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皮带机自移机尾的抬高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84563发布日期:2020-05-26 17:24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一种皮带机自移机尾的抬高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皮带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皮带机自移机尾的抬高架。



背景技术:

现有的dy1600自移机尾的抬高架使用纵梁连接,皮带面下方安装有平行托辊,胶带机运输物料时主要由平行托辊受力。运行时平行托辊容易损坏且更换困难,同时皮带洒落的煤炭直接落到底皮带运回至机尾滚筒造成皮带跑偏及噎死胶带机等的事故时有发生。

现有技术主要采取人工清煤的方式解决自移机尾撒煤严重的问题,同时为了更换损坏的平行托辊每次需要使用手拉葫芦将平行托辊上表面的皮带带面起吊更换。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包括:

(1)工人劳动强度大,危险性较高。因为该自移机尾的撒煤点在出料口处,鉴于我矿皮带速度达到4.8m/s,卸煤时经常有大块飞出,所以工人在清理撒煤时非常危险;

(2)更换平行托辊费时费力。由于平行托辊经常损坏,且其安装部位比较隐蔽,更换时往往需要采用吊挂手拉葫芦起吊皮带带面,所以较为费时费力。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皮带机自移机尾的抬高架,以减少撒煤,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皮带机自移机尾的抬高架,以减少撒煤。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皮带机自移机尾的抬高架,抬高架内焊接有中板,所述中板位于上层皮带的下方且位于下层皮带的上方,

位于所述抬高架的出料口处的所述上层皮带的上方设置有左压带板和右压带板,所述左压带板压盖在所述上层皮带的左边缘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右压带板压盖在所述上层皮带的右边缘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左压带板的倾斜角度为145°-160°,所述右压带板的倾斜角度为145°-160°,所述左压带板和所述右压带板之间的宽度为1100mm-1200mm,

所述抬高架的上平行托辊设置在所述抬高架的最前方。

优选的,上述左压带板的倾斜角度具体为150°。

优选的,上述右压带板的倾斜角度具体为150°。

优选的,上述左压带板和所述右压带板之间的宽度具体为1160mm。

优选的,上述左压带板上设置有左导料板,所述左导料板自高至低朝向出料方向倾斜设置,

所述右压带板上设置有右导料板,所述右导料板自高至低朝向出料方向倾斜设置。

优选的,上述左导料板为多个且沿出料方向排列设置,

所述右导料板为多个且沿出料方向排列设置。

优选的,上述左导料板等间隔设置,所述右导料板等间隔设置。

优选的,上述左导料板和所述右导料板沿出料方向间隔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皮带机自移机尾的抬高架,抬高架内焊接有中板,所述中板位于上层皮带的下方且位于下层皮带的上方,位于所述抬高架的出料口处的所述上层皮带的上方设置有左压带板和右压带板,所述左压带板压盖在所述上层皮带的左边缘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右压带板压盖在所述上层皮带的右边缘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左压带板的倾斜角度为145°-160°,所述右压带板的倾斜角度为145°-160°,所述左压带板和所述右压带板之间的宽度为1100mm-1200mm,所述抬高架的上平行托辊设置在所述抬高架的最前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皮带机自移机尾的抬高架,通过对现有的皮带自移机尾出料口处的抬高架进行技术改造,主要采取的措施:(1)将抬高架中间的纵梁改为焊接中板,洒落的煤炭直接落在中板上,减少进入底皮带的撒煤;

(2)调整出料口处压带板的角度并适当增加其宽度,减少撒煤现象;(3)将抬高架中间的容易损坏且位置较为隐蔽的平行托辊移至最前方便于更换的位置。从而减少撒煤并提高更换平行托辊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皮带机自移机尾的抬高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上图1中:

