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升降式高空作业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09416发布日期:2021-06-18 16:24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升降式高空作业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空作业平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升降式高空作业平台。



背景技术:

高空作业平台(aerialworkplatform)是服务于各行业高空作业、设备安装、检修等可移动性高空作业的产品。高空作业平台相关产品主要有:剪叉式高空作业平台、车载式高空作业平台、曲臂式高空作业平台、自行式高空作业平台、铝合金高空作业平台、套缸式高空作业平台六大类。其多采用发动机或液压方式来为升降机构提供动力举升工作平台,普遍存在噪音大、尾气污染严重,或容易漏油、检修不便等问题。尤其对于在室内空间或建筑物外部应用较多的升降小车,对升降过程中的可能产生的各种形式的污染更为敏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升降式高空作业平台,采用纯电驱动升降平台运动与小车运行,安全环保、噪声小,更加适合室内作业,符合社会节能减排的需求;升降结构稳定性高,结构紧凑,对安装空间要求较低。

为了达到所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动升降式高空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立柱,所述立柱固定在平台支架上并可相对所述平台支架上下伸缩;

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与所述立柱连接,所述工作台能够随所述立柱升降,并承载操作者;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立柱升降;

所述立柱包括至少三个依次套设的套筒,所述工作台与外侧套筒连接;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减速机、刹车和第一推杆,所述第一电机经由所述推杆驱动所述外侧套筒移动,所述套筒上设有滚轮,所述滚轮上设有链条,所述链条两端分别与安置该所述滚轮的套筒外侧和内侧的套筒连接。

采用电动推杆配合链条传动方式实现套筒同步升降,避免发动机或液压驱动产生的维修成本和环境问题,采用减速机、刹车与电机集成的结构形式,直接对第一电机进行刹车,降低了对小车空间布置的要求。

作为一种优选,下侧的所述套筒依次插入上侧的所述套筒内,所述套筒的侧壁上设有竖板,所述竖板上转动连接有所述滚轮,所述链条一端与安置该所述滚轮的套筒外侧的套筒连接、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竖板上。

采用上套筒套设下套筒的方式,便于设置外部的工作台,且安装立柱所需空间较小。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套筒上的所述竖板的数量为两个或三个,所述竖板相互平行,所述竖板之间设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对称设有两个所述链条。

由此保证驱动套筒伸缩过程中的直线性,避免出现套筒倾斜卡死的情况。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推杆与位于中间层的所述套筒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工作台包括底板以及由所述底板向上延伸的护板,所述护板上设有竖杆,所述竖杆上设有横梁,所述外侧套筒上设有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所述下连接件与所述护板连接,所述横梁架设在所述上连接件上,以保证工作台连接结构的稳定性,避免套筒局部应力过大的情况。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工作台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包括可相对移动的下板和上板,所述上板上设有内侧板,所述下板上设有外侧板,所述外侧板上设有限位槽,所述内侧板上设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底座,以及可相对所述底座沿水平转轴转动的铰接件,所述铰接件上设有限位件,转动铰接件可实现所述限位件相对所述限位槽移动。

由此可实现工作台的长度扩展,以扩大其使用范围,限位结构的设置保证了其结构的稳定性。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内侧板上相对设有边框,两个所述边框上分别设有可对开的门,所述门上设有手动控制器。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立柱下侧设有小车,所述小车上设有第二电机,以及两个主动轮和两个可相对所述小车转动的行走轮,两个所述行走轮通过连杆连接,所述第二向电机的输出端设有第二推杆,所述第二推杆与所述连杆铰接,通过第二电机驱动行走轮的同步转动以实现转向。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小车内设有电池,所述电池位于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二电机中间位置,可提高小车的稳定性。

综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用纯电驱动升降平台运动与小车运行,降低了维修成本,同时具有安全环保、不易对环境造成污染、噪声小的优点,更加适合室内作业,符合社会节能减排的需求;升降结构稳定性高,结构紧凑,对安装空间要求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升降机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升降机构剖视图。

图中的标号如下:

1.立柱,11.套筒,111.外侧套筒,112.第一套筒,113.第二套筒,114.第三套筒,115.内侧套筒,12.上连接件,13.下连接件,2.平台支架,3.工作台,31.底板,32.护板,33.竖杆,34.横梁,35.上板,36.下板,37.内侧板,371.边框,372.门,373.手动控制器,38.外侧板,381.限位槽,4.驱动机构,41.第一电机,42.第一推杆,43.滚轮,44.链条,45.竖板,451.旋转轴,46.第一丝杠,5.限位机构,51.底座,52.铰接件,53.限位件,6.小车,61.行走轮,62.连杆,63.第二电机,64.第二推杆,65.侧板,66.顶板,67.挡板,68.主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中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6所示,该电动升降式高空作业平台中,立柱1固定在平台支架2上并可在垂向上伸缩,工作台3与立柱1连接,工作台3能够在立柱1的作用下升降,并承载操作者。驱动机构4驱动立柱1伸缩,立柱1包括四个依次套设的套筒11,由外至内依次为外侧套筒111、第一套筒112、第二套筒113、第三套筒114以及内侧套筒115,工作台3与外侧套筒111连接。驱动机构4包括第一电机41、减速机、刹车和第一推杆42,第一电机41经由第一推杆42驱动第三套筒114上下移动。第一套筒112、第二套筒113和第三套筒114上各设有一个滚轮43,各个滚轮43上均设有一个链条44,链条44两端分别与安置该滚轮43的套筒外侧和内侧的套筒连接,即第一套筒112上的滚轮上的链条两端分别与外侧套筒111和第二套筒113连接,第二套筒113上的滚轮上的链条两端分别与第一套筒112和第三套筒114连接,第三套筒114上的滚轮上的链条两端分别与第二套筒113和内侧套筒115连接。第一推杆42上端与第三套筒114连接并推动第三套筒114上移,此时第三套筒114通过链条带动第二套筒113移动,内侧套筒115相对第一电机41固定,其与第一丝杠46配合组成伸缩套筒的稳定基础。第二套筒113与第一套筒112上移的同时带动外侧的套筒移动,即实现套筒的同步移动。第一推杆42驱动第二套筒113下移时,其与套筒在重力作用匀速下降。

