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的主绳索的更换装置以及电梯的主绳索的更换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506227发布日期:2023-03-18 01:15阅读:50来源:国知局
电梯的主绳索的更换装置以及电梯的主绳索的更换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电梯的主绳索的更换装置以及电梯的主绳索的更换方法。


背景技术:

2.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电梯的主绳索的更换方法的例子。在该更换方法中,新设的主绳索从卷筒被拉出而被引导至井道。既有的主绳索从井道被拉入而被卷绕到卷筒上。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2-249885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6.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7.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更换方法中,卷绕既有的主绳索的卷筒以及卷绕有新设的主绳索的卷筒被配置于电梯的层站。因此,在电梯的层站中无法确保足够的作业空间的情况下,无法通过该更换方法来更换主绳索。
8.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这样的课题而完成的。本发明提供即使在电梯的层站中无法确保足够的作业空间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主绳索的更换的更换装置以及更换方法。
9.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10.本发明的电梯的主绳索的更换装置具备:第1保护部,其被配置于在电梯的轿厢的前表面的上部设置的门设备的前方,从轿厢的上方沿着第1方向引导要在轿厢的内部被回收的既有的主绳索,并限制既有的主绳索在与第1方向垂直的法线方向上接近门设备;以及第2保护部,其被配置于门设备的前方,将从轿厢的内部拉出的新设的主绳索沿着第2方向引导至轿厢的上方,并限制新设的主绳索在与第2方向垂直的法线方向上接近门设备。
11.本发明的电梯的主绳索的更换方法包括:搬入工序,将与既有的主绳索进行更换的新设的主绳索带入电梯的轿厢的内部;配置工序,在搬入工序之后,将第1保护部以及第2保护部配置于在轿厢的前表面的上部设置的门设备的前方,其中,第1保护部从轿厢的上方沿着第1方向引导既有的主绳索,并限制既有的主绳索在与第1方向垂直的法线方向上接近门设备,第2保护部将新设的主绳索沿着第2方向引导至轿厢的上方,并限制新设的主绳索在与第2方向垂直的法线方向上接近门设备;以及更换工序,在配置工序之后,通过第1保护部的引导而将既有的主绳索回收到轿厢的内部,并通过第2保护部的引导而将被带入到轿厢的内部的新设的主绳索拉出到轿厢的上方进行设置。
12.发明效果
13.根据本发明的更换装置或更换方法,即使在电梯的层站中无法确保足够的作业空间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主绳索的更换。
附图说明
14.图1是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结构图。
15.图2是实施方式1的更换装置的立体图。
16.图3是实施方式1的收纳单元的立体图。
17.图4是实施方式1的引导单元的立体图。
18.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引导单元的固定方法的图。
19.图6是示出由实施方式1的引导单元实现的主绳索的引导方法的图。
20.图7是示出由实施方式1的更换装置实现的主绳索的更换方法的例子的图。
21.图8是示出由实施方式1的更换装置实现的主绳索的更换方法的另一例的图。
22.图9是示出由实施方式1的更换装置实现的主绳索的更换方法的另一例的图。
23.图10是示出由实施方式1的更换装置实现的主绳索的更换方法的另一例的图。
24.图11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引导单元的固定方法的图。
25.图12是示出实施方式3的引导单元的固定方法的图。
26.图13是示出实施方式4的引导单元的固定方法的图。
27.图14是示出实施方式4的引导单元的固定方法的图。
28.图15是示出实施方式5的引导单元的固定方法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说明。在各图中,对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记相同的标号,适当简化或省略重复的说明。
30.实施方式1.
