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智能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适用于玻璃器皿制造的智能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玻璃器皿就是用玻璃所造的器皿,多用钠钙硅酸盐玻璃制成,玻璃中的含铁量一般低于0.02%。在玻璃原料中加入着色剂,可制得有色玻璃;加入乳浊剂,制得乳浊玻璃。按照用途的不同,玻璃器皿包括花瓶、厨具、装饰摆件与酒具等种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玻璃制造行业,由于行业的特殊性,需要工人在高温、劳动强度大、连续作业等情况下进行生产活动,在生产中当玻璃器皿制造成型后,如果让玻璃器皿自冷却退火会造成玻璃器皿因降温速度过快而比较脆,所以需要将其推入到退火窖中通过适当的控制温度降低速度,以消除或减少玻璃中产生的热应力,从而将其控制在允许范围内,以提高玻璃器皿的总体品质,但是手工取放玻璃器皿以及半自动化推动玻璃器皿进入退火窖退火作业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且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资源,由于玻璃材质的物理性质,在对玻璃器皿进行输送转移过程中,如果不对其进行防护,很容易出现因碰撞导致破损的情况,现如今,由于工业自动化的全面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化生产过程中对工作效率的提高迫在眉睫,依靠传统的手工劳作满足不了工业自动化的要求,因此利用先进设备生产自动化机械以取代人的劳动,满足工业自动化的要求是大趋所向。
技术实现要素: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其中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玻璃器皿制造的智能运输装置,其能够节省人力,对运输中的玻璃器皿进行保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玻璃器皿制造的智能运输装置,其包括设备主体,其包括驱动电机、与驱动电机连接的往复驱动组件、与往复驱动组件连接的推动板、与推动板两侧连接的防护组件,以及设置于防护组件底部的支撑板。
作为本发明适用于玻璃器皿制造的智能运输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往复驱动组件包括与驱动电机连接的圆盘、与圆盘偏心连接的转动柱、与转动柱铰接的第一配合块、设置于圆盘圆心下方的稳定柱、与稳定柱铰接的第二配合块、与第一配合块和第二配合块配合的从动条、与从动条顶部铰接的连接件、设置于连接件顶部的工型块、与工型块配合的长块,以及与工型块一端连接的结合块。
作为本发明适用于玻璃器皿制造的智能运输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防护组件包括与推动板连接的防护板、分别设置于防护板两侧的第一摆动板和第二摆动板、设置于第一摆动板一端的第一摆动柱、设置于第二摆动板一端的第二摆动柱、与第一摆动柱配合的第一配合板,以及与第二摆动柱配合的第二配合板。
作为本发明适用于玻璃器皿制造的智能运输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防护组件还包括两端分别与第一摆动板和第二摆动板固定连接的固定连接柱。
作为本发明适用于玻璃器皿制造的智能运输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第一摆动板垂直于支撑板的长度方向,第二摆动板与支撑板长度方向水平。
作为本发明适用于玻璃器皿制造的智能运输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第一配合板包括设置于其顶端并与第一摆动柱配合的第一导向槽、与第一导向槽连通的第一斜向槽、与第一斜向槽连通的第一横向槽,以及设置于第一横向槽末端的第一弧顶挤压块;第二配合板包括设置于其顶端的第二横向槽、设置于第二横向槽顶端的第二弧顶挤压块、与第二横向槽连通的第二斜向槽,以及与第二斜向槽连通的第二导向槽。
作为本发明适用于玻璃器皿制造的智能运输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从动条包括与第一配合块和第二配合块配合的通槽;第一配合块和第二配合块一端均伸出从动条。
作为本发明适用于玻璃器皿制造的智能运输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长块包括贯通设置于其侧面的工型通槽,以及设置于工型通槽下方的连接件移动口;工型通槽的宽度为工型块两倍,连接件移动口的宽度为连接件顶端宽度的两倍。
作为本发明适用于玻璃器皿制造的智能运输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第一摆动柱设置于第一导向槽内,第二摆动柱设置于第二弧顶挤压块侧面。
