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安装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57579发布日期:2020-09-08 14:52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道安装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道安装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安装大量管道,各种管道主要包括:新风管道;排烟管道;空调供、回水管道;冷凝水管;地暖供、回水管;喷淋管;气体灭火管;消火栓给水管;生活给水管;污水管;压力废水;雨水管;强电桥架;弱电桥架;消防电桥架等各类管线。其中,部分管道的安装高度较高,安装时需要进行架高安装处理,由于管道没有固定,支吊架安装困难,焊缝连接时施焊操作难度大。加上一些管道管径较大,总荷载大,导致管道安装困难,并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在管道安装过程中存在的管道固定困难、支吊架安装困难并存在安全风险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管道安装辅助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管道安装辅助装置,包括承压弯板、顶杆、套管、四根第一撑杆、四根第二撑杆、车轮、千斤顶、底盘、四个连接件;所述承压弯板设在顶杆的顶部,所述套管套在顶杆的外部且可沿顶杆上下活动,所述顶杆的长度大于套管的长度;所述第一撑杆的一端与套管的上部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件与底盘连接;所述第二撑杆的一端与套管的下部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件与底盘连接;所述车轮安装在底盘下面;所述千斤顶安装在顶杆下端。

进一步地,所述顶杆的长度比套管的长度长50cm。

进一步地,所述的承压弯板、顶杆、套管、第一撑杆、第二撑杆、底盘、连接件均为钢制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如遇大管径安装时,能起到临时固定和支撑的作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并有效保证了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承压弯板-1、顶杆-2、套管-3、第一撑杆-4、第二撑杆-5、车轮-6、千斤顶-7、底盘-8、连接件-9。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管道安装辅助装置,包括承压弯板1、顶杆2、套管3、四根第一撑杆4、四根第二撑杆5、车轮6、千斤顶7、底盘8、四个连接件9;所述承压弯板1设在顶杆2的顶部,所述套管3套在顶杆2的外部且可沿顶杆2上下活动,所述顶杆2的长度比套管3的长度长50cm;所述第一撑杆4的一端与套管3的上部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件9与底盘8连接;所述第二撑杆5的一端与套管3的下部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件9与底盘8连接;所述车轮6安装在底盘8下面;所述千斤顶7安装在顶杆2下端。

所述的承压弯板1、顶杆2、套管3、第一撑杆4、第二撑杆5、底盘8、连接件9均为钢制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将需要安装的管道放置在承压弯板1上,将管道安装辅助装置移动到管道安装点的正下方,将千斤顶7放置在底盘8上,并安装在顶杆2下端,升起千斤顶7使其顶住顶杆2下端,继续提升千斤顶7直至管道安装的高度,然后对管道进行焊接或者固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管道安装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压弯板(1)、顶杆(2)、套管(3)、四根第一撑杆(4)、四根第二撑杆(5)、车轮(6)、千斤顶(7)、底盘(8)、四个连接件(9);所述承压弯板(1)设在顶杆(2)的顶部,所述套管(3)套在顶杆(2)的外部且可沿顶杆(2)上下活动,所述顶杆(2)的长度大于套管(3)的长度;所述第一撑杆(4)的一端与套管(3)的上部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件(9)与底盘(8)连接;所述第二撑杆(5)的一端与套管(3)的下部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件(9)与底盘(8)连接;所述车轮(6)安装在底盘(8)下面;所述千斤顶(7)安装在顶杆(2)下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安装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2)的长度比套管(3)的长度长5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安装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压弯板(1)、顶杆(2)、套管(3)、第一撑杆(4)、第二撑杆(5)、底盘(8)、连接件(9)均为钢制材料制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道安装辅助装置,目的是解决在管道安装过程中管道固定困难、支吊架安装困难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为:一种管道安装辅助装置,包括承压弯板、顶杆、套管、第一撑杆、第二撑杆、车轮、千斤顶、底盘、四个连接件;承压弯板设在顶杆的顶部,套管套在顶杆的外部且可沿顶杆上下活动,顶杆的长度大于套管的长度;第一撑杆的一端与套管的上部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件与底盘连接;第二撑杆的一端与套管的下部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件与底盘连接;车轮安装在底盘下面;千斤顶安装在顶杆下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如遇大管径安装时,能起到临时固定和支撑的作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并有效保证了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关朝辉;韩瑞峰;陈静静;张丽丽;岳丽英;李国锋;王乐乐;王栋;冯瑞杰;米卓俊;黄普;梁胖胖;张大龙;王艳霞;赵晋忠;张海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26
技术公布日:2020.09.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