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点管式溜尾吊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01901发布日期:2020-10-02 08:02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点管式溜尾吊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吊装吊耳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溜尾吊耳。



背景技术:

吊耳是安装在设备上用于起吊的受力构件,常见的吊耳形式包括板式吊耳和管式吊耳。板式吊耳为起重吊装时受力的系接点采用孔板式钢板所制作的吊耳,管式吊耳为起重吊装时受力的系接点采用钢管或其他金属管件所制作的吊耳。

在对设备进行起吊的过程中,通常都是两台吊车同时起吊,一台吊车对设备上端进行吊装,一台吊车对设备下端进行吊装,以防止设备下端与地面磨擦而对设备造成损坏,吊装设备下端的吊车与设备相连接的吊耳称为溜尾吊耳。

现有板式吊耳与卸扣的组合,仅适合溜尾吊耳离地面较低,方便摘、挂溜尾索具系统的吊装。尤其是在溜尾力在150吨级以上时,需要大型卸扣与板式吊耳连接,卸扣重量重摘钩比较困难、安全风险高。双管式溜尾吊耳通常焊焊接在设备两边,需要使用平衡梁放置钢丝绳赶车,并且溜尾过程中平衡梁易与设备平台或者设备筒体相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着力于解决溜尾吊点离地面较高造成摘除溜尾索具不便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单点管式溜尾吊耳,吊装过程中摘、挂溜尾索具系统相较于传通板式吊耳和卸扣配合更加容易;能节省大量工作,同时也能降低摘、挂溜尾索具系统的安全风险,特别适合在溜尾力在150吨级以上设备溜尾。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单点管式溜尾吊耳,包括底端焊接于被吊设备的主板,所述主板底端两侧连接有焊接于被吊设备的垫板,所述主板中部开设有通孔并在该通孔内穿装有管轴,所述管轴与所述主板焊接且所述管轴的轴线垂直于所述主板,所述管轴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挡板。

进一步地,所述管轴内部设置有十字筋板或井字筋板。

进一步地,所述主板为一块,所述管轴以所述主板为中心面两侧对称。

进一步地,所述主板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两块,且所述管轴以两个所述主板的对称面为中心面两侧对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本实用新型的单点管式溜尾吊耳,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成本较低,可直接利用现有板式吊耳和管式吊耳的设计和材料;吊装操作便捷,不需要其它场地站小型汽车吊进行配合摘钩,对场地要求低。

(二)本实用新型的单点管式溜尾吊耳,与板式吊耳与卸扣组合相比,摘钩便捷,工作人员可在地面直接控制溜绳摘钩,在溜尾吊点离地面较高时,也不需要搭设脚手架台或者使用吊篮进行高空摘钩,安全性高;

(三)本实用新型的单点管式溜尾吊耳,与双管式溜尾吊耳相比,不需要再采用平衡梁,溜尾过程中不易与设备平台或者设备筒体相碰。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所提供的单点管式溜尾吊耳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2所提供的单点管式溜尾吊耳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图中:1、被吊设备;2、主板;3、垫板;4、管轴;5、挡板;6、十字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特点及效果,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单点管式溜尾吊耳,包括主板2、垫板3、管轴4、挡板5、十字筋板6。

主板2底端两侧分别焊接有垫板3,主板2下端和垫板3均焊接在被吊设备1上。主板2中部设置有圆形的连接通孔,管轴4穿过该连接通孔并与主板2焊接,管轴4的轴线垂直于主板2且以主板2为中心面两侧对称。管轴4两端分别焊接有挡板5,挡板用于防止吊装绳索脱落。管轴4内部可以焊接有十字筋板6或井字筋板。

本实用新型的单点管式溜尾吊耳,其安装过程如下:

(1)根据被吊设备1情况和主吊耳方位选好溜尾吊点的位置;

(2)按照被吊设备1的重量设计好单点管式溜尾吊耳所需主板2和管轴4的规格尺寸;

(3)在被吊设备1的溜尾吊点的位置焊接好主板2,并在主板2的底端两侧焊接好垫板3,垫板3同时与被吊设备1进行焊接;

(4)将设计好的管轴4穿过主板2的连接通孔,使主板2的中心线与管轴4的中心线对齐;

(5)在主板2与管轴4的接触位置进行焊接,焊接按设计要求进行。

(6)在管轴4两端按设计要求焊接好挡板5。

本实用新型的单点管式溜尾吊耳在吊装前预先在钢丝绳下部位置拴上溜绳,然后将钢丝绳垂直套在两边管轴上。摘钩时只需溜尾吊车松吊钩,用人拽住溜绳使得套在管轴上的钢丝绳脱离管轴即完成摘钩。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单点管式溜尾吊耳,其与实施例相比的区别在于包括两个主板2。

两个主板2相互平行设置。每个主板2底端两侧分别焊接有垫板3,主板2下端和垫板3均焊接在被吊设备1上。两个主板2中部均设置有圆形的连接通孔,同一管轴4依次穿过两个主板2的连接通孔,并与两个主板2分别进行焊接。管轴4的轴线垂直于两个主板2,管轴4以两个主板2的对称面为中心面两侧对称。管轴4两端分别焊接有挡板5,管轴4内部可以焊接有十字筋板6或井字筋板。

尽管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很多形式的具体变换,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单点管式溜尾吊耳,包括底端焊接于被吊设备的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底端两侧连接有焊接于被吊设备的垫板,所述主板中部开设有通孔并在该通孔内穿装有管轴,所述管轴与所述主板焊接且所述管轴的轴线垂直于所述主板,所述管轴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挡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点管式溜尾吊耳,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轴内部设置有十字筋板或井字筋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单点管式溜尾吊耳,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为一块,所述管轴以所述主板为中心面两侧对称。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单点管式溜尾吊耳,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两块,且所述管轴以两个所述主板的对称面为中心面两侧对称。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吊装吊耳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单点管式溜尾吊耳,包括一块或两块主板,主板底端两侧连接有垫板,主板和垫板均焊接于被吊设备,主板中部开设有通孔并在该通孔内穿装有管轴,管轴与主板焊接且管轴的轴线垂直于主板,管轴相对于主板两侧对称,管轴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挡板,管轴内部可以设置有十字筋板或井字筋板。本实用新型对场地要求和技术要求较低,吊装过程中摘、挂溜尾索具系统比传通板式吊耳和卸扣配合摘、挂溜尾索具系统容易,能够节省大量工作和降低摘、挂溜尾索具系统的安全风险,特别适合在溜尾力大于150吨以上,且溜尾吊点位置离底部距离较高的设备。

技术研发人员:刘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石化重型起重运输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29
技术公布日:2020.10.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