作为本发明适用于玻璃器皿制造的智能运输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第一摆动柱和第二摆动柱顶端均设置为弧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简单的电机运作即可对玻璃器皿进行慢进快退的循环运输,无需人力控制在运输过程中自动对玻璃器皿进行防护,避免玻璃倾倒破碎导致的经济损失,并且在运输到指定地点后自动解除防护,快速回到初始位置,全过程自动化进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适用于玻璃器皿制造的智能运输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适用于玻璃器皿制造的智能运输装置的整体结构另一个视角图。
图3为适用于玻璃器皿制造的智能运输装置的省略图。
图4为适用于玻璃器皿制造的智能运输装置的整体结构另一个视角图。
图5为适用于玻璃器皿制造的智能运输装置的整体结构另一个视角图。
图6为适用于玻璃器皿制造的智能运输装置的拆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发明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参照图1~6,为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玻璃器皿制造的智能运输装置,其包括设备主体100,设备主体100包括驱动电机101、往复驱动组件102、推动板103、防护组件104,以及支撑板105。通过简单的驱动电机101控制往复驱动组件102往复运动,推动玻璃器皿到指定位置,通过防护组件104在运输过程中自动对玻璃器皿进行防护,并在结束运输后结束防护快速回到初始位置,准备运输下一批玻璃器皿。
具体的,设备主体100,其包括驱动电机101、与所述驱动电机101连接的往复驱动组件102、与所述往复驱动组件102连接的推动板103、与所述推动板103两侧连接的防护组件104,以及设置于所述防护组件104底部的支撑板105。
进一步的,所述往复驱动组件102包括与所述驱动电机101连接的圆盘102a、与所述圆盘102a偏心连接的转动柱102b、与所述转动柱102b铰接的第一配合块102c、设置于所述圆盘102a圆心下方的稳定柱102d、与所述稳定柱102d铰接的第二配合块102e、与所述第一配合块102c和所述第二配合块102e配合的从动条102f、与所述从动条102f顶部铰接的连接件102g、设置于所述连接件102g顶部的工型块102h、与所述工型块102h配合的长块102i,以及与所述工型块102h一端连接的结合块102j。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组件104包括与所述推动板103连接的防护板104a、分别设置于所述防护板104a两侧的第一摆动板104b和第二摆动板104c、设置于所述第一摆动板104b一端的第一摆动柱104d、设置于所述第二摆动板104c一端的第二摆动柱104e、与所述第一摆动柱104d配合的第一配合板104f,以及与所述第二摆动柱104e配合的第二配合板104g。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组件104还包括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摆动板104b和所述第二摆动板104c固定连接的固定连接柱104h。固定连接柱104h设置在推动板103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摆动板104b垂直于所述支撑板105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二摆动板104c与所述支撑板105长度方向水平。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配合板104f包括设置于其顶端并与所述第一摆动柱104d配合的第一导向槽104f-1、与所述第一导向槽104f-1连通的第一斜向槽104f-2、与所述第一斜向槽104f-2连通的第一横向槽104f-3,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横向槽104f-3末端的第一弧顶挤压块104f-4;所述第二配合板104g包括设置于其顶端的第二横向槽104g-1、设置于所述第二横向槽104g-1顶端的第二弧顶挤压块104g-2、与所述第二横向槽104g-1连通的第二斜向槽104g-3,以及与所述第二斜向槽104g-3连通的第二导向槽104g-4。
进一步的,所述从动条102f包括与所述第一配合块102c和所述第二配合块102e配合的通槽102f-1;所述第一配合块102c和所述第二配合块102e一端均伸出所述从动条102f。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摆动柱104d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向槽104f-1内,所述第二摆动柱104e设置于所述第二弧顶挤压块104g-2侧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摆动柱104d和所述第二摆动柱104e顶端均设置为弧形。设置为弧形是为了更好与弧顶挤压块配合,便于挤压弹出。
