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质发生器进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54524发布日期:2020-09-08 14:37阅读:6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物质发生器进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进料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质发生器进料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质颗粒发生器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向锅炉输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学能、电能,锅炉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锅炉中产生的热水或蒸汽可直接为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所需热能,也可通过蒸汽动力装置转换为机械能。在生物质颗粒发生器中,一般通过燃烧生物质颗粒对集热室进行加热,但由于现在的生物质颗粒发生器结构设计不合理,需要人工进料,无法自动加料,加料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自动进料的生物质发生器进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生物质发生器进料装置,包括:进料斗、设置在所述进料斗下方的输送管,所述进料斗的底部设置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通过支架与所述输送管连接,所述固定管的下方设置有与所述输送管连通的连接管,所述固定管与所述连接管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固定管内壁转动卡接有下料管,所述下料管穿过所述连接管延伸至所述输送管内,其中,所述下料管外壁设置有一圈齿条,所述齿条位于该间隙内,所述输送管外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与所述齿条相互啮合的齿轮。

进一步的,所述输送管的端部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与设置在所述输送管内部的螺旋杆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管内壁设置有环形凹槽,下料管外壁设置有环形凸环,所述环形凸环卡设在所述环形凹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下料管的内壁设置有螺旋叶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方便,通过设置下料管能够保证自动下料的同时,还能够避免出现堵塞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序号:40、固定管;401、环形凹槽;41、下料斗;42、齿条;43、支架;44、齿轮;45、第一电机;46、下料管;461、螺旋叶片;462、环形凸环;47、连接管;48、输送管;481、螺旋杆;49、第二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成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是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达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物质发生器进料装置,包括进料斗41、设置在所述进料斗41下方的输送管48,所述进料斗41的底部设置有固定管40,所述固定管40通过支架43与所述输送管48连接,所述固定管40的下方设置有与所述输送管48连通的连接管47,所述固定管40与所述连接管47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固定管40内壁转动卡接有下料管46,所述下料管46穿过所述连接管47延伸至所述输送管48内,其中,所述下料管46外壁设置有一圈齿条42,所述齿条42位于该间隙内,所述输送管48外设置有第一电机45,所述第一电机45的输出端设置有与所述齿条42相互啮合的齿轮44,所述输送管48的端部设置有第二电机49,所述第二电机49与设置在所述输送管48内部的螺旋杆481连接;固定管40内壁设置有环形凹槽,下料管外壁设置有环形凸环,所述环形凸环设置在所述环形凹槽内。

所述下料管46的内壁设置有螺旋叶片461。

工作原理:当需要箱燃烧室进料时,首先启动第一电机45,第一电机45的转动带动齿轮444转动,齿轮44带动齿条42转动,进而带动下料管46在固定管40内转动,由于螺旋叶片461的作用,从而使下料斗41内的生物质颗粒自动下料到输送管48,再由输送管48输送到燃烧室。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生物质发生器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斗、设置在所述进料斗下方的输送管,所述进料斗的底部设置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通过支架与所述输送管连接,所述固定管的下方设置有与所述输送管连通的连接管,所述固定管与所述连接管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固定管内壁转动卡接有下料管,所述下料管穿过所述连接管延伸至所述输送管内,其中,所述下料管外壁设置有一圈齿条,所述齿条位于该间隙内,所述输送管外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与所述齿条相互啮合的齿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发生器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的端部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与设置在所述输送管内部的螺旋杆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发生器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管内壁设置有环形凹槽,下料管外壁设置有环形凸环,所述环形凸环卡设在所述环形凹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发生器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管的内壁设置有螺旋叶片。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物质发生器进料装置,包括:进料斗、设置在所述进料斗下方的输送管,所述进料斗的底部设置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通过支架与所述输送管连接,所述固定管的下方设置有与所述输送管连通的连接管,所述固定管与所述连接管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固定管内壁转动卡接有下料管,所述下料管穿过所述连接管延伸至所述输送管内,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方便,通过设置下料管能够保证自动下料的同时,还能够避免出现堵塞的情况发生。

技术研发人员:魏喜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尚亿锅炉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17
技术公布日:2020.09.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