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滞后工作面端头放顶煤运煤装置

文档序号:26302949发布日期:2021-08-17 13:46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滞后工作面端头放顶煤运煤装置

本实用新型属于端头放顶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滞后工作面端头放顶煤运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煤炭开采技术的深入研究,如何提高煤碳回采率一直是煤矿领域研究的重要问题,而如何提高端头区域顶煤的回采率则是其中研究的难点。端头区域由于矿山压力来压不及时并且锚杆索对顶板还有一定的夹持作用,导致端头区域顶煤冒放性差不能及时平行于工作面正常放煤;又因为端头区域顶板不容易垮落,故还易形成采空区大面积悬顶,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为了能够适应端头区域顶板矿山压力的来压特点以及时放出端头区域的顶煤,根据实际情况,端头支架可向采空区滞后布置一个架位,但普通的转载机机尾无法处于滞后端头支架放煤口的正下方,导致通过滞后端头支架尾梁放出的顶煤无法落到转载机上顺利运出,不仅严重影响了端头区域顶煤的回收率,还会带来诸如遗煤自燃等安全隐患。因此,实际工程迫切需要一种与滞后工作面端头放顶煤相适应的运煤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与滞后工作面端头支架放顶煤相适应的运煤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滞后工作面端头放顶煤运煤装置,包括滞后机尾和滞后刮板运槽;所述滞后机尾尾部设有圆弧顶板,顶部设有u型导向盖板。

所述滞后机尾包括固定架体、传送链轮、传送刮板链、传送刮板、内部连接体、中部弧形板、机尾端板、机尾侧板和机尾底板,传送刮板链和传送刮板沿滞后刮板运槽延伸布置,固定架体和传送链轮通过共轴连接,传送刮板链与传送刮板、固定架体与机尾端板和机尾底板均用全螺纹防松螺栓连接。

所述滞后刮板运槽包括滞后侧板、滞后底板和中部隔断板,滞后侧板和滞后底板分别处于滞后刮板运槽的两侧和底部,滞后侧板上设有与中部隔断板相适应的卡接槽,中部隔断板上设有与传送刮板链相适应的刮板链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可实现一种滞后工作面端头放顶煤方法下的运煤功能,其滞后刮板运槽可使转载机机尾随端头支架相应地往采空区进行后置,并处于端头支架放煤口的正下方,具有灵活的可操作性,可充分回收滞后工作面端头支架放出的顶煤,极大提高了端头区域顶煤的回收率。

2、本实用新型的机尾顶部为u型导向盖板,可利于滞后工作面端头支架放出的顶煤通过u型导向盖板快速滑落到刮板中间位置,实现快速落煤,同时u型盖板可防止端头支架放出的顶煤向采空区滑动,避免了采空区遗煤自燃等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附图中:1-圆弧顶板,2-u型导向盖板,3-固定架体,4-传送链轮,5-传送刮板链,6-传送刮板,7-内部连接体,8-中部弧形板,9-机尾端板,10-机尾侧板,11-机尾底板,12-共轴,13-全螺纹防松螺栓,14-滞后侧板,15-中部隔断板,16-滞后底板,17-卡接槽,18-刮板链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滞后工作面端头放顶煤运煤装置,包括滞后机尾和滞后刮板运槽;所述滞后机尾尾部设有圆弧顶板1,顶部设有u型导向盖板2,u型导向盖板2设计利于滞后工作面端头支架放出的顶煤通过u型导向盖板2快速滑落至传送刮板6,提高对煤的回收效率的同时可防止端头支架放出的顶煤向采空区滑动,避免了采空区遗煤自燃等安全隐患;所述滞后机尾包括固定架体3、传送链轮4、传送刮板链5、传送刮板6、内部连接体7、中部弧形板8、机尾端板9、机尾侧板10和机尾底板11,传送刮板链5和传送刮板6沿滞后刮板运槽延伸布置,固定架体3和传送链轮4通过共轴12连接,传送刮板链5与传送刮板6、固定架体3与机尾端板9和机尾底板11均用全螺纹防松螺栓13连接;所述滞后刮板运槽包括滞后侧板14、滞后底板16和中部隔断板15,滞后侧板14和滞后底板16分别处于滞后刮板运槽的两侧和底部,滞后侧板上设有与中部隔断板15相适应的卡接槽17,中部隔断板15上设有与传送刮板链5相适应的刮板链槽18;滞后刮板运槽可使转载机机尾随端头支架相应地往采空区进行后置,并处于端头支架放煤口的正下方,具有灵活的可操作性,可充分回收端头支架放出的顶煤。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将本运煤装置置于滞后工作面端头支架的每对液压立柱之间的中心线处。当端头支架收回尾梁进行放顶煤时,端头顶煤冒落至u型导向盖板2上,通过u型导向盖板2快速滑落至滞后刮板运槽,后随传送刮板6运输至巷道皮带输送机运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该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滞后工作面端头放顶煤运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滞后机尾和滞后刮板运槽;所述滞后机尾尾部设有圆弧顶板,顶部设有u型导向盖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滞后工作面端头放顶煤运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滞后机尾包括固定架体、传送链轮、传送刮板链、传送刮板、内部连接体、中部弧形板、机尾端板、机尾侧板和机尾底板,传送刮板链和传送刮板沿滞后刮板运槽延伸布置,固定架体和传送链轮通过共轴连接,传送刮板链与传送刮板、固定架体与机尾端板和机尾底板均用全螺纹防松螺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滞后工作面端头放顶煤运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滞后刮板运槽包括滞后侧板、滞后底板和中部隔断板,滞后侧板和滞后底板分别处于滞后刮板运槽的两侧和底部,滞后侧板上设有与中部隔断板相适应的卡接槽,中部隔断板上设有与传送刮板链相适应的刮板链槽。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作面端头放顶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滞后工作面端头放顶煤运煤装置,包括滞后机尾和滞后刮板运槽;所述滞后机尾尾部设有圆弧顶板,顶部设有U型导向盖板。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滞后工作面端头支架放顶煤的运煤问题,充分提高了工作面端头顶煤的回收率及回收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张炳林;赵宝友;赵红星;王海东;王跃润;邵春瑞;宿建军;王建华;栗东;孙超;任红建;宋志强;李广;张庆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西三元煤业股份有限公司;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华北科技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0.10.27
技术公布日:2021.08.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