采用电动推杆配合链条44传动方式实现套筒11同步升降,可避免发动机或液压驱动产生的维修成本和环境问题,采用减速机、刹车与电机集成的结构形式,直接对第一电机41进行刹车,降低了对小车空间布置的要求。

第一套筒112、第二套筒113、第三套筒114的侧壁上设有竖板45,竖板45上转动连接有滚轮43,链条44一端与安置该滚轮43的套筒外侧的套筒连接、另一端连接在竖板45上。链条44穿过其一侧的套筒侧壁并向下延伸至外侧的套筒下端部,链条44另一端穿过内侧的套筒侧壁并向下延伸至竖板45处,并与两竖板45之间的连接轴连接。外侧套筒111、第一套筒112、第二套筒113、第三套筒114以及内侧套筒115依次套接,减小了安装立柱1所需空间。第一套筒112上移时带动外侧套筒111移动,外侧套筒111相对第一套筒112的位置固定,并始终套在第一套筒112外侧,以保证工作台安装结构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第一套筒112、第二套筒113、第三套筒114上的竖板45的数量均为两个,单个套筒上的两个所述竖板45相互平行且二者之间设有旋转轴451,该旋转轴451上对称设有两个链条44。两链条44关于推杆对称设置,以保证驱动套筒11伸缩过程中的直线性,避免出现套筒出现倾斜卡死的情况。

工作台3包括底板31以及由底板31向上延伸的护板32,护板32上设有竖杆33,竖杆33上设有横梁34,外侧套筒111上设有上连接件12和下连接件13,下连接件13与护板32连接,横梁34架设在上连接件12上,上连接件12与下连接件13的数量均为两个并设置在外侧套筒111水平两侧。以保证工作台3连接结构的稳定性,避免套筒11局部应力过大的情况。

工作台3包括底板31,底板31包括可相对移动的下板36和上板35,上板35上设有内侧板37,下板36上设有外侧板38,外侧板38上设有限位槽381,内侧板37上设有限位机构5,限位机构5包括固定在内侧板37上端的底座51,以及可相对底座51沿水平转轴转动的铰接件52,铰接件52端部设有限位件53,转动铰接件52可实现限位件53与限位槽381的嵌合与松脱。上板35可相对下板36在水平方向移动,以形成伸缩结构,因此工作台3的长度可扩展。限位槽381为外侧板38上的凸块之间的槽体,沿外侧板38设置有三个限位槽381。外侧板38为钣金件,其上缘向内并向下弯折形成轨道槽,内侧板37上设有与该轨道槽配合的滑块。内侧板37上缘向外并向下弯折形成轨道槽,外侧板38上设有与该轨道槽配合的滑块。由此可实现工作台3的长度扩展,以扩大其使用范围,限位结构的设置保证了其结构的稳定性,避免在工作过程中上板和下板之间相对移动。

内侧板37两侧相对设有边框371,边框371为开口朝下的u形框架结构,以保证高空作业人员的安全,两个边框371上分别设有可对开的门372,门372通过合页铰接在边框371上,门上设有手动控制器373,因此在工作台上可对平台进行控制,作业人员无需移至立柱一侧即可进行操控。

平台支架2设置在小车6上,小车6上设有第二电机63、两个主动轮68,以及两个可相对小车6转动的行走轮61。主动轮68相对从动轮61位于靠近立柱1一侧,主动轮68通过轮边电机驱动,行走轮61上也可根据需要设置轮边电机。两个行走轮61通过连杆62连接,第二电机63的输出端设有第二推杆64,第二推杆64与连杆62上靠近一侧的行走轮处铰接,且第二推杆与连杆之间具有一定的角度。通过第二电机63驱动第二推杆64伸缩,可给连杆一个力矩,实现行走轮61的同步转动以实现转向。行走轮61设置在小车6下端,行走轮61侧部设有侧板65,上部设有顶板66,连杆62端部设置在顶板66上,侧板上可设置驱动行走轮61转动的轮边电机,轮边电机侧部还设有弧形的挡板67。

小车6内设有电池,电池位于第一电机41与第二电机63中间位置,以对电机进行供电,电池位于小车6中部区域,可提高小车6的稳定性。立柱1下端设有两个承台,内侧套筒115固定在承台上,驱动机构4设置在两承台之间,减速机与刹车水平设置在第一电机41两侧,减速机的输出端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并驱动第一丝杠转动。第一电机41驱动第一丝杠46转动,继而驱动第一丝杠46上的第一推杆42上下移动。

以上说明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使得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完整的实施本方案,但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这些都是不具有创造性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