所述第一压棒和第二压棒之间设置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撕除薄膜正反面保护膜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压棒和第二压棒之间的间隙可调节,所述间隙厚度为10~90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撕除薄膜正反面保护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厚度为2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撕除薄膜正反面保护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平台上设置有固定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撕除薄膜正反面保护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采用真空吸附的方式进行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撕除薄膜正反面保护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平台上设置有多个吸附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撕除薄膜正反面保护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平台的下方设置有回收箱。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化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撕除薄膜正反面保护膜机构,包括机架、电机马达、胶带传送机构、去膜机构、出料平台和进料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带传送机构与电机马达连接,由电机马达带动所述胶带传送机构转动,所述胶带传送机构包括第一转轮、第二转轮、第三转轮、第四转轮、第五转轮和第六转轮;所述去膜机构包括第一压棒和第二压棒;所述第一压棒和第二压棒之间设置有间隙。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撕除薄膜正反面保护膜机构可以实现自动撕膜,成本低,操作方便,效率高,可用于PC、PET、PMMA等类型的板材正反保护膜的撕除。

技术研发人员:廖儒范;崔曲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山峰实电子外观应用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12
技术公布日:2020.06.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