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喷射液体的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15090发布日期:2023-05-10 23:40阅读:28来源:国知局
用于喷射液体的容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善了排出内容物的通路结构的用于喷射液体的容器。


背景技术:

1、在化妆品容器等中,泵结合于保管诸如香水等的液体状态的内容物的容器的上部入口,并起向外部排出喷射定量的内容物的功能。当使用者为了喷射液状的内容物而对对应于按钮的喷嘴向下加压时,流入到泵的内部的内容物被加压而沿排出通路上升并通过喷嘴喷射。然后,当解除对喷嘴的加压时,排出通路因喷嘴的上升而被机构性地关闭,并且随着泵内部的压力下降,为了对其进行补充,内容物会从容器流入。

2、这种泵用于喷射如香水、化妆品以及芳香剂、杀虫剂等多种内容物的用途。尤其,由于通过一次的对喷嘴的加压可以排出定量的内容物,并且内容物不暴露于外部,使用起来方便,因此其需求不断增加。韩国授权专利第1963619号等中公开了一种以往的泵、以及结合有泵的容器的一般的结构。

3、另一方面,为了从保管内容物的本体(主体)排出内容物,泵与长度较长的软管连接,软管的下端部与本体的底面相接。泵的吸入力被传递至软管,使得保管在本体中的内容物通过软管流入泵。这种软管虽然使得在本体中保管的内容物全部被使用,但被插入本体的内部而从外部可见,因此成为降低本体的美感的因素。尤其,当本体对应于化妆品容器时,这种降低美感的问题更加突显。因此,在使用泵的容器中,为了防止软管暴露于外部,本体由不透明的材质制成的情况较多。


技术实现思路

1、技术问题

2、因此,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改善排出内容物的通路结构,能够去除软管的用于喷射液体的容器。

3、技术方案

4、本发明的一方面的用于喷射液体的容器包括:本体,其被沿长度方向设于内部的隔板区分为填充空间和本体流出通路,在隔板的下部形成有对应于本体流出通路的入口的下部本体孔,在隔板的上部形成有对应于本体流出通路的出口的上部本体孔;本体盖,其结合于本体的上部,并且具备与上部本体孔连通的盖通道、以及与盖通道连通且泵所插入的泵插入空间;以及泵支撑件,其结合于本体盖的上部,并支撑泵,并且阻止外部空气流入泵插入空间。

5、本发明的容器可以具备如下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实施例。例如,可以进一步包括结合于泵支撑件的上部以对泵向下加压的台肩。

6、泵插入空间的底面上可以形成有间隔突起以在泵与底面之间形成间距。

7、在流出通路的内部,可以插入缩小其截面的配重。

8、本体的上部可以设有形成有上部本体孔的结合面,结合面上形成有泵插入空间所插入的中心孔,中心孔的一侧可以形成有在内部容纳上部本体孔的本体突起。

9、本体盖可以具备通路突起,该通路突起插入于本体突起的内部并且与盖通道连通。

10、泵支撑件可以具备贴紧于泵的周围的贴紧突起。

11、本体可以具备三角形、四边形、圆形、椭圆形中的某一个的横截面。

12、可以是,台肩具备对泵向下加压的卡止突起,卡止突起上形成有台肩气孔,泵支撑件上形成有与台肩气孔连通的支撑气槽,本体上形成有与支撑气槽连通的空气喷嘴,空气喷嘴与填充空间连通。

13、本体盖可以具备空气喷嘴所插入的进气突起。

14、可以在本体的下部结合基底。另外,可以进一步包括排出内容物的泵。

15、发明的效果

16、根据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预期包括如下事项的多种效果。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非要发挥以下所有效果方可成立。

17、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能够去除用于排出内容物的软管的容器。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喷射液体的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的用于喷射液体的容器,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的用于喷射液体的容器,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的用于喷射液体的容器,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的用于喷射液体的容器,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的所述的用于喷射液体的容器,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的用于喷射液体的容器,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的用于喷射液体的容器,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2的所述的用于喷射液体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台肩具备对所述泵向下加压的卡止突起,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所述的用于喷射液体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盖具备所述空气喷嘴所插入的进气突起。

11.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的用于喷射液体的容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本体的下部结合有基底。

12.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的用于喷射液体的容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排出内容物的泵。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喷射液体的容器。本发明的一方面的用于喷射液体的容器包括:本体,其被沿长度方向设于内部的隔板区分为填充空间和本体流出通路,在隔板的下部形成有对应于本体流出通路的入口的下部本体孔,在隔板的上部形成有对应于本体流出通路的出口的上部本体孔;本体盖,其结合于本体的上部,并且具备与上部本体孔连通的盖通道、以及与盖通道连通且泵所插入的泵插入空间;以及泵支撑件,其结合于本体盖的上部,并支撑泵,并且阻止外部空气流入泵插入空间。

技术研发人员:李京昌,禹炳真,张建,李基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株式会社三和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