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拼气泡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34124发布日期:2021-08-20 16:48阅读:39来源:国知局
双拼气泡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泡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拼气泡袋。



背景技术:

气泡袋主要是使用高压聚乙烯气泡膜经过切膜加工得到,把气泡膜切成需要制袋规格尺寸,然后通过气泡膜专用制袋机或热烘热切制袋机进行袋子的制作加工,主要运用于电子产品缓冲包装,塑料制品,金属制品,陶瓷制品,玻璃制品以及需要缓冲保护的其他产品的物流运输保护。在现有的气泡带结构中,都是采用单体式结构,即一个气泡袋上仅设有一个袋子、一个封檐,这种结构的气泡袋,在工作人员进行封装时,一个袋子只能封装一个单元的物件,不仅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降低了封装时的工作效率。同时,在现有的气泡袋封装结构中,当物件装进袋子后,都是通过采用透明胶带将封檐粘贴在袋体上,实现气泡袋封口的目的;但是,由于双面胶直接暴露在空气中,长时间下,就会造成胶带失去粘性,从而造成封口打开的现象。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双拼气泡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状况,克服以上缺陷,提供一种双拼气泡袋。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手段实现。

一种双拼气泡袋,包括气泡袋本体,所述气泡袋本体包括第一气泡袋和第二气泡袋,所述第一气泡袋和所述第二气泡袋之间设有隔离带,所述第一气泡袋的顶部和所述第二气泡袋的顶部相互独立地设置有第一封檐和第二封檐;所述隔离带的两侧面的顶部分别设有第三封檐和第四封檐,所述第一封檐和所述第三封檐之间通过双面胶粘贴连接;所述第二封檐和所述第四封檐之间通过双面胶粘贴连接;所述第一气泡袋的内侧面和外侧面分别设有多个第一气泡膜,所述第二气泡袋的内侧面和外侧面分别设有多个第二气泡膜。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隔离带的两侧面分别设有多个第三气泡膜。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气泡膜沿所述第一气泡袋的内、外两侧面的长度和宽度方向等间距布置;所述第二气泡膜沿所述第二气泡袋的内、外两侧面的长度和宽度方向等间距布置;所述第三气泡膜沿所述隔离带的两侧面的长度和宽度方向等间距布置。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气泡袋和所述第二气泡袋之间通过热封胶粘贴;所述隔离带通过热封胶粘贴在所述第一气泡袋和所述第二气泡袋之间。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气泡袋的宽度和所述第二气泡袋的宽度大于所述隔离带的宽度以形成用于储存物品的空间。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气泡膜和所述第二气泡膜均为不透明的气泡膜。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封檐、第二封檐、第三封檐和第四封檐上均设有至少两个所述双面胶。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双拼气泡袋,其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设有两个气泡袋,且通过隔离带隔开,从而可实现分开包装,进而可实现减少了工作人员工作量,提高整体工作效率的目的;通过在第一气泡袋和第二气泡袋的内外两侧和隔离带的两侧上分别设有多个气泡膜,从而可将气泡袋防湿、减震的效果提高到最大化;同时,在第一封檐、第二封檐、第三封檐和第四封檐均设有至少两个双面胶,不仅可提高气泡袋封装的时效性,而且可有效增加该气泡袋循环使用的次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隔离带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第一气泡袋10、第一封檐11、第一气泡膜12、第二气泡袋20、第二封檐21、第二气泡膜22、隔离带30、第三封檐31、第四封檐32、第三气泡膜33、双面胶40。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拼气泡袋,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附图的图1至图2,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隔离带的结构示意图。

一种双拼气泡袋,包括气泡袋本体,所述气泡袋本体包括第一气泡袋10和第二气泡袋20,所述第一气泡袋10和所述第二气泡袋20之间设有隔离带30,所述第一气泡袋10的顶部和所述第二气泡袋20的顶部相互独立地设置有第一封檐11和第二封檐21;所述隔离带30的两侧面的顶部分别设有第三封檐31和第四封檐32,所述第一封檐11和所述第三封檐31之间通过双面胶40粘贴连接;所述第二封檐21和所述第四封檐32之间通过双面胶40粘贴连接;所述第一气泡袋10的内侧面和外侧面分别设有多个第一气泡膜12,所述第二气泡袋20的内侧面和外侧面分别设有多个第二气泡膜2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有两个气泡袋,且中间通过隔离带30隔开,从而可实现分开包装,进而可实现减少了工作人员工作量,提高整体工作效率的目的。