综上,通过简单的电机运作即可对玻璃器皿进行慢进快退的循环运输,无需人力控制在运输过程中自动对玻璃器皿进行防护,避免玻璃倾倒破碎导致的经济损失,并且在运输到指定地点后自动解除防护,快速回到初始位置,全过程自动化进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实施例2
参照图2,为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其不同于第一个实施例的是:还包括工型通槽102i-1和连接件移动口102i-2。在上一个实施例中,适用于玻璃器皿制造的智能运输装置包括设备主体100,设备主体100包括驱动电机101、往复驱动组件102、推动板103、防护组件104,以及支撑板105。通过简单的驱动电机101控制往复驱动组件102往复运动,推动玻璃器皿到指定位置,通过防护组件104在运输过程中自动对玻璃器皿进行防护,并在结束运输后结束防护快速回到初始位置,准备运输下一批玻璃器皿。
具体的,设备主体100,其包括驱动电机101、与所述驱动电机101连接的往复驱动组件102、与所述往复驱动组件102连接的推动板103、与所述推动板103两侧连接的防护组件104,以及设置于所述防护组件104底部的支撑板105。
进一步的,所述往复驱动组件102包括与所述驱动电机101连接的圆盘102a、与所述圆盘102a偏心连接的转动柱102b、与所述转动柱102b铰接的第一配合块102c、设置于所述圆盘102a圆心下方的稳定柱102d、与所述稳定柱102d铰接的第二配合块102e、与所述第一配合块102c和所述第二配合块102e配合的从动条102f、与所述从动条102f顶部铰接的连接件102g、设置于所述连接件102g顶部的工型块102h、与所述工型块102h配合的长块102i,以及与所述工型块102h一端连接的结合块102j。应说明的是,通过驱动电机101驱动与圆盘102a偏心连接的转动柱102b转动,使与转动柱102b配合的从动条带动连接件102g进行慢进快退的往复运动。设置配合块是为了使转动柱102b和稳定柱102d更好的与从动条102f配合,使运动更加平稳,通过设置稳定柱102d,稳定从动条102f的摆动角度,提高装置稳定性。设置结合快102j为了连接推动板103和往复驱动组件102。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组件104包括与所述推动板103连接的防护板104a、分别设置于所述防护板104a两侧的第一摆动板104b和第二摆动板104c、设置于所述第一摆动板104b一端的第一摆动柱104d、设置于所述第二摆动板104c一端的第二摆动柱104e、与所述第一摆动柱104d配合的第一配合板104f,以及与所述第二摆动柱104e配合的第二配合板104g。防护板104a设置为弧形,其直径略大于玻璃器皿的直径,便于更好的防护。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组件104还包括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摆动板104b和所述第二摆动板104c固定连接的固定连接柱104h。固定连接柱104h设置在推动板103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摆动板104b垂直于所述支撑板105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二摆动板104c与所述支撑板105长度方向水平。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配合板104f包括设置于其顶端并与所述第一摆动柱104d配合的第一导向槽104f-1、与所述第一导向槽104f-1连通的第一斜向槽104f-2、与所述第一斜向槽104f-2连通的第一横向槽104f-3,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横向槽104f-3末端的第一弧顶挤压块104f-4;所述第二配合板104g包括设置于其顶端的第二横向槽104g-1、设置于所述第二横向槽104g-1顶端的第二弧顶挤压块104g-2、与所述第二横向槽104g-1连通的第二斜向槽104g-3,以及与所述第二斜向槽104g-3连通的第二导向槽104g-4。
进一步的,所述从动条102f包括与所述第一配合块102c和所述第二配合块102e配合的通槽102f-1;所述第一配合块102c和所述第二配合块102e一端均伸出所述从动条102f。所述第一配合块102c和所述第二配合块102e在通槽102f-1内滑动,从而带动从动条102f运动。所述第一配合块102c和所述第二配合块102e伸出所述从动条102f部分为从动条102f宽度的两倍。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摆动柱104d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向槽104f-1内,所述第二摆动柱104e设置于所述第二弧顶挤压块104g-2侧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摆动柱104d和所述第二摆动柱104e顶端均设置为弧形。设置为弧形是为了更好与弧顶挤压块配合,便于挤压弹出。
