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式轿厢内表面装饰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67527发布日期:2020-08-14 19:33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可折叠式轿厢内表面装饰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折叠式轿厢内表面装饰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物内房屋、办公室等在进行装修时,为了避免运输装修材料时对电梯内表面装饰造成破坏,通常是在电梯内部铺装木板来进行保护,由于木板无法直接固定连接在电梯内壁上,所以木板的安装过程复杂,费时费力,而且木板遮盖了电梯的内表面原装饰,不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拆装方便的可折叠式轿厢内表面装饰保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实现:一种可折叠式轿厢内表面装饰保护装置,包括四块贴着轿厢四侧内壁的壁板、贴着轿厢内顶部的顶板以及铺在轿厢内底部上的底板,其中一个拐角处的两壁板之间通过可拆卸的角板连接,其余三个拐角处的两壁板之间均通过合页连接。

进一步的,四块壁板与顶板之间也是通过可拆卸的角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角板的两侧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顶板和壁板上安装角板位置开设有与通孔对应的铆接孔,所述角板通过穿过通孔并铆接于铆接孔中的塑料铆钉连接于顶板和壁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壁板和顶板均采用阳光板,所述底板采用木板,底板厚度为2.0-3.0cm。

进一步的,所述顶板通过位于其下侧的矩形固定框支撑固定于轿厢内顶部,所述矩形固定框由四根断面呈l型的金属型材焊接而成,所述固定框通过塑料铆钉固定连接于壁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可折叠式轿厢内表面装饰保护装置结构新颖,设计合理,安装方便,拆卸简单,省时省力,可以大大缩短拆装时间,而且不会破坏壁板,可以重复利用,节约成本。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通过具体实施例和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壁板之间的连接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轿厢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通过合页连接的两壁板连接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壁板和顶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顶板安装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00-轿厢、200-壁板、300-顶板、400-底板、500-角板、510-通孔、600-合页、700-塑料铆钉、800-固定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图1~4所示,一种可折叠式轿厢内表面装饰保护装置,包括四块贴着轿厢100四侧内壁的壁板200、贴着轿厢100内顶部的顶板300以及铺在轿厢100内底部上的底板400,其中一个拐角处的两壁板之间通过可拆卸的角板500连接,其余三个拐角处的两壁板之间均通过合页600连接;

本技术:
保护装置其中三个拐角处的两壁板之间采用合页连接,也就是四块壁板200通过合页连接成链状,将四块壁板分别与轿厢的四侧内壁贴合,四块壁板便围合成方形,将两端壁板采用角板连接便可固定住四块壁板,所以在壁板的拆卸和安装时只需要拆装角板即可,连接两端壁板的角板拆除后,四块壁板便可以进行折叠,无需将所有的壁板进行拆卸,在安装壁板时,将折叠在一起的四块壁板展开围成方形,利用角板连接两端的壁板即可,所以在壁板安装时也无法对每块壁板进行安装,由此可以大大缩短拆装时间,安装方便,拆卸简单,省时省力,而且不会破坏壁板,可以重复利用,节约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四块壁板200与顶板300之间也是通过可拆卸的角板500连接,在安装好壁板后,同样利用角板进行顶板的安装,最后将底板铺在电梯内底部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角板500的两侧板上开设有通孔510,所述顶板300和壁板200上安装角板位置开设有与通孔510对应的铆接孔,所述角板通过穿过通孔并铆接于铆接孔中的塑料铆钉700连接于顶板和壁板上,塑料铆钉700为推入式,角板的安装采用塑料铆钉700进行安装,拆装方便,而且不会破坏壁板和顶板,可以重复利用,塑料铆钉70不能破坏轿厢,铆接后磨平。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壁板200和顶板300均采用阳光板,所述底板400采用木板,底板厚度为2.0-3.0cm,底板尺寸与壁板围成的内尺寸一致,阳光板即聚碳酸酯中空板,具有透明、耐磨、抗冲击、阻燃、易加工的特点,可保持原装饰的美观性。

安装时,先装配壁板,然后安装顶板,最后安装底板,靠紧配合固定底板;拆装时,先移除顶板和底板,再拆卸壁板。

实施例二: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顶板安装方式不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顶板300通过位于其下侧的矩形固定框800支撑固定于轿厢内顶部,所述矩形固定框由四根断面呈l型的金属型材(如铝合金型材)焊接而成,所述固定框通过塑料铆钉固定连接于壁板上,防止脱落伤人;固定框上开设有供塑料铆钉穿过的通孔,每侧的壁板上部安装固定框位置开设有与固定框上的通孔对应的铆接孔。

上述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除另有声明外,如果其公开了数值范围,那么公开的数值范围均为优选的数值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优选的数值范围仅仅是诸多可实施的数值中技术效果比较明显或具有代表性的数值。由于数值较多,无法穷举,所以本实用新型才公开部分数值以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且,上述列举的数值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创造保护范围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如果公开或涉及了互相固定连接的零部件或结构件,那么,除另有声明外,固定连接可以理解为:能够拆卸地固定连接(例如使用螺栓或螺钉连接),也可以理解为: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例如铆接、焊接),当然,互相固定连接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例如使用铸造工艺一体成形制造出来)所取代(明显无法采用一体成形工艺除外)。

另外,上述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中所应用的用于表示位置关系或形状的术语除另有声明外其含义包括与其近似、类似或接近的状态或形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任一部件既可以是由多个单独的组成部分组装而成,也可以为一体成形工艺制造出来的单独部件。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可折叠式轿厢内表面装饰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四块贴着轿厢四侧内壁的壁板、贴着轿厢内顶部的顶板以及铺在轿厢内底部上的底板,其中一个拐角处的两壁板之间通过可拆卸的角板连接,其余三个拐角处的两壁板之间均通过合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式轿厢内表面装饰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四块壁板与顶板之间也是通过可拆卸的角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式轿厢内表面装饰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板的两侧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顶板和壁板上安装角板位置开设有与通孔对应的铆接孔,所述角板通过穿过通孔并铆接于铆接孔中的塑料铆钉连接于顶板和壁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式轿厢内表面装饰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壁板和顶板均采用阳光板,所述底板采用木板,底板厚度为2.0-3.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式轿厢内表面装饰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通过位于其下侧的矩形固定框支撑固定于轿厢内顶部,所述矩形固定框由四根断面呈l型的金属型材焊接而成,所述固定框通过塑料铆钉固定连接于壁板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折叠式轿厢内表面装饰保护装置,包括四块贴着轿厢四侧内壁的壁板、贴着轿厢内顶部的顶板以及铺在轿厢内底部上的底板,其中一个拐角处的两壁板之间通过可拆卸的角板连接,其余三个拐角处的两壁板之间均通过合页连接。本实用新型可折叠式轿厢内表面装饰保护装置结构新颖,设计合理,安装方便,拆卸简单,省时省力,可以大大缩短拆装时间,而且不会破坏壁板,可以重复利用,节约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张凡;郑剑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快科城建增设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30
技术公布日:2020.08.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