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向输送装置

文档序号:26977460发布日期:2021-10-16 10:40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向输送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传输机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向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2.智能制造是一种由智能机器和人类专家共同组成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搭载在制造过程中能进行智能活动,诸如分析、推理、判断、构思和决策等。通过人与智能机器的合作共事,去扩大、延伸和部分地取代人类专家在制造过程中的脑力劳动。它把制造自动化的概念更新,扩展到柔性化、智能化和高度集成化。
3.在智能输送的技术领域,需要实现对不同指标的物品的分类运输,人工分类显然无法满足智能制造的需求,而智能分类在物品分向传输的环节存在诸多问题,往往存在换向角度单一,换向稳定性差以及智能化程度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智能化程度高、可以实现多向输送且便于与输送线配合的多向输送装置。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多向输送装置,包括支撑台、转向机构和传输机构;
6.所述传输机构设于所述支撑台上,所述传输机构底部设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穿过所述支撑台与所述转向机构传动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转向机构包括轴旋转支架、伸缩气缸和万向节,所述伸缩气缸的活塞杆端头通过销轴与所述万向节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万向节的另一端通过销轴与所述轴旋转支架活动连接,所述轴旋转支架套接于所述旋转轴上。
8.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气缸的尾部通过销轴与气缸万象支架活动连接,所述销轴相对所述气缸万象支架实现多角度自由转动;所述气缸万象支架固定于所述支撑台上。
9.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气缸上设有两个位置感应器。
10.进一步的,所述传输机构包括支撑架、辊轴和驱动电机;
11.两根所述辊轴平行设于所述支撑架上,且两根所述辊轴可以实现围绕自身轴线的自转,两根所述辊轴之间设有传送带;
12.所述驱动电机设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通过同步带与所述辊轴驱动连接。
13.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台的台脚位置均设有可调整地脚。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势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多向输送装置的传输机构可以实现至少180度的转向,从而实现多角度的换向以及传输,功能更强。
15.本实用新型的多向输送装置便于与输送线进行直接的配合,实现传统输送线的智能分类。
16.本实用新型的多向输送装置通过伸缩气缸上的两个位置感应器感应自身的旋转
角度,从而便于实现智能控制,对于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实现精准的控制。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多向输送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多向输送装置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转向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说明。
2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多向输送装置,包括支撑台1、转向机构和传输机构;
22.传输机构设于支撑台上,传输机构底部设有旋转轴2,旋转轴2穿过支撑台1与转向机构传动连接。
23.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转向机构包括轴旋转支架3、伸缩气缸4和万向节5,伸缩气缸4的活塞杆端头通过销轴与万向节5的一端活动连接,万向节5的另一端通过销轴与轴旋转支架3活动连接,轴旋转支架3套接于旋转轴2上。
24.在本实施例中,伸缩气缸4的尾部通过销轴与气缸万象支架6活动连接,销轴相对气缸万象支架6实现多角度自由转动;如图2所示,气缸万象支架6固定于支撑台1上。
25.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伸缩气缸4上设有两个位置感应器7。
26.在本实施例中,传输机构包括支撑架8、辊轴9和驱动电机10;
27.两根辊轴9平行设于支撑架8上,且两根辊轴9可以实现围绕自身轴线的自转,两根辊轴9之间设有传送带12;
28.驱动电机10设于支撑架8上,驱动电机10的驱动轴通过同步带11与辊轴9驱动连接。
29.在本实施例中,支撑台1的台脚位置均设有可调整地脚。
30.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当物品通过输送线输送至传输机构的传送带12上,此时,伸缩气缸4输出做功,通过活塞杆的伸缩带动旋转轴2转动,从而带动传输机构整体发生转动,旋转角度的大小可以通过伸缩气缸4上的两个位置感应器7的相对位置来进行感应以及控制,当转动角度确定后,驱动电机10转动,通过同步带驱动辊轴9转动,从而驱动传送带12工作,实现对物料的换向输送工作。
31.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对本实用新型起到任何限制作用。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方案和技术内容做任何形式的等同替换或修改等变动,均属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内容,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向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台、转向机构和传输机构;所述传输机构设于所述支撑台上,所述传输机构底部设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穿过所述支撑台与所述转向机构传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向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机构包括轴旋转支架、伸缩气缸和万向节,所述伸缩气缸的活塞杆端头通过销轴与所述万向节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万向节的另一端通过销轴与所述轴旋转支架活动连接,所述轴旋转支架套接于所述旋转轴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向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气缸的尾部通过销轴与气缸万象支架活动连接,所述销轴相对所述气缸万象支架实现多角度自由转动;所述气缸万象支架固定于所述支撑台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向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气缸上设有两个位置感应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向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机构包括支撑架、辊轴和驱动电机;两根所述辊轴平行设于所述支撑架上,且两根所述辊轴可以实现围绕自身轴线的自转,两根所述辊轴之间设有传送带;所述驱动电机设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通过同步带与所述辊轴驱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向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的台脚位置均设有可调整地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多向输送装置,包括支撑台、转向机构和传输机构;传输机构设于支撑台上,传输机构底部设有旋转轴,旋转轴穿过支撑台与转向机构传动连接,以提出一种智能化程度高、可以实现多向输送且便于与输送线配合的多向输送装置。多向输送装置。多向输送装置。


技术研发人员:嵇正波 符学龙 蒋道霞 马健 方书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0.12.16
技术公布日:2021/10/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