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科临床配药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95835发布日期:2020-05-20 00:38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科临床配药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药设备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儿科临床配药设备。



背景技术:

儿科是全面研究小儿时期身心发育、保健以及疾病防治的综合医学科学。凡涉及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健康与卫生问题都属于儿科范围。其医治的对象处于生长发育期,儿童的抵抗力较差,稍有不慎就会感染疾病,由于儿童年纪小,若正常剂量的药物给儿童服用,会由于剂量较大,导致儿童身体难以承受药性,对儿童身体造成二次伤害,且较大的药片儿童难以咽下,容易卡在儿童咽喉,造成卡在咽喉难以呼吸等严重的后果,现在儿童用药多为颗粒冲剂,医院或药房在配药时,多为用配药匙逐个取处方药中的药品,使用配药匙取药品时,难以保证每次取出药品的量相同,精准度较低,影响处方的治疗效果,若每次取药时都用电子秤称量,会极大的浪费时间与人力,所以亟于制作一种儿科临床配药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儿科临床配药设备,用于处方颗粒药的配制。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发明目的:

一种儿科临床配药设备,包括底板,其特征是:所述底板上侧中部固定连接接料桶的下侧,所述底板上侧固定连接有对称的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漏斗的一侧,所述漏斗上侧固定连接一组呈圆形排布的四个固定杆的下端,四个所述固定杆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药筒的一侧下端。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四个所述药筒的上侧中部分别对应的固定连通入料管口的下端,四个所述药筒的上侧一端中部分别对应的固定连通连接圈的下端,四个所述药筒的下侧出料口处分别固定连通对应的出料管口的上端,每个所述连接圈的内分别插入有导杆,四个所述导杆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圆形块的下侧中部,四个所述导杆的下端固定连接矩形杆的上端,四个所述矩形杆的下端分别设有矩形接药槽。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四个所述矩形杆的尺寸与对应的所述出料管口内壁尺寸相匹配。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四个密封盖内壁分别螺纹连接对应的所述入料管口。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四个所述出料管口下端分别位于所述漏斗的内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底板为矩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装置可以实现对于两种或多种颗粒状药剂进行同时配制。

2、本装置可以实现通过统一规格的矩形接药槽对药品进行比例配制,减少人工称量所需时间。

3、本装置结构紧凑,操作简单,代替了人工手动配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零件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药筒3剖切后的部分零件连接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药筒3剖切后的部分零件连接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1、圆形块,2、密封盖,3、药筒,4、固定杆,5、出料管口,6、支撑杆,7、底板,8、接料桶,9、漏斗,10、导杆,11、矩形杆,12、矩形接药槽,13、入料管口,14、连接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如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底板7,所述底板7上侧中部固定连接接料桶8的下侧,所述底板7上侧固定连接有对称的支撑杆6,两个所述支撑杆6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漏斗9的一侧,所述漏斗9上侧固定连接一组呈圆形排布的四个固定杆4的下端,四个所述固定杆4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药筒3的一侧下端。

四个所述药筒3的上侧中部分别对应的固定连通入料管口13的下端,四个所述药筒3的上侧一端中部分别对应的固定连通连接圈14的下端,四个所述药筒3的下侧出料口处分别固定连通对应的出料管口5的上端,每个所述连接圈14的内分别插入有导杆10,四个所述导杆10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圆形块1的下侧中部,四个所述导杆10的下端固定连接矩形杆11的上端,四个所述矩形杆11的下端分别设有矩形接药槽12。

四个所述矩形杆11的尺寸与对应的所述出料管口5内壁尺寸相匹配。

四个密封盖2内壁分别螺纹连接对应的所述入料管口13。

四个所述出料管口5下端分别位于所述漏斗9的内部。

所述底板7为矩形板。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为:四个矩形杆11均处于最低位置,矩形接药槽12处于出料管口5外侧,如图1所示,使用本装置时,在接料桶8内套上接药袋,拧开四个密封盖4,将所需配制的颗粒原料分别通过对应的入料管口13倒入至对应的药筒3内,拧紧四个密封盖4,根据所需配制的处方药的比例,拽动对应的圆形块1,圆形块1通过对应的导杆10带动对应的矩形杆11沿着对应的出药管口5向上滑动,矩形杆11带动对应的矩形接药槽12完全进入至对应的药筒3内时,矩形杆11下端处于对应的出料管口5上端,使对应的出料管口5不会漏出药品,如图5所示,颗粒原料通过对应的药筒3的下部斜面处掉入至对应的矩形接药槽12内,矩形接药槽13内的空间被对应的颗粒原料填满,压动对应的圆形块1至最低位置,颗粒药物失去束缚,全部通过漏斗9的内壁掉入至接料桶8上的接药袋内,使用者通过处方药的所需药量比例抽拉对应的圆形块1一定的次数,对处方药进行比例配制,配制结束后,取出盛放好混合颗粒的接药袋,换下一个接药袋,在使用结束后,对装置进行清洁晾干,防止遗留颗粒混入至二次配药的药物中,清洁晾干后,将装置恢复至初始位置。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儿科临床配药设备,包括底板(7),其特征是:所述底板(7)上侧中部固定连接接料桶(8)的下侧,所述底板(7)上侧固定连接有对称的支撑杆(6),两个所述支撑杆(6)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漏斗(9)的一侧,所述漏斗(9)上侧固定连接一组呈圆形排布的四个固定杆(4)的下端,四个所述固定杆(4)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药筒(3)的一侧下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科临床配药设备,其特征是:四个所述药筒(3)的上侧中部分别对应的固定连通入料管口(13)的下端,四个所述药筒(3)的上侧一端中部分别对应的固定连通连接圈(14)的下端,四个所述药筒(3)的下侧出料口处分别固定连通对应的出料管口(5)的上端,每个所述连接圈(14)的内分别插入有导杆(10),四个所述导杆(10)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圆形块(1)的下侧中部,四个所述导杆(10)的下端固定连接矩形杆(11)的上端,四个所述矩形杆(11)的下端分别设有矩形接药槽(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科临床配药设备,其特征是:四个所述矩形杆(11)的尺寸与对应的所述出料管口(5)内壁尺寸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科临床配药设备,其特征是:四个密封盖(2)内壁分别螺纹连接对应的所述入料管口(13)。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科临床配药设备,其特征是:四个所述出料管口(5)下端分别位于所述漏斗(9)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科临床配药设备,其特征是:所述底板(7)为矩形板。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儿科临床配药设备,包括底板,其特征是:所述底板上侧中部固定连接接料桶的下侧,所述底板上侧固定连接有对称的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漏斗的一侧,所述漏斗上侧固定连接一组呈圆形排布的四个固定杆的下端,四个所述固定杆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药筒的一侧下端,本实用新型涉及配药设备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儿科临床配药设备。本装置可以实现对于两种或多种颗粒原料进行同时配制。

技术研发人员:安森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森亮
技术研发日:2019.09.12
技术公布日:2020.05.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