较佳的,所述长块102i包括贯通设置于其侧面的工型通槽102i-1,以及设置于所述工型通槽102i-1下方的连接件移动口102i-2;所述工型通槽102i-1的宽度为所述工型块102h两倍,所述连接件移动口102i-2的宽度为所述连接件102g顶端宽度的两倍。
在使用时,启动驱动电机101,使与其连接的圆盘102a转动,使与圆盘102a离心连接的转动柱102b带动从动条102f运动,从而使与从动条102f顶部铰接的连接件102g在连接件移动口102i-2往复运动。往复运动分为两个运动过程,分别为运输过程和返回过程,在运输过程时:第一摆动板104b垂直于支撑板105的长度方向,第二摆动板104c与支撑板105长度方向水平,此时第一摆动柱104d设置在第一导向槽104f-1内,第二摆动柱104e设置在第二弧顶挤压块104g-2侧面,当推动板103向前运动时,第一摆动柱104d通过第一导向槽104f-1进入第一斜向槽104f-2,应说明的是,第一斜向槽104f-2的高度与第一摆动板104b初始状态下顶部的高度一致,当第一摆动柱104d在第一斜向槽104f-2中运动时,由于阻力作用,使第一摆动板104b顺时针转动,当第一摆动柱104d移动到第一斜向槽104f-2和第一横向槽104f-3的交界处时,第一摆动板104b顺时针转动了90°,即此时第一摆动板104b与支撑板105长度方向水平,第二摆动板104c垂直于支撑板105,与摆动板固定连接的防护板104a旋转90°与支撑板105长度方向水平,从而实现对玻璃器皿的防护;推动板103推动玻璃器皿继续向前移动,使第一摆动柱104d在第一横向槽104f-3中移动,直到指定地点,第一摆动柱104d顶端与第一弧顶挤压块104f-4挤压配合,使推动板103靠近第二配合板104g,运输过程结束。在返回过程时:推动板103靠近第二配合板104g,此时第二摆动板104c垂直于支撑板105,使其一端的第二摆动柱104e推进到第二导向槽104g-4内,推动板103返回时带动第二摆动柱104e通过第二导向槽104g-4在第二斜向槽104f-2内移动,使第二摆动板104c逆时针转动,当到达第二斜向槽104f-2和第二横向槽104g-1交界处时,第二摆动板104c转动90°,使防护板104a变为初始状态,解除防护,从而使推动板103可以返回初始位置,当推动板103返回到初始位置时,第二摆动柱104e与设置在第二横向槽104g-1内的第二弧顶挤压块104g-2挤压配合,使推动板103靠近第一配合板104f,即使第一摆动柱104d设置在第一导向槽104f-1内,整体装置变为初始状态,准备下一次的运输。
综上,只需通过简单的电机运作即可对玻璃器皿进行慢进快退的循环运输,无需人力控制在运输过程中自动对玻璃器皿进行防护,避免玻璃倾倒破碎导致的经济损失,并且在运输到指定地点后自动解除防护,快速回到初始位置,全过程自动化进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重要的是,应注意,在多个不同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示出的本申请的构造和布置仅是例示性的。尽管在此公开内容中仅详细描述了几个实施方案,但参阅此公开内容的人员应容易理解,在实质上不偏离该申请中所描述的主题的新颖教导和优点的前提下,许多改型是可能的(例如,各种元件的尺寸、尺度、结构、形状和比例、以及参数值(例如,温度、压力等)、安装布置、材料的使用、颜色、定向的变化等)。例如,示出为整体成形的元件可以由多个部分或元件构成,元件的位置可被倒置或以其它方式改变,并且分立元件的性质或数目或位置可被更改或改变。因此,所有这样的改型旨在被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根据替代的实施方案改变或重新排序任何过程或方法步骤的次序或顺序。在权利要求中,任何“装置加功能”的条款都旨在覆盖在本文中所描述的执行所述功能的结构,且不仅是结构等同而且还是等同结构。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设计、运行状况和布置中做出其他替换、改型、改变和省略。因此,本发明不限制于特定的实施方案,而是扩展至仍落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多种改型。
此外,为了提供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简练描述,可以不描述实际实施方案的所有特征(即,与当前考虑的执行本发明的最佳模式不相关的那些特征,或于实现本发明不相关的那些特征)。
应理解的是,在任何实际实施方式的开发过程中,如在任何工程或设计项目中,可做出大量的具体实施方式决定。这样的开发努力可能是复杂的且耗时的,但对于那些得益于此公开内容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需要过多实验,所述开发努力将是一个设计、制造和生产的常规工作。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