31.图1是实施方式1的电梯1的结构图。
32.电梯1例如应用于具有多个楼层的建筑物。在建筑物中,设有电梯1的井道2。井道2是跨多个楼层的在铅直方向上较长的空间。在井道2的底部设有底坑3。在建筑物的各个楼层设有层站4。在层站4设有层站出入口。层站出入口是通往井道2的开口。电梯1具备层站门5、门框6、曳引机7、主绳索8、轿厢9、对重10、轿厢缓冲器11和对重缓冲器12。
33.层站门5设置于各个楼层的层站4。层站门5具备层站门板13和层站地坎14。层站门板13是在层站出入口处划分层站4和井道2的板状的设备。层站地坎14是引导门板开闭的设备。层站地坎14被配置于层站门5的下端部。层站地坎14的长度方向朝向电梯1的左右方向。层站地坎14具有沿长度方向的地坎槽。
34.门框6设置于各个楼层的层站4。门框6是从左右以及上方三个方向包围层站出入口的周围的框。
35.曳引机7具备产生驱动力的电机、以及通过电机所产生的驱动力而旋转的绳轮。曳引机7例如设置于井道2的上部。
36.主绳索8是在井道2中支承轿厢9和对重10的载荷的绳索。主绳索8绕挂在曳引机7的绳轮上。主绳索8在曳引机7的绳轮的一侧支承轿厢9的载荷。主绳索8在曳引机7的绳轮的另一侧支承对重10的载荷。在该例子中,主绳索8的两端被固定在井道2的上部。主绳索8通过架设于曳引机7的绳轮等电梯1的绳轮而张紧。另外,在电梯1中,也可以是多条主绳索8并行地张紧。
37.轿厢9是通过在井道2中沿铅直方向行驶而在多个楼层之间输送电梯1的利用者的设备。轿厢9具备轿厢门15和轿厢绳轮16。轿厢门15具备轿厢门板17和门设备18。轿厢门15设置于轿厢9的前表面。轿厢门板17是划分轿厢9的内侧和外侧的板状的设备。门设备18是以在轿厢9停靠于任意楼层时利用者能够乘降的方式使轿厢门板17与层站门板13联动地进行开闭的设备。门设备18设置于轿厢9的前表面的上部。轿厢绳轮16是电梯1的绕挂有支承轿厢9的主绳索8的绳轮。在该例子中,轿厢绳轮16设置于轿厢9的下部。
38.对重10是在与轿厢9之间取得施加于曳引机7的绳轮两侧的载荷的平衡的设备。对重10具备对重绳轮19。对重绳轮19是电梯1的绕挂有支承对重10的主绳索8的绳轮。在该例子中,对重绳轮19设置于对重10的上部。
39.轿厢缓冲器11设置于底坑3。轿厢缓冲器11是缓和轿厢9与井道2的底部碰撞时的冲击的装置。轿厢缓冲器11设置于轿厢9的下方。
40.对重缓冲器12设置于底坑3。对重缓冲器12是缓和对重10与井道2的底部碰撞时的冲击的装置。对重缓冲器12设置于对重10的下方。
41.在电梯1的维护中,有时要将既有的主绳索8更换为新设的主绳索8。这时,进行电梯1的维护的维护人员使用图1中未图示的更换装置进行主绳索8的更换作业。
42.接着,使用图2对更换装置20的结构进行说明。
43.图2是实施方式1的更换装置20的立体图。
44.使用更换装置20的更换作业是在轿厢9停靠于如下位置的状态下进行的,该位置是使得门设备18位于任意楼层的层站4的层站出入口的上端与下端之间的位置。在更换作业的期间,该层站4的层站门5的层站门板13被打开。在更换作业的期间,轿厢门15的轿厢门板17被打开。
45.更换装置20具备收纳单元21、引导单元22以及连接单元23。收纳单元21是收纳主绳索8的单元。收纳单元21收纳被回收后的既有的主绳索8、以及要与既有的主绳索8进行更换的新设的主绳索8。收纳单元21被配置于轿厢9的内部。引导单元22是引导要收纳于收纳单元21的既有的主绳索8、以及从收纳单元21拉出的新设的主绳索8的单元。引导单元22被配置于轿厢9的前表面的上部。连接单元23是连接收纳单元21和引导单元22的部分。
46.引导单元22具备2个保护部24和支承部25。
47.各个保护部24是在主绳索8的更换作业中保护门设备18以使其不与主绳索8接触的部分。各个保护部24在主绳索8的更换作业中沿着长度方向引导主绳索8。各个保护部24被配置于门设备18的前方。一方的保护部24是保护门设备18以使其不与既有的主绳索8接触的第1保护部的例子。第1保护部的长度方向是第1方向的例子。第1方向例如是从门设备18的上方到下方的方向。另一方的保护部24是保护门设备18以使其不与新设的主绳索8接触的第2保护部的例子。第2保护部的长度方向是第2方向的例子。第2方向例如是从门设备18的下方到上方的方向。