左压带板1、右压带板2、左导料板3、右导料板4、上层皮带5、中板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皮带机自移机尾的抬高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皮带机自移机尾的抬高架,抬高架内焊接有中板6,中板6位于上层皮带5的下方且位于下层皮带的上方,位于抬高架的出料口处的上层皮带5的上方设置有左压带板1和右压带板2,左压带板1压盖在上层皮带5的左边缘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隙,右压带板2压盖在上层皮带5的右边缘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隙,左压带板1的倾斜角度为145°-160°,右压带板2的倾斜角度为145°-160°,左压带板1和右压带板2之间的宽度为1100mm-1200mm,抬高架的上平行托辊设置在抬高架的最前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皮带机自移机尾的抬高架,通过对现有的皮带自移机尾出料口处的抬高架进行技术改造,主要采取的措施:(1)将抬高架中间的纵梁改为焊接中板,洒落的煤炭直接落在中板6上,减少进入底皮带的撒煤;(2)调整出料口处压带板的角度并适当增加其宽度,减少撒煤现象;

(3)将抬高架中间的容易损坏且位置较为隐蔽的平行托辊移至最前方便于更换的位置。从而减少撒煤并提高更换平行托辊的效率,并且托辊的安装位置更加方便。

其中,左压带板1的倾斜角度具体为150°。右压带板2的倾斜角度具体为150°。左压带板1和右压带板2之间的宽度具体为1160mm。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方案,左压带板1上设置有左导料板3,左导料板3自高至低朝向出料方向倾斜设置,右压带板2上设置有右导料板4,右导料板4自高至低朝向出料方向倾斜设置。左导料板3为多个且沿出料方向排列设置,右导料板4为多个且沿出料方向排列设置。左导料板3等间隔设置,右导料板4等间隔设置。左导料板3和右导料板4沿出料方向间隔设置。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皮带机自移机尾的抬高架,其特征在于,抬高架内焊接有中板,所述中板位于上层皮带的下方且位于下层皮带的上方,

位于所述抬高架的出料口处的所述上层皮带的上方设置有左压带板和右压带板,所述左压带板压盖在所述上层皮带的左边缘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右压带板压盖在所述上层皮带的右边缘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左压带板的倾斜角度为145°-160°,所述右压带板的倾斜角度为145°-160°,所述左压带板和所述右压带板之间的宽度为1100mm-1200mm,

所述抬高架的上平行托辊设置在所述抬高架的最前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机自移机尾的抬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压带板的倾斜角度具体为1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机自移机尾的抬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压带板的倾斜角度具体为1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机自移机尾的抬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压带板和所述右压带板之间的宽度具体为116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机自移机尾的抬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压带板上设置有左导料板,所述左导料板自高至低朝向出料方向倾斜设置,

所述右压带板上设置有右导料板,所述右导料板自高至低朝向出料方向倾斜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皮带机自移机尾的抬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导料板为多个且沿出料方向排列设置,

所述右导料板为多个且沿出料方向排列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皮带机自移机尾的抬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导料板等间隔设置,所述右导料板等间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皮带机自移机尾的抬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导料板和所述右导料板沿出料方向间隔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皮带机自移机尾的抬高架,抬高架内焊接有中板,中板位于上层皮带和下层皮带之间,位于抬高架的出料口处的上层皮带的上方设置有左压带板和右压带板,左压带板压盖在上层皮带的左边缘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隙,右压带板压盖在上层皮带的右边缘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隙,抬高架的上平行托辊设置在抬高架的最前方。对现有皮带自移机尾出料口处的抬高架进行改造,(1)将抬高架中间的纵梁改为焊接中板,洒落的煤炭直接落在中板上,减少进入底皮带的撒煤;(2)调整出料口处压带板的角度并适当增加其宽度,减少撒煤现象;(3)将抬高架中间的容易损坏且位置较为隐蔽的平行托辊移至最前方便于更换的位置。从而减少撒煤并提高更换托辊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乔高星;张学启;郭存岗;杨吉;何志刚;李晓东;李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内蒙古伊泰京粤酸刺沟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伊泰煤炭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23
技术公布日:2020.05.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