优选地,所述隔离带30的两侧面分别设有多个第三气泡膜33。

优选地,所述第一气泡膜12沿所述第一气泡袋10的内、外两侧面的长度和宽度方向等间距布置;所述第二气泡膜22沿所述第二气泡袋20的内、外两侧面的长度和宽度方向等间距布置;所述第三气泡膜33沿所述隔离带30的两侧面的长度和宽度方向等间距布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气泡袋的防湿、减震的效果。

优选地,所述第一气泡袋10和所述第二气泡袋20之间通过热封胶粘贴;所述隔离带30通过热封胶粘贴在所述第一气泡袋10和所述第二气泡袋20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气泡袋10的宽度和所述第二气泡袋20的宽度大于所述隔离带30的宽度以形成用于储存物品的空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气泡膜12和所述第二气泡膜22均为不透明的气泡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双面胶40暴露暴晒,造成双面胶40失去粘性,从而造成封檐被打开的现象,同时增加了用户的隐私安全。

优选地,所述第一封檐11、第二封檐21、第三封檐31和第四封檐32上均设有至少两个所述双面胶4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仅可提高气泡袋封装的时效性,而且可有效增加该气泡袋循环使用的次数。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涉及制造双面胶的工艺等技术特征应被视为现有技术,这些技术特征的具体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可能涉及到的控制方式、空间布置方式采用本领域的常规选择即可,不应被视为本实用新型专利的发明点所在,本实用新型专利不做进一步具体展开详述。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双拼气泡袋,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泡袋本体,所述气泡袋本体包括第一气泡袋和第二气泡袋,所述第一气泡袋和所述第二气泡袋之间设有隔离带,所述第一气泡袋和所述第二气泡袋之间通过热封胶粘贴;所述隔离带通过热封胶粘贴在所述第一气泡袋和所述第二气泡袋之间;所述第一气泡袋的顶部和所述第二气泡袋的顶部相互独立地设置有第一封檐和第二封檐;所述隔离带的两侧面的顶部分别设有第三封檐和第四封檐,所述第一封檐和所述第三封檐之间通过双面胶粘贴连接;所述第二封檐和所述第四封檐之间通过双面胶粘贴连接;所述第一气泡袋的内侧面和外侧面分别设有多个第一气泡膜,所述第二气泡袋的内侧面和外侧面分别设有多个第二气泡膜;所述隔离带的两侧面分别设有多个第三气泡膜;所述第一气泡膜和所述第二气泡膜均为不透明的气泡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拼气泡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泡膜沿所述第一气泡袋的内、外两侧面的长度和宽度方向等间距布置;所述第二气泡膜沿所述第二气泡袋的内、外两侧面的长度和宽度方向等间距布置;所述第三气泡膜沿所述隔离带的两侧面的长度和宽度方向等间距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拼气泡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泡袋的宽度和所述第二气泡袋的宽度大于所述隔离带的宽度以形成用于储存物品的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拼气泡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檐、第二封檐、第三封檐和第四封檐均设有至少两个所述双面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拼气泡袋,包括气泡袋本体,所述气泡袋本体包括第一气泡袋和第二气泡袋,所述第一气泡袋和所述第二气泡袋之间设有隔离带,所述第一气泡袋的顶部和所述第二气泡袋的顶部相互独立地设置有第一封檐和第二封檐;所述隔离带的两侧面的顶部分别设有第三封檐和第四封檐,所述第一气泡袋的内侧面和外侧面分别设有多个第一气泡膜,所述第二气泡袋的内侧面和外侧面分别设有多个第二气泡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设有两个气泡袋,且通过隔离带隔开,从而可实现分开包装,减少了工作人员工作量,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吕保东;罗亚雄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天之元物流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天元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17
技术公布日:2021.08.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