48.支承部25是支承2个保护部24的部分。支承部25具备上部支承件26、下部支承件27、上部固定部28以及下部固定部29。
49.上部支承件26是将各个保护部24的上端部支承成能够左右滑动的部分。下部支承件27是将各个保护部24的下端部支承成能够左右滑动的部分。由于各个保护部24的上端部和下端部被支承成能够沿左右方向滑动,因此,2个保护部24所成的角度被支承成能够调
整。
50.上部固定部28是被固定于轿厢9的部分。上部固定部28被安装于上部支承件26。上部固定部28在比门设备18靠上方处被固定于轿厢9。
51.下部固定部29是被固定于层站4的部分。下部固定部29被安装于下部支承件27。下部固定部29在比门设备18靠下方处被固定于层站4。下部固定部29具有插入部30。下部固定部29通过将插入部30从上方插入于层站地坎14的地坎槽而被固定。
52.图3是实施方式1的收纳单元21的立体图。
53.收纳单元21具备第1收纳部31和第2收纳部32。
54.第1收纳部31是收纳被回收后的既有的主绳索8a的部分。第1收纳部31例如是卷绕主绳索8a的卷盘、卷轴或卷筒等。在进行主绳索8的更换作业之前,第1收纳部31处于空的状态。
55.第2收纳部32是收纳要与既有的主绳索8a进行更换的新设的主绳索8b的部分。第2收纳部32例如是卷绕主绳索8b的卷盘、卷轴或卷筒等。当在电梯1中张紧有多条主绳索8的情况下,第2收纳部32具有与各条主绳索8对应的卷盘等。在进行主绳索8的更换作业之前,第2收纳部32处于卷绕有新设的主绳索8b的状态。
56.图4是实施方式1的引导单元22的立体图。
57.在该例子中,各个保护部24是沿着长度方向引导主绳索8的托盘状的保护框。
58.各个保护部24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具有侧板33。宽度方向是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宽度方向是在电梯1中并行地张紧有多条主绳索8的情况下多条主绳索8排列的方向。侧板33限制主绳索8的宽度方向上的晃动。在侧板33中,设有沿长度方向的长孔34以便能够抑制重量。
59.各个保护部24在后表面具有背板35。背板35的法线方向是与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各个保护部24的法线方向是背板35的法线方向。背板35是限制主绳索8在法线方向上接近门设备18的板状的部件。在背板35中,设有沿长度方向的长孔34以便能够抑制重量。在该例子中,长孔34设置于比宽度方向的中央靠外侧的位置。
60.各个保护部24以能够调整长度的方式例如沿长度方向被分割。
61.各个保护部24在上游侧的端部处具有一对第1导辊36和一对第2导辊37。一对第1导辊36被配置于比一对第2导辊37靠端部侧的位置。各个第1导辊36的旋转轴朝向保护部24的宽度方向。一对第1导辊36在背板35的法线方向上排列配置。各个第2导辊37的旋转轴朝向背板35的法线方向。一对第2导辊37在保护部24的宽度方向上排列配置。一方的第2导辊37靠近左侧的侧板33而配置。另一方的第2导辊37靠近右侧的侧板33而配置。各个保护部24在下游侧的端部处也与上游侧的端部同样地具有一对第1导辊36和一对第2导辊37。
62.接着,使用图5和图6对引导单元22的固定方法以及由引导单元22实现的主绳索8的引导方法进行说明。
63.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引导单元22的固定方法的图。
64.图6是示出由实施方式1的引导单元22实现的主绳索8的引导方法的图。
65.在图5中,示出从前方观察的引导单元22的上端部。
66.在轿厢9的外部的上表面,以维护人员能够进行作业的方式设有轿厢上栅栏38。轿厢上栅栏38例如被设置成从左右以及后方的左右包围轿厢9的上表面的作业空间。轿厢上
