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替式上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00914发布日期:2022-02-23 18:20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交替式上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电子产品上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交替式上料机构。


背景技术:

2.在电子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通常都会利用上料机构对产品进行自动上料,但是传统的上料机构基本都是单一型的,上料后要等托盘上的产品被加工完,后续才能将空托盘运送回原位进行放料,然后再重新上料,放料过程耗费了一定的时间,造成工作效率低。如能设计出一种结构简单并且工作效率高的交替式上料机构,则能够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并且工作效率高的交替式上料机构。
4.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机台、第一上料组件和第二上料组件,所述第一上料组件包括第一气缸和第一载物台,所述第一气缸设置在所述机台的下端面,所述第一载物台和所述第一气缸传动连接后滑动配合在所述机台的上端面,所述第二上料组件包括第二气缸和第二载物台,所述第二气缸设置在所述机台的上端面,所述第二载物台和所述第二气缸传动连接后滑动配合在所述机台的上端面,所述第一载物台位于所述第二载物台的下方。
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载物台包括拱形座和第一托盘,所述第一托盘设置在所述拱形座的上端面,所述第一上料组件还包括两条滑轨,两条所述滑轨平行设置在所述机台上,所述拱形座的两侧分别滑动配合在两条所述滑轨上。
6.进一步地,所述机台上设置有条形孔,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通过连接板与所述拱形座相连,所述连接板穿过所述条形孔。
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载物台包括底板和第二托盘,所述第二托盘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上端面,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底板相连,所述第二上料组件还包括两个滑动座,两个所述滑动座平行设置在所述机台上,所述滑动座包括导柱和两个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分别设置在所述导柱的两端,所述底板的两端均设置有直线轴承,所述直线轴承套设在所述导柱上。
8.进一步地,两条所述滑轨均设置在两个所述滑动座之间。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未上料时,所述第一载物台和所述第二载物台均位于所述机台的左侧方,并且所述第一载物台位于所述第二载物台的下方。当需要上料时,先将第一批电子产品放置在所述第二托盘上,然后驱动所述第二气缸,从而带动所述第二载物台移动到所述机台的右侧方完成上料,后续加工设备便对所述第二托盘上的第一批电子产品进行加工操作,与此同时将第二批电子产品放置到所述第一托盘上。
10.待第一批电子产品加工完后,所述第二气缸驱动所述第二载物台移动到所述机台的左侧方进行复位,再对第一批电子产品进行下料收集,与此同时驱动所述第一气缸带动
所述第一载物台移动到所述机台的右侧方完成上料,后续加工设备便对所述第一托盘上的第二批电子产品进行加工操作,与此同时将第三批电子产品放置到所述第二托盘上,依此循环......两个载物台不断交替上料,加工设备基本可以无间断地对电子产品进行加工,节省了大量的等待时间,自动化程度高,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适用于工厂的大规模生产。
附图说明
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视角的立体图;
12.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视角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13.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包括机台1、第一上料组件和第二上料组件,所述第一上料组件包括第一气缸2和第一载物台3,所述第一气缸2设置在所述机台1的下端面,所述第一载物台3和所述第一气缸2传动连接后滑动配合在所述机台1的上端面,所述第二上料组件包括第二气缸4和第二载物台5,所述第二气缸4设置在所述机台1的上端面,所述第二载物台5和所述第二气缸4传动连接后滑动配合在所述机台1的上端面,所述第一载物台3位于所述第二载物台5的下方。
1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载物台3包括拱形座31和第一托盘32,所述第一托盘32设置在所述拱形座31的上端面,所述第一上料组件还包括两条滑轨6,两条所述滑轨6平行设置在所述机台1上,所述拱形座31的两侧分别滑动配合在两条所述滑轨6上。
1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机台1上设置有条形孔7,所述第一气缸2的输出端通过连接板8与所述拱形座31相连,所述连接板8穿过所述条形孔7。
1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载物台5包括底板51和第二托盘52,所述第二托盘52设置在所述底板51的上端面,所述第二气缸4的输出端与所述底板51相连,所述第二上料组件还包括两个滑动座,两个所述滑动座平行设置在所述机台1上,所述滑动座包括导柱9和两个固定块10,两个所述固定块10分别设置在所述导柱9的两端,所述底板51的两端均设置有直线轴承11,所述直线轴承11套设在所述导柱9上。
17.在本实施例中,两条所述滑轨6均设置在两个所述滑动座之间。
18.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19.未上料时,所述第一载物台3和所述第二载物台5均位于所述机台1的左侧方,并且所述第一载物台3位于所述第二载物台5的下方。
20.当需要上料时,先将第一批电子产品放置在所述第二托盘52上,然后驱动所述第二气缸4,从而带动所述第二载物台5移动到所述机台1的右侧方完成上料,后续加工设备便对所述第二托盘52上的第一批电子产品进行加工操作,与此同时将第二批电子产品放置到所述第一托盘32上。
21.待第一批电子产品加工完后,所述第二气缸4驱动所述第二载物台5移动到所述机台1的左侧方进行复位,再对第一批电子产品进行下料收集,与此同时驱动所述第一气缸2带动所述第一载物台3移动到所述机台1的右侧方完成上料,后续加工设备便对所述第一托盘32上的第二批电子产品进行加工操作,与此同时将第三批电子产品放置到所述第二托盘
52上,依此循环......两个载物台不断交替上料,加工设备基本可以无间断地对电子产品进行加工,节省了大量的等待时间,自动化程度高,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适用于工厂的大规模生产。


