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药物出料的储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86404发布日期:2020-12-15 08:26阅读:81来源:国知局
用于药物出料的储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药物出料的储药装置。



背景技术:

在给病人配备中药时,如果是西药,则有些医院会给病人配置散药,如果是中医,则需要抓取多味药,但是在抓药时,药物都暴露出来,容易沾染粉尘之类的污染,而利用瓶装西药配备药物时,如果倒多了,还需要倒回去,从而增加了药物被污染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药物出料的储药装置,通过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相互配合,实现了对药物的定量输送,减少了人体对药物的直接触碰,且避免了药瓶的频繁开启,有利于保持药效,减少了药物的被污染,解决了现有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药物出料的储药装置,包括:瓶体、固定杆、连接杆,瓶体底部设有出料管,出料管上径向设有开口;固定杆设于瓶体底部,固定杆底部设有安装板;连接杆转动配合于瓶体与安装板之间,连接杆上部设有与出料管的上管口相对应的第一挡板,连接杆下部设有与出料管的下管口相对应的第二挡板。

可选的,安装板上装设有电机,连接杆装设于电机的输出端上。

可选的,瓶体底部装设有漏斗。

可选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直径均大于出料管内腔的直径。

可选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交错布置在连接杆上。

可选的,出料管上且位于开口处设有限位连接部,瓶体底部设有与第一挡板相对应的限位部。

可选的,瓶体侧壁的长度方向上设有观察窗。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通过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相互配合,实现了对药物的定量输送,减少了人体对药物的直接触碰,且避免了药瓶的频繁开启,有利于保持药效,减少了药物的被污染。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中”、“长度”、“内”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为了保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实用新型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药物出料的储药装置,包括:瓶体1、固定杆102、连接杆301,瓶体1底部设有出料管2,出料管2上径向设有开口202;固定杆102设于瓶体1底部,固定杆102底部设有安装板103;连接杆301转动配合于瓶体1与安装板103之间,连接杆301上部设有与出料管2的上管口相对应的第一挡板3,连接杆301下部设有与出料管2的下管口相对应的第二挡板5。可将第一挡板3和第二挡板5交错布置在连接杆301上,例如将第一挡板3和第二挡板5之间的夹角设为90°-180°,通过旋转连接杆301控制第一挡板3、第二挡板5的移动,当第二挡板5被旋转至开口202内时,第一挡板3远离上管口,此时药物进入位于第二挡板5上方出料管2的空腔内,然后反向旋转连接杆301,使第一挡板3向上管口处移动,第二挡板5远离开口,此时药物从出料管2的下管口出来,可在下管口下方放置药盘或安装管体便于较远距离的输送药物。可提前设置开口202与上管口之间的距离,以控制单次的出药量,也可开设多个开口,考虑到连接杆301在转动过程中,因第一挡板3远离上管口的过程中可能会漏药至出料管2内,若需要非常精确的出药量,则可加快对连接杆301的转动速度,或提前考虑这一因素以调节开口位置。为了解决药物在开口202被打开时可能从开口202处漏出的问题,可在瓶体1内放置药物颗粒最小直径大于开口202高度的药物。

通过第一挡板3和第二挡板5的相互配合,实现了对药物的定量输送,减少了人体对药物的直接触碰,且避免了药瓶的频繁开启,有利于保持药效,减少了药物的被污染。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方面中,安装板103上装设有电机4,连接杆301装设于电机4的输出端上。从而实现了对出药的电动控制,也可在电机4上预设远程控制模块,如常用的通信模块,即可远程控制对应药物的出药过程,即控制电机4正反转即可,可有线控制,也可无线控制。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方面中,为了解决药物从开口202处漏出的问题,也可在瓶体1底部装设有漏斗6,可将输药管接至漏斗6的缩口处。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方面中,第一挡板3和第二挡板5的直径均大于出料管2内腔的直径,从而增强瓶体1与外界之间的隔离效果。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方面中,出料管2上且位于开口202处设有限位连接部201,瓶体1底部设有与第一挡板3相对应的限位部。以防在旋转连接杆301时旋转过度,也便于旋转时感知旋转到何种程度利于出料或关闭开口。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方面中,瓶体1侧壁的长度方向上设有观察窗101,用于观察瓶体1内的药物量,也可将瓶体1设为透明瓶体,或在瓶体内安装料位计,对瓶体内药物量实时监控。

上述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

需要注意的是,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诸如“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仅是用于区分各特征,并没有实际的次序或指向意义,

本技术:
并不以此为限。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药物出料的储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瓶体(1),瓶体(1)底部设有出料管(2),出料管(2)上径向设有开口(202);

固定杆(102),固定杆(102)设于瓶体(1)底部,固定杆(102)底部设有安装板(103);以及

连接杆(301),连接杆(301)转动配合于瓶体(1)与安装板(103)之间,连接杆(301)上部设有与出料管(2)的上管口相对应的第一挡板(3),连接杆(301)下部设有与出料管(2)的下管口相对应的第二挡板(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药物出料的储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板(103)上装设有电机(4),连接杆(301)装设于电机(4)的输出端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药物出料的储药装置,其特征在于,瓶体(1)底部装设有漏斗(6)。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药物出料的储药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挡板(3)和第二挡板(5)的直径均大于出料管(2)内腔的直径。

5.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药物出料的储药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挡板(3)和第二挡板(5)交错布置在连接杆(301)上。

6.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药物出料的储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出料管(2)上且位于开口(202)处设有限位连接部(201),瓶体(1)底部设有与第一挡板(3)相对应的限位部。

7.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药物出料的储药装置,其特征在于,瓶体(1)侧壁的长度方向上设有观察窗(10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药物出料的储药装置,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瓶体、固定杆、连接杆,瓶体底部设有出料管,出料管上径向设有开口;固定杆设于瓶体底部,固定杆底部设有安装板;连接杆转动配合于瓶体与安装板之间,连接杆上部设有与出料管的上管口相对应的第一挡板,连接杆下部设有与出料管的下管口相对应的第二挡板。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相互配合,实现了对药物的定量输送,减少了人体对药物的直接触碰,且避免了药瓶的频繁开启,有利于保持药效,减少了药物的被污染。

技术研发人员:肖仁杰;邓宵;郎海丽;卢忆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0.02.28
技术公布日:2020.12.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