栅栏38具有立柱39、扶手40以及中栈41。立柱39是在铅直方向上较长的支柱。扶手40是设置于轿厢上栅栏38的上部的、在水平方向上较长的部件。中栈41是设置于轿厢上栅栏38的中间部的、在水平方向上较长的部件。
67.引导单元22的上部固定部28具有托架42。托架42横跨轿厢上栅栏38的左右的立柱39而被固定。托架42是支承上部支承件26的部分。
68.在该例子中,同时对并行地张紧的3条主绳索8进行更换。既有的主绳索8a由一方的保护部24a引导。新设的主绳索8b由另一方的保护部24b引导。
69.既有的主绳索8a从轿厢9的上方被引导至轿厢9的内部。保护部24a中的靠既有的主绳索8a的上游侧的端部为上侧的端部。保护部24a中的靠既有的主绳索8a的下游侧的端部为下侧的端部。既有的主绳索8a被配置于比保护部24a的背板35靠前方的位置。既有的主绳索8a被配置于保护部24a的左右的侧板33之间。既有的主绳索8a在上游侧和下游侧双方的端部处穿过在背板35的法线方向上排列的一对第1导辊36之间。既有的主绳索8a在上游侧和下游侧双方的端部处穿过在保护部24a的宽度方向上排列的一对第2导辊37之间。
70.新设的主绳索8a从轿厢9的内部被引导至轿厢9的上方。保护部24b中的靠新设的主绳索8b的上游侧的端部为下侧的端部。保护部24b中的靠新设的主绳索8b的下游侧的端部为上侧的端部。新设的主绳索8b被配置于比保护部24b的背板35靠前方的位置。新设的主绳索8b被配置于保护部24b的左右的侧板33之间。新设的主绳索8b在上游侧和下游侧双方的端部处穿过在背板35的法线方向上排列的一对第1导辊36之间。新设的主绳索8b在上游侧和下游侧双方的端部处穿过在保护部24b的宽度方向上排列的一对第2导辊37之间。
71.在各个保护部24被配置于轿厢9的前表面的上部时,保护部24a和保护部24b的长度方向所成的角度被调整为随着从下方朝向上方而向轿厢9的左右扩展。
72.在图6中,示出从后方观察的引导单元22的上端部。
73.既有的主绳索8a以从后侧朝向前侧移动的方式从轿厢9的上方的井道2被引导至保护部24a。既有的主绳索8a以从左右的端部侧朝向中央侧移动的方式从轿厢9的上方的井道2被引导至保护部24a。
74.新设的主绳索8b以从前侧朝向后侧移动的方式从保护部24b被引导至轿厢9的上方的井道2。新设的主绳索8b以从左右的中央侧朝向端部侧移动的方式从保护部24b被引导至轿厢9的上方的井道2。
75.接着,使用图7对使用更换装置20的主绳索8的更换方法的例子进行说明。
76.图7是示出由实施方式1的更换装置20实现的主绳索8的更换方法的例子的图。
77.首先,维护人员在井道2中安装临时设置绳轮43。临时设置绳轮43是引导要更换的主绳索8的绳轮。
78.接下来,维护人员将收纳单元21带入轿厢9的内部。这时,第1收纳部31处于空的状态。这时,第2收纳部32处于卷绕有新设的主绳索8b的状态。
79.接下来,维护人员调整轿厢9的位置。在该例子中,轿厢9的位置被调整到使得门设备18位于最上层的层站4的层站出入口的上端与下端之间的位置。然后,维护人员例如利用链滑车44等悬吊轿厢9,从而将轿厢9保持在调整后的位置。此外,维护人员例如通过将对重10载置于对重缓冲器12,从而将对重10的载荷托付给对重缓冲器12。由此,施加于既有的主绳索8a的轿厢9和对重10的载荷被释放。然后,维护人员打开最上层的层站门5的层站门板
13。此外,维护人员打开轿厢门15的轿厢门板17。
80.接下来,维护人员安装引导单元22。维护人员将上部固定部28固定于轿厢9。维护人员将下部固定部29固定于层站4。这时,维护人员将2个保护部24的长度方向上的长度调整为比门设备18的高度长。此外,维护人员将2个保护部24的长度方向所成的角度调整为随着朝向上方而向轿厢9的左右扩展。维护人员利用连接单元23将收纳单元21和引导单元22连接起来。
81.接下来,维护人员将既有的主绳索8a的一方的端部从井道2的上部卸下。维护人员将从井道2的上部卸下的既有的主绳索8a绕挂在临时设置绳轮43上。维护人员使从井道2的上部卸下的既有的主绳索8a的端部穿过一方的保护部24a。维护人员将穿过保护部24a后的既有的主绳索8a的端部拉入第1收纳部31。
