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建筑工程运输的新型物料快速吊运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20527发布日期:2021-11-17 14:27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运输的新型物料快速吊运工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用于建筑工程运输的新型物料快速吊运工具。


背景技术:

2.目前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工程物料(比如砖、水泥、砂石等)运输多采用吊斗或吊笼做运输工具。施工人员将零散的砖砂等工程物料放入吊斗内进行吊运的过程中,不仅存在吊运效率低,物料损耗大,操作不便的问题;而且吊斗起吊过程中存在坠落或物料倾倒洒落的风险,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吊斗作为物料运输工具存在的吊运效率低,物料损耗大,操作不便,安全隐患大等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建筑工程运输的新型物料快速吊运工具,包括吊笼、门体和坡道板;所述吊笼包括主框架及设于所述主框架下端的钢托板;所述主框架的至少一个侧端设有用于物料通过的通道口;所述通道口铰接有所述门体和所述坡道板,且所述门体位于所述坡道板上方。
4.进一步,所述坡道板包括钢板、楔形块和支撑肋;所述钢板倾斜设置,其下端设有多个所述楔形块,且所述钢板位于所述楔形块的大头端的棱边通过合叶与所述钢托板或所述主框架铰接;所述钢板下端还焊接有多个所述支撑肋,所述支撑肋与所述楔形块焊接。
5.进一步,所述支撑肋包括扁钢和角钢。
6.进一步,所述坡道板包括设于所述钢板两侧的提手。
7.进一步,所述吊笼还包括加强耳板;所述加强耳板连接所述钢托板和所述主框架。通过加强耳板将钢托板和主框架连接,提高了钢托板的连接稳定性和使用安全性。
8.进一步,所述主框架上端设有吊耳;所述吊耳上设有吊绳。
9.进一步,所述主框架上端沿其对角方向设有防扭杆。
10.进一步,所述主框架侧端设有防撞侧板或防护网。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吊笼至少一侧端设置通道口,并在通道口处设置坡道板,便于直接用叉车上下运输物料,不仅能吊运砌体、砂浆等砌筑材料,还可以一次吊运大量扣件、瓷砖等零星材料,工人只需一次操作,大大提高了物料吊运效率和操作便利性。利用叉车直接上下物料,物料搬运频率降低,物料损耗减少;利用叉车码放的物料更平稳,吊运过程中更安全。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建筑工程运输的新型物料快速吊运工具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图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15.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

