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5kV及以下接地线收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37547发布日期:2020-07-29 02:48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一种35kV及以下接地线收纳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一种35kv及以下接地线收纳装置,属于电力检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35kv及以下电力线路、变电站在进行停电检修工作时,需要在工作地点两端设置接地线,用于防止突然来电,从而靠接地线来保护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在工作结束后需要将接地线拆下,缠绕并收纳起来,在下次使用时将其展开进行使用,现有的用于35kv及以下电力线路的接地线,为柱状绝缘棒,在棒体顶部设置挂钩链接接地线和接地桩,这种接地线长度可以达到15到30米,在收纳和展开时需要现场作业人员手动缠绕或展开,费时费力,同时整体尺寸大,重量重,携带不便,需要进行多人搬运,不利于提高现场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收纳展开方便的35kv及以下接地线收纳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35kv及以下接地线收纳装置,包括转运平台,转运平台下表面设置有行走轮,上表面中心处设置有旋转座,旋转座为方形柱状平台,旋转座与转运平台相互平行,旋转座与转运平台之间设置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与旋转座底部相连,旋转座上表面设置地线固定孔,地线固定孔为圆孔。

所述的地线固定孔为盲孔。

所述的行走轮为设置在转运平台底部四角的相互独立的行走轮。

所述的行走轮为万向轮。

所述的转运平台一侧设置有把手。

所述的地线固定孔深度不小于20c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转运平台下方设置行走轮,上部设置旋转座,旋转座上设置地线固定孔,可以将地线插接固定在旋转座上,通过转动的方式快速的收线和放线,提高收纳速度,降低收纳难度,提高作业效率,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下方的行走轮可以便于转运,便于携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旋转座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转运平台、2为行走轮、3为旋转座、4为地线固定孔、5为旋转电机、6为把手、7为接地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35kv及以下接地线收纳装置,包括转运平台1,转运平台1下表面设置有行走轮2,上表面中心处设置有旋转座3,旋转座3为方形柱状平台,旋转座3与转运平台1相互平行,旋转座3与转运平台1之间设置有旋转电机5,旋转电机5的输出轴与旋转座3底部相连,旋转座3上表面设置地线固定孔4,地线固定孔4为圆孔,地线固定孔4为盲孔,行走轮2为设置在转运平台1底部四角的相互独立的行走轮,行走轮2为万向轮,转运平台1一侧设置有把手6,地线固定孔4深度不小于20cm。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接地线插入旋转座上的地线固定孔中,在电机的带动下,旋转座进行顺时针旋转或逆时针旋转,进而实现收线或放线动作,转运平台可以在行走轮的作用下进行快捷方便的移动,提高接地线的运输速度,增加作业的灵活性,使用把手也方便转运,可以有效的减少劳动强度。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技术特征:

1.一种35kv及以下接地线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运平台(1),转运平台(1)下表面设置有行走轮(2),上表面中心处设置有旋转座(3),旋转座(3)为方形柱状平台,旋转座(3)与转运平台(1)相互平行,旋转座(3)与转运平台(1)之间设置有旋转电机(5),旋转电机(5)的输出轴与旋转座(3)底部相连,旋转座(3)上表面设置地线固定孔(4),地线固定孔(4)为圆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5kv及以下接地线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线固定孔(4)为盲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5kv及以下接地线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走轮(2)为设置在转运平台(1)底部四角的相互独立的行走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5kv及以下接地线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走轮(2)为万向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5kv及以下接地线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运平台(1)一侧设置有把手(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5kv及以下接地线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线固定孔(4)深度不小于20c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35kV及以下接地线收纳装置,属于电力检修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收纳展开方便的35kV及以下接地线收纳装置;解决该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35kV及以下接地线收纳装置,包括转运平台,转运平台下表面设置有行走轮,上表面中心处设置有旋转座,旋转座上表面设置有多个地线固定孔;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电力检修领域。

技术研发人员:张锴;何宁波;郑江;郭志锐;马春;张耀阳;卫学峰;姬守业;张晋东;郭志斌;马海兵;张保龙;成小龙;董军太;于学红;吉兵社;冯东亮;李三龙;王锋兵;常小丽;郝骏春;赵梓帆;赵家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晋城供电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11
技术公布日:2020.07.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