82.然后,维护人员将既有的主绳索8a的另一方的端部从井道2的上部卸下。维护人员将从井道2的上部卸下的既有的主绳索8a绕挂在临时设置绳轮43上。维护人员使从井道2的上部卸下的既有的主绳索8a的端部穿过另一方的保护部24b。维护人员将穿过保护部24b后的既有的主绳索8a的端部与例如在轿厢9的内侧被收纳于第2收纳部32的新设的主绳索8b的端部连接而形成连接部45。
83.然后,维护人员使曳引机7的电机运转。通过曳引机7的电机所产生的驱动力,将绕挂在曳引机7的绳轮上的既有的主绳索8送出。由此,既有的主绳索8a由保护部24a引导着从轿厢9的上方被送入轿厢9的内部。
84.这时,既有的主绳索8a被引导成,在门设备18的前方折回以能够绕过轿厢9的顶棚等。在此,由于保护部24a的背板35被配置于既有的主绳索8a与门设备18之间,因此保护了门设备18以使其不与既有的主绳索8a接触。由于既有的主绳索8a与第1导辊36接触而被引导,因此能够抑制既有的主绳索8a发生扭结等。此外,既有的主绳索8a以能够绕过轿厢9之上的设备等的方式在门设备18的上方被从左右的端部侧向中央侧引导。这时,既有的主绳索8a与第2导辊37接触而被引导,因此能够抑制既有的主绳索8a发生扭结等。
85.此外,通过将既有的主绳索8a送出,端部作为连接部45与既有的主绳索8a连接的新设的主绳索8b被从第2收纳部32拉出。保护部24b引导与既有的主绳索8a的端部连接的新设的主绳索8b。新设的主绳索8由保护部24b引导着从轿厢9的内部被拉出到轿厢9的上方。
86.这时,新设的主绳索8b被引导成,在门设备18的前方折回以能够绕过轿厢9的顶棚等。在此,由于保护部24b的背板35被配置于新设的主绳索8b与门设备18之间,因此保护了门设备18以使其不与新设的主绳索8b接触。由于新设的主绳索8b与第1导辊36接触而被引导,因此能够抑制新设的主绳索8b发生扭结等。此外,新设的主绳索8b以能够绕过轿厢9之上的设备等的方式在门设备18的上方被从左右的中央侧向端部侧引导。这时,由于新设的主绳索8b与第2导辊37接触而被引导,因此能够抑制新设的主绳索8b发生扭结等。
87.这样,通过曳引机7的电机所产生的驱动力而同时进行既有的主绳索8a的回收以及新设的主绳索8b的设置。此外,由于收纳单元21被配置于轿厢9的内部,因此在更换作业中不需要层站4处的宽敞的作业空间。
88.另外,在多条主绳索8并行地张紧的情况下,第1收纳部31也可以一并卷绕多条主绳索8。此外,在卷绕于第1收纳部31的卷盘等上的既有的主绳索8a的量达到第1收纳部31的容量的上限时,维护人员也可以将既有的主绳索8a切断。这时,维护人员将第1收纳部31的
卷盘更换为空的卷盘,并将切断后的主绳索8a的端部拉入更换后的卷盘。然后,维护人员重新开始既有的主绳索8a的回收。
89.在既有的主绳索8a的回收结束时,新设的主绳索8b跨过电梯1的绳轮而设置。在既有的主绳索8a的回收结束之后,维护人员拆除既有的主绳索8a与新设的主绳索8b的端部的连接。然后,维护人员将新设的主绳索8b的两方的端部固定于井道2的上部。然后,维护人员将连接单元23和引导单元22卸下。然后,通过卸下链滑车44等,使轿厢9和对重10的载荷支承于新设的主绳索8b。然后,维护人员撤除临时设置绳轮43。然后,维护人员从轿厢9的内部回收收纳单元21。
90.如以上进行了说明的那样,实施方式1的更换装置20具备第1保护部和第2保护部。第1保护部被配置于门设备18的前方。门设备18设置于电梯1的轿厢9的前表面的上部。第1保护部从轿厢9的上方沿着第1方向引导要在轿厢9的内部被回收的既有的主绳索8。第1保护部限制既有的主绳索8在与第1方向垂直的法线方向上接近门设备18。第2保护部被配置于门设备18的前方。第2保护部将从轿厢9的内部拉出的新设的主绳索8沿着第2方向引导至轿厢9的上方。第2保护部限制新设的主绳索8在与第2方向垂直的法线方向上接近门设备18。