主框架;2

门体;3

坡道板;3.1

钢板;3.2

楔形块;3.3

支撑肋;3.4

提手;4

钢托板;5

通道口;6

加强耳板;7

吊耳;8

吊绳;9

防扭杆。
具体实施方式
17.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18.如图1~4所示的用于建筑工程运输的新型物料快速吊运工具,包括吊笼、门体2和坡道板3;吊笼包括主框架1及设于主框架1下端的钢托板4;主框架1的至少一个侧端设有用于物料通过的通道口5;通道口5铰接有门体2和坡道板3,且门体2位于坡道板3上方。
19.具体的,本实施例的坡道板3包括钢板3.1、楔形块3.2和支撑肋3.3;钢板3.1倾斜设置,其下端设有多个楔形块3.2,且钢板3.1位于楔形块3.2的大头端的棱边通过合叶与钢托板4或主框架1铰接;钢板3.1下端还焊接有多个支撑肋3.3,支撑肋3.3与楔形块3.2焊接。参见图4,支撑肋3.3包括扁钢和角钢。其中,扁钢设于钢板3.1位于楔形块3.2的小头端的棱边处,扁钢用于与地面接触,并保护钢板3.1,使钢板3.1背对合叶的棱边保持平整,便于叉车通过。角钢的设置方式是多样的,本实施例的角钢设置方式至少有两种,其中一种设置方式是角钢的顶边朝下与地面接触,而角钢两侧背对顶边的棱边与钢板3.1下端焊接;另一种设置方式是角钢的一个侧边与钢板3.1下端焊接,另一个侧边的背对角钢顶边的棱边与地面接触。当然,根据钢板3.1倾斜程度的不同,角钢的尺寸随之不同,或同一倾斜角度的钢板3.1的不同位置的角钢的尺寸也有所不同。楔形块3.2至少有两块,分别设于钢板3.1两侧端,而支撑肋3.3设于两块楔形块3.2之间并与楔形块3.2和钢板3.1焊接;若楔形块3.2设置有更多数量,则多个楔形块3.2保持平行,而支撑肋3.3穿过多个楔形块3.2并与楔形块3.2焊接。
20.坡道板3还包括设于钢板3.1两侧的提手3.4。提手3.4便于将钢板3.1放下或竖立,当钢板3.1处于竖立状时,为了避免钢板3.1倾倒或晃动,钢板3.1上还设有用于与主框架1连接的销钉或插销;销钉或插销的设置方式采用常规设计方法即可,本实施例不对其进行具体限定。同样,门体2上也可设置用于与主框架1连接的销钉或插销,以避免门体2倾倒或晃动。本实施例中,门体2和坡道板3的高度之和等于通道口5的高度,即门体2和坡道板3均处于竖立状时,通道口5刚好被封闭。
21.为了保证吊笼整体结构稳定,吊笼还包括加强耳板6;加强耳板6连接钢托板4和主框架1。主框架1包括相交错焊接的多个竖立骨架和多个水平骨架,均可采用型钢或方钢焊接而成。每个竖立骨架下端焊接有一个加强耳板6,加强耳板6与钢托板4焊接。
22.主框架1上端设有吊耳7;吊耳7上设有吊绳8。主框架1上端沿其对角方向设有防扭杆9。本实施例中优选将吊耳7设置在主框架1的四角。另外,为了进一步保证安全性,主框架1侧端设有防撞侧板或防护网。主框架1侧端可仅设置防撞侧板或防护网,也可在每个侧端均设置防护网和防撞侧板,当然防撞侧板和防护网设置在除设有通道口5以外的主框架1其他侧端。
23.使用时,打开门体2和坡道板3,利用叉车将物料转移至吊笼内的钢托板4上,叉车退出并离开坡道板3后,关闭门体2和坡道板3,使通道口5封闭,利用吊绳8将内置有物料的
吊笼吊运至所需位置后,打开门体2和坡道板3,再次利用叉车将吊笼内的物料转移出吊笼以外,完成预料的吊运。整个过程中,物料无需过多移动和搬运,人为损坏率降低,同时转运效率大大提高。
24.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同样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建筑工程运输的新型物料快速吊运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吊笼、门体和坡道板;所述吊笼包括主框架及设于所述主框架下端的钢托板;所述主框架的至少一个侧端设有用于物料通过的通道口;所述通道口铰接有所述门体和所述坡道板,且所述门体位于所述坡道板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工程运输的新型物料快速吊运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坡道板包括钢板、楔形块和支撑肋;所述钢板倾斜设置,其下端设有多个所述楔形块,且所述钢板位于所述楔形块的大头端的棱边通过合叶与所述钢托板或所述主框架铰接;所述钢板下端还焊接有多个所述支撑肋,所述支撑肋与所述楔形块焊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工程运输的新型物料快速吊运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肋包括扁钢和角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工程运输的新型物料快速吊运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坡道板包括设于所述钢板两侧的提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工程运输的新型物料快速吊运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笼还包括加强耳板;所述加强耳板连接所述钢托板和所述主框架。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工程运输的新型物料快速吊运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架上端设有吊耳;所述吊耳上设有吊绳。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工程运输的新型物料快速吊运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架上端沿其对角方向设有防扭杆。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工程运输的新型物料快速吊运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架侧端设有防撞侧板或防护网。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用于建筑工程运输的新型物料快速吊运工具,包括吊笼、门体和坡道板;吊笼包括主框架及设于主框架下端的钢托板;主框架的至少一个侧端设有用于物料通过的通道口;通道口铰接有门体和坡道板,且门体位于坡道板上方。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吊笼至少一侧端设置通道口,并在通道口处设置坡道板,便于直接用叉车上下运输物料,不仅能吊运砌体、砂浆等砌筑材料,还可以一次吊运大量扣件、瓷砖等零星材料,工人只需一次操作,大大提高了物料吊运效率和操作便利性。利用叉车直接上下物料,物料搬运频率降低,物料损耗减少;利用叉车码放的物料更平稳,吊运过程中更安全。全。全。


技术研发人员:王保国 洪章霖 吴龙兵 胡林刚 洪跃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25
技术公布日:2021/1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