技术特征:
1.一种交替式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机台(1)、第一上料组件和第二上料组件,所述第一上料组件包括第一气缸(2)和第一载物台(3),所述第一气缸(2)设置在所述机台(1)的下端面,所述第一载物台(3)和所述第一气缸(2)传动连接后滑动配合在所述机台(1)的上端面,所述第二上料组件包括第二气缸(4)和第二载物台(5),所述第二气缸(4)设置在所述机台(1)的上端面,所述第二载物台(5)和所述第二气缸(4)传动连接后滑动配合在所述机台(1)的上端面,所述第一载物台(3)位于所述第二载物台(5)的下方,所述第一载物台(3)包括拱形座(31)和第一托盘(32),所述第一托盘(32)设置在所述拱形座(31)的上端面,所述第一上料组件还包括两条滑轨(6),两条所述滑轨(6)平行设置在所述机台(1)上,所述拱形座(31)的两侧分别滑动配合在两条所述滑轨(6)上,所述机台(1)上设置有条形孔(7),所述第一气缸(2)的输出端通过连接板(8)与所述拱形座(31)相连,所述连接板(8)穿过所述条形孔(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替式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载物台(5)包括底板(51)和第二托盘(52),所述第二托盘(52)设置在所述底板(51)的上端面,所述第二气缸(4)的输出端与所述底板(51)相连,所述第二上料组件还包括两个滑动座,两个所述滑动座平行设置在所述机台(1)上,所述滑动座包括导柱(9)和两个固定块(10),两个所述固定块(10)分别设置在所述导柱(9)的两端,所述底板(51)的两端均设置有直线轴承(11),所述直线轴承(11)套设在所述导柱(9)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交替式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两条所述滑轨(6)均设置在两个所述滑动座之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并且工作效率高的交替式上料机构。本实用新型包括机台、第一上料组件和第二上料组件,所述第一上料组件包括第一气缸和第一载物台,所述第一气缸设置在所述机台的下端面,所述第一载物台和所述第一气缸传动连接后滑动配合在所述机台的上端面,所述第二上料组件包括第二气缸和第二载物台,所述第二气缸设置在所述机台的上端面,所述第二载物台和所述第二气缸传动连接后滑动配合在所述机台的上端面,所述第一载物台位于所述第二载物台的下方。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电子产品上料技术领域。电子产品上料技术领域。电子产品上料技术领域。


技术研发人员:马晓林 周伟波 黄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市捷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17
技术公布日:2022/2/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