91.此外,实施方式1的主绳索8的更换方法包括搬入工序、配置工序以及更换工序。搬入工序是将与既有的主绳索8进行更换的新设的主绳索8带入电梯1的轿厢9的内部的工序。配置工序是搬入工序之后的工序。配置工序是在门设备18的前方配置第1保护部和第2保护部的工序。更换工序是配置工序之后的工序。更换工序是通过第1保护部的引导而将既有的主绳索8回收到轿厢9的内部,并通过第2保护部的引导而将被带入到轿厢9的内部的新设的主绳索8拉出到轿厢9的上方进行设置的工序。
92.将新设的主绳索8送出并收纳既有的主绳索8的收纳单元21被配置于轿厢9的内部。因此,在层站4处不需要宽敞的作业空间。由此,即使在电梯1的层站4中无法确保足够的作业空间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主绳索8的更换。此外,主绳索8在轿厢9的内部的空间与轿厢9的上方的空间之间绕过轿厢9的顶棚等而被引导。这时,主绳索8以在门设备18的前方折回的方式被引导。对此,第1保护部和第2保护部保护门设备18以使其不与主绳索8接触。因此,在主绳索8的更换作业中,能够防止主绳索8的接触导致的门设备18的污损及损伤等。此外,在更换作业中,主绳索8穿过轿厢9的前表面的轿厢门板17被打开所形成的空间而出入轿厢9的内部。因此,即使在无法应用使用设置于轿厢9的上部的顶棚救援口等的主绳索8的更换方法的电梯1中,也能够在不需要层站4处的宽敞的作业空间的情况下进行主绳索8的更换。
93.此外,第1保护部的第1方向上的长度比门设备18的高度长。第1保护部的第1方向上的长度能够调整。第2保护部的第2方向上的长度比门设备18的高度长。第2保护部的第2方向上的长度能够调整。
94.此外,配置工序包括将第1保护部的第1方向上的长度调整为比门设备18的高度长的步骤。配置工序包括将第2保护部的第2方向上的长度调整为比门设备18的高度长的步骤。
95.由于第1保护部的第1方向上的长度以及第2保护部的第2方向上的长度比门设备18的高度长,因此能够在整个高度方向的范围保护门设备18以使其不与主绳索8接触。由
此,主绳索8的更换作业中的门设备18的保护变得更可靠。此外,由于能够调整第1保护部的第1方向上的长度以及第2保护部的第2方向上的长度,因此更换装置20能够应用于门设备18的高度不同的多个机型的电梯1。
96.此外,第1保护部具有第1导辊36。第1导辊36的旋转轴朝向第1保护部的宽度方向。第1保护部的宽度方向是与第1保护部的第1方向和法线方向垂直的方向。第1导辊36在第1保护部的第1方向上的端部处与既有的主绳索8接触而进行引导。
97.此外,第1保护部具有第2导辊37。第2导辊37的旋转轴朝向第1保护部的法线方向。第2导辊37在第1保护部的第1方向上的端部处与既有的主绳索8接触而进行引导。
98.此外,第2保护部具有第1导辊36。第1导辊36的旋转轴朝向第2保护部的宽度方向。第2保护部的宽度方向是与第2保护部的第2方向和法线方向垂直的方向。第1导辊36在第2保护部的第2方向上的端部处与既有的主绳索8接触而进行引导。
99.此外,第2保护部具有第2导辊37。第2导辊37的旋转轴朝向第2保护部的法线方向。第2导辊37在第2保护部的第2方向上的端部处与既有的主绳索8接触而进行引导。
100.由于主绳索8由导辊引导,因此能够抑制扭结的发生等。
101.此外,更换装置20具备支承部25。支承部25被固定于轿厢9。支承部25支承第1保护部和第2保护部。支承部25在比门设备18靠下方的位置处被固定于电梯1的层站4。
102.第1保护部和第2保护部由被固定于轿厢9的支承部25进行支承,因此能够保持它们与门设备18之间的位置关系。因此,主绳索8的更换作业中的门设备18的保护变得更可靠。此外,支承部25通过被固定于层站4,从而能够更牢固地承受第1保护部和第2保护部从主绳索8承受的载荷。由此,主绳索8的更换作业中的门设备18的保护变得更可靠。
103.此外,支承部25以能够调整第1保护部的第1方向与第2保护部的第2方向所成的角度的方式进行支承。
104.此外,配置工序包括将第1保护部的第1方向与第2保护部的第2方向所成的角度调整为随着从下方朝向上方而向轿厢9的左右扩展的步骤。
105.由此,以能够绕过轿厢9之上的设备等的方式引导主绳索8的移动方向。
