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型塑料编织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78345发布日期:2020-07-14 17:04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磨型塑料编织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编织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耐磨型塑料编织袋。



背景技术:

现有的编织袋在满足使用强度同时,缺乏良好的防水隔热效果,耐腐、耐磨和抗热性有待提高,没有良好的收纳部件,使用结束后不便于人员收纳。

专利号cn201920009072.0公布了一种结实耐用的塑料编织袋,该结实耐用的塑料编织袋,通过设置网格层和耐磨层,可以在塑料编织袋使用的过程中,增强了塑料编织袋本身的硬度和柔韧性,从而使得塑料编织袋更加结实耐用,同时通过设置防氧化层,可以避免塑料编织袋在夏季高温和强紫外线的长期照射下发生老化和破裂的问题,提高了塑料编织袋的使用寿命。

该结实耐用的塑料编织袋存在以下弊端:1、缺乏良好的防水隔热部件,使用局限性较大;2、没有良好的收纳部件,使用结束后不便于人员收纳。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耐磨型塑料编织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磨型塑料编织袋,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耐磨型塑料编织袋,包括编织袋、提手带、塑料编织布和折叠印痕,所述编织袋顶部开口处两侧扣压有金属环,所述编织袋一端的金属环缝扣有提手带,所述提手带一端的正反面分别缝设有第一魔术贴和第二魔术贴,所述编织袋由塑料编织布、防水布和玻璃纤维隔热布组成,所述塑料编织布位于编织袋外侧,所述玻璃纤维隔热布位于编织袋内侧,所述防水布通过高温热压于塑料编织布与玻璃纤维隔热布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塑料编织布由第一pvc织线、第二pvc织线、聚苯硫醚织线和聚丙烯织线通过并丝机并合织成。

进一步地,所述塑料编织布、防水布和玻璃纤维隔热布之间的边缘通过缝设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编织袋两端和两侧均通过高温压设有折叠印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第一pvc织线、第二pvc织线、聚苯硫醚织线和聚丙烯织线并合织成的塑料编织布具有较高的耐热性和阻燃效果同时,具有较高的耐磨和抗划效果,面对外界的雨水喷溅时防水布可助于编织袋对内部具有防水效果,且玻璃纤维隔热布可提高编织袋内部的隔热保温效果;

2.提手带便于人员对编织袋进行提拉,且使用时,人员将提手带具有第一魔术贴和第二魔术贴的一端粘扣于编织袋顶部开口处的另一侧金属环上,达到对编织袋顶部开口处的另一侧进行扣连提拉,待人员对编织袋使用结束后,人员可沿着折叠印痕将编织袋进行收卷,并通过提手带对收卷后的编织袋进行卷绕,通过提手带上的第一魔术贴和第二魔术贴实现对卷绕后的编织袋进行绑扎粘黏,进而大大降低编织袋的体积,便于人员在不使用时对编织袋进行更好的收卷收纳,提高编织袋的使用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耐磨型塑料编织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耐磨型塑料编织袋的编织袋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耐磨型塑料编织袋的塑料编织布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耐磨型塑料编织袋的提手带结构示意图。

图中:1、编织袋;2、金属环;3、提手带;4、折叠印痕;5、第一魔术贴;6、第二魔术贴;7、塑料编织布;8、防水布;9、玻璃纤维隔热布;10、第一pvc织线;11、第二pvc织线;12、聚苯硫醚织线;13、聚丙烯织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4所示,一种耐磨型塑料编织袋,包括编织袋1、提手带3、塑料编织布7和折叠印痕4,所述编织袋1顶部开口处两侧扣压有金属环2,所述编织袋1一端的金属环2缝扣有提手带3,所述提手带3一端的正反面分别缝设有第一魔术贴5和第二魔术贴6,所述编织袋1由塑料编织布7、防水布8和玻璃纤维隔热布9组成,所述塑料编织布7位于编织袋1外侧,所述玻璃纤维隔热布9位于编织袋1内侧,所述防水布8通过高温热压于塑料编织布7与玻璃纤维隔热布9之间。

其中,所述塑料编织布7由第一pvc织线10、第二pvc织线11、聚苯硫醚织线12和聚丙烯织线13通过并丝机并合织成。

其中,所述塑料编织布7、防水布8和玻璃纤维隔热布9之间的边缘通过缝设连接。

其中,所述编织袋1两端和两侧均通过高温压设有折叠印痕4。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折叠印痕4便于人员对编织袋1收卷折叠。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耐磨型塑料编织袋,通过第一pvc织线10、第二pvc织线11、聚苯硫醚织线12和聚丙烯织线13并合织成的塑料编织布7具有较高的耐热性和阻燃效果同时,具有较高的耐磨和抗划效果,面对外界的雨水喷溅时防水布8可助于编织袋1对内部具有防水效果,且玻璃纤维隔热布9可提高编织袋1内部的隔热保温效果,提手带3便于人员对编织袋1进行提拉,且使用时,人员将提手带3具有第一魔术贴5和第二魔术贴6的一端粘扣于编织袋1顶部开口处的另一侧金属环2上,达到对编织袋1顶部开口处的另一侧进行扣连提拉,待人员对编织袋1使用结束后,人员可沿着折叠印痕4将编织袋1进行收卷,并通过提手带3对收卷后的编织袋1进行卷绕,通过提手带3上的第一魔术贴5和第二魔术贴6实现对卷绕后的编织袋1进行绑扎粘黏,进而大大降低编织袋1的体积,便于人员在不使用时对编织袋1进行更好的收卷收纳,提高编织袋1的使用灵活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耐磨型塑料编织袋,包括编织袋(1)、提手带(3)、塑料编织布(7)和折叠印痕(4),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袋(1)顶部开口处两侧扣压有金属环(2),所述编织袋(1)一端的金属环(2)缝扣有提手带(3),所述提手带(3)一端的正反面分别缝设有第一魔术贴(5)和第二魔术贴(6),所述编织袋(1)由塑料编织布(7)、防水布(8)和玻璃纤维隔热布(9)组成,所述塑料编织布(7)位于编织袋(1)外侧,所述玻璃纤维隔热布(9)位于编织袋(1)内侧,所述防水布(8)通过高温热压于塑料编织布(7)与玻璃纤维隔热布(9)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型塑料编织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编织布(7)由第一pvc织线(10)、第二pvc织线(11)、聚苯硫醚织线(12)和聚丙烯织线(13)通过并丝机并合织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型塑料编织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编织布(7)、防水布(8)和玻璃纤维隔热布(9)之间的边缘通过缝设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型塑料编织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袋(1)两端和两侧均通过高温压设有折叠印痕(4)。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磨型塑料编织袋,包括编织袋、提手带、塑料编织布和折叠印痕,所述编织袋顶部开口处两侧扣压有金属环,所述编织袋一端的金属环缝扣有提手带,所述提手带一端的正反面分别缝设有第一魔术贴和第二魔术贴,所述编织袋由塑料编织布、防水布和玻璃纤维隔热布组成,所述塑料编织布位于编织袋外侧,所述玻璃纤维隔热布位于编织袋内侧,所述防水布通过高温热压于塑料编织布与玻璃纤维隔热布之间。便于人员在不使用时对编织袋进行更好的收卷收纳,提高编织袋的使用灵活性;具有良好的防水隔热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叶信雨;叶林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连云港晨光塑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02
技术公布日:2020.07.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