106.此外,实施方式1的主绳索8的更换方法在配置工序与更换工序之间包括连接工序。连接工序是将既有的主绳索8的端部与新设的主绳索8的端部连接的工序。在更换工序中,在将既有的主绳索8回收到轿厢9的内部时,新设的主绳索8的与既有的主绳索8连接的端部被拉拽,由此新设的主绳索8被拉出到轿厢9的上方。
107.由此,能够同时进行既有的主绳索8的回收以及新设的主绳索8的设置。因此,能够高效地进行主绳索8的更换作业。
108.此外,在配置工序中,通过电梯1的曳引机7所产生的驱动力,将新设的主绳索8拉出到轿厢9的上方。
109.由此,例如能够在不带入电动绞车等设备的情况下进行主绳索8的更换作业。例如,即使在无法利用用于主绳索8的更换作业的追加电源的情况下,也能够高效地进行主绳索8的更换作业。
110.另外,各个保护部24也可以是管道、管或导管等。各个保护部24也可以具有通过滑动来引导主绳索8的滑动部,来代替多个第1导辊36以及多个第2导辊37中的一部分或全部。此外,各个保护部24的侧板33和背板35也可以不具有长孔34。此外,在更换装置20中,第1保
护部和第2保护部也可以一体地形成。第1保护部例如也可以是配置于门设备18的前方的一体的管道、管或导管等的左右一侧。第2保护部例如是该一体的管道等的左右另一侧。这时,也可以在第1保护部与第2保护部之间设置防止既有的主绳索8与新设的主绳索8接触的间隔板等。或者,例如在支承轿厢9的主绳索8与支承对重10的主绳索8在井道2中左右分开配置等情况下,也可以不在第1保护部与第2保护部之间设置间隔板等。第1保护部的法线方向与第2保护部的法线方向也可以互不平行。在第1保护部和第2保护部一体地形成的情况下,在配置工序中,将第1保护部和第2保护部同时配置于门设备18的前方。
111.接着,使用图8对使用更换装置20的主绳索8的更换方法的另一例进行说明。
112.图8是示出由实施方式1的更换装置20实现的主绳索8的更换方法的另一例的图。
113.在该例子中,曳引机7设置于井道2的下部。在电梯1中,设有2个反绳轮46。各个反绳轮46设置于井道2的上部。主绳索8在曳引机7的绳轮与轿厢绳轮16之间绕挂在一方的反绳轮46上。主绳索8在曳引机7的绳轮与对重绳轮19之间绕挂在另一方的反绳轮46上。
114.在该例子的电梯1中,也能够与图7所示的例子同样地使用更换装置20进行主绳索8的更换作业。
115.接着,使用图9对使用更换装置20的主绳索8的更换方法的另一例进行说明。
116.图9是示出由实施方式1的更换装置20实现的主绳索8的更换方法的另一例的图。
117.在该例子中,示出2:1绕绳方式的电梯1的例子。在电梯1中,在井道2的上部设有机房47。曳引机7被配置于机房47。轿厢绳轮16设置于轿厢9的上部。对重绳轮19设置于对重10的上部。在通常时,主绳索8的两端被安装于井道2的上部。
118.在该例子的电梯1中,也能够与图7所示的例子同样地使用更换装置20进行主绳索8的更换作业。
119.接着,使用图10对使用更换装置20的主绳索8的更换方法的另一例进行说明。
120.图10是示出由实施方式1的更换装置20实现的主绳索8的更换方法的另一例的图。
121.在该例子中,示出1:1绕绳方式的电梯1的例子。在电梯1中,在井道2的上部设有机房47。曳引机7被配置于机房47。轿厢9不具有轿厢绳轮。对重10不具有对重绳轮。在通常时,主绳索8的一端被安装于轿厢9。此外,主绳索8的另一端被安装于对重10。
122.在该例子的电梯1中,也能够与图7所示的例子同样地使用更换装置20进行主绳索8的更换作业。
123.在此,维护人员在调整了轿厢9的位置之后,例如利用链滑车44等悬吊轿厢9,从而将轿厢9保持在调整后的位置。此外,维护人员例如利用链滑车44等悬吊对重10,从而将对重10保持在井道2中。由此,施加于既有的主绳索8a的轿厢9和对重10的载荷被释放。
124.在以下进行说明的各个实施方式中,对与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公开的例子的不同点特别详细地进行说明。关于在以下各个实施方式中没有进行说明的特征,也可以采用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公开的例子的任意特征。
125.实施方式2.
126.图11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引导单元22的固定方法的图。
127.引导单元22的上部固定部28具备固定臂48和固定夹子49。固定臂48是从上部支承件26延伸至轿厢上栅栏38的左右的扶手40的棒状的部件。固定夹子49设置于固定臂48的前端。固定夹子49是夹持轿厢上栅栏38的扶手40进行固定的部分。上部固定部28通过利用固
定夹子49夹持轿厢上栅栏38的左右的扶手40而被固定。另外,上部固定部28也可以通过利用固定夹子49夹持轿厢上栅栏38的左右的中栈41而被固定。
128.实施方式3.
129.图12是示出实施方式3的引导单元22的固定方法的图。
130.引导单元22的支承部25具有调节垫50。调节垫50被按压于门设备18的门轨道51,该门轨道51引导轿厢门板17开闭。支承部25通过将调节垫50按压于门轨道51而被固定。
131.引导单元22的下部固定部29具有支撑部52。支撑部52是能够伸缩的棒状部件。支撑部52在两端设有防滑件53。下部固定部29通过将支撑部52支在门框6的左右的面之间而被固定。
132.实施方式4.
133.图13和图14是示出实施方式4的引导单元22的固定方法的图。
134.在图13中,示出从前方观察的引导单元22的上端部。
135.各个保护部24也可以具备多个具有侧板33、背板35、第1导辊36以及第2导辊37的托盘状的保护框。在该例子的各个保护部24中,保护框通过连接板54连接起来。
136.支承部25具备固定框55和固定夹子49。固定框55是从保护框的背板35设置到轿厢9的上部的上梁56的框状的部件。固定夹子49是夹持固定框55和上梁56来进行固定的部分。上部固定部28通过利用固定夹子49夹持上梁56和固定框55而被固定。
137.在图14中,示出从前方观察的门设备18的上端部。
138.支承部25具备支承板57。支承板57被配置于各个保护部24的例如背板35与门设备18的上端部之间。支承板57是支承施加于各个保护部24的载荷的至少一部分的部分。
139.实施方式5.
140.图15是示出实施方式5的引导单元22的固定方法的图。
141.支承部25具备支承腿58和固定磁铁59。支承腿58被配置于各个保护部24的例如背板35与轿厢9的上表面之间。固定磁铁59设置于支承腿58的下端。固定磁铁59是通过磁力而吸附于轿厢9的上表面的磁铁。支承腿58是支承施加于各个保护部24的载荷的至少一部分的部分。
142.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143.本发明的更换方法能够应用于电梯的主绳索的更换作业。本发明的更换装置能够应用于该更换方法。
144.标号说明
145.1:电梯;2:井道;3:底坑;4:层站;5:层站门;6:门框;7:曳引机;8、8a、8b:主绳索;9:轿厢;10:对重;11:轿厢缓冲器;12:对重缓冲器;13:层站门板;14:层站地坎;15:轿厢门;16:轿厢绳轮;17:轿厢门板;18:门设备;19:对重绳轮;20:更换装置;21:收纳单元;22:引导单元;23:连接单元;24、24a、24b:保护部;25:支承部;26:上部支承件;27:下部支承件;28:上部固定部;29:下部固定部;30:插入部;31:第1收纳部;32:第2收纳部;33:侧板;34:长孔;35:背板;36:第1导辊;37:第2导辊;38:轿厢上栅栏;39:立柱;40:扶手;41:中栈;42:托架;43:临时设置绳轮;44:链滑车;45:连接部;46:反绳轮;47:机房;48:固定臂;49:固定夹子;50:调节垫;51:门轨道;52:支撑部;53:防滑件;54:连接板;55:固定框;56:上梁;57:支承板;58:支承腿;59:固定磁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