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折门机和层门装置的倍数张紧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86493发布日期:2021-12-31 22:11阅读:60来源:国知局
双折门机和层门装置的倍数张紧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折门机和层门装置的倍数张紧机构。


背景技术:

2.电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普及,双折门的电梯由于层门可折叠而得到广泛实用,双折门机的层门装置包括用于控制层门移动的张紧结构,现有层门装置的张紧结构与层门同步移动,占用较大空间,造成利用空间的浪费,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折门机和层门装置的倍数张紧机构。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折门机和层门装置的倍数张紧机构,用于调节快门挂板及慢门挂板沿导轨的移动速度的比例,所述倍数张紧机构包括倍数轮组件及连接组件;所述倍数轮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所述第一滑轮和所述第二滑轮均设置于慢门挂板,所述连接组件连接所述第一滑轮和所述第二滑轮,快门挂板固定连接至所述连接组件。
5.可选地: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固定连接至导轨的顶块,所述顶块设置于所述第一滑轮与第二滑轮之间。
6.可选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两端通过压铆固定并形成钢丝绳环,所述钢丝绳环套设于所述第一滑轮和所述第二滑轮。
7.可选地:所述钢丝绳所在平面相对于快门挂板倾斜。
8.可选地: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连接所述钢丝绳的张紧件,所述张紧件用于调节所述钢丝绳的长度。
9.可选地:所述第一滑轮固定连接至所述慢门挂板,所述第二滑轮包括沿所述钢丝绳移动方向设置的锁定槽,所述第二滑轮相对于慢门挂板沿所述锁定槽移动。
10.可选地: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沿导轨方向设置的调整螺栓,调节所述调整螺栓用于调节所述第一滑轮与所述第二滑轮之间的距离。
11.可选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至少一个连接快门挂板的夹持件,所述夹持件偏离快门挂板的中心设置,所述夹持件固定连接至所述钢丝绳。
12.可选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一个连接快门挂板的夹持件。
13.可选地:所述夹持件包括锁定螺钉,所述锁定螺钉包括贯穿设置的锁定孔,所述钢丝绳穿过所述锁定孔。
14.对于较宽的电梯门,传统的电梯门开关时占用空间较大,对于电梯的设计及安装都有较高要求。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将电梯门分为快门及慢门,利用滑轮组对快门和慢门进行差速运行,同时将快门及慢门进行错位排布,
合理节约空间,可在对折半开门的基础上节约占用空间,合理分配电梯门的安装空间,提升空间利用率。
附图说明
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倍数张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倍数张紧机构的装配结构第一视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倍数张紧机构的装配结构第二视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倍数张紧机构的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倍数张紧机构的锁定螺钉的结构示意。
21.图中:倍数轮组件10;第一滑轮11;第二滑轮12;连接板121;锁定槽122;连接组件20;钢丝绳21;顶块22;张紧件23;夹持件24;锁定螺钉241;锁定孔242;调整螺栓25;快门挂板31;慢门挂板32。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3.实施例,见图1至图3所示:一种双折门机和层门装置的倍数张紧机构,用于调节快门挂板31及慢门挂板32沿导轨的移动速度的比例,具体地,使快门挂板31沿导轨(未图示)的移动速度大于慢门挂板32沿导轨的移动速度。倍数张紧机构包括倍数轮组件10及连接组件20;倍数轮组件10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滑轮11和第二滑轮12,第一滑轮11和第二滑轮12均设置于慢门挂板32。连接组件20连接第一滑轮11和第二滑轮12,快门挂板31固定连接至连接组件20。第一滑轮11和第二滑轮12均为u型凹槽轮,连接组件20包括钢丝绳21,钢丝绳21的两端通过压铆固定并形成钢丝绳21环,钢丝绳21环套设于第一滑轮11和第二滑轮12。钢丝绳21环套设于第一滑轮11和第二滑轮12形成滑轮组(未图示),快门挂板31固定连接至钢丝绳21,根据力学分析,快门挂板31的移动速度为慢门挂板32的两倍。采用此倍数张紧机构可将快门与慢门的开合错开,节约空间。
24.优化地:
25.连接组件20还包括固定连接至导轨的顶块22,顶块22设置于第一滑轮11与第二滑轮12之间。顶块22可直接抵接于第一滑轮11,顶块22可限定快门挂板31和慢门挂板32的移动距离,相较于顶块22直接抵接于快门挂板31或慢门挂板32,顶块22设置于第一滑轮11与第二滑轮12之间可较少顶块22的所受冲撞力,有利于延长本倍数张紧机构的使用寿命。
26.钢丝绳21所在平面相对于快门挂板31倾斜。第一滑轮11和第二滑轮12所在平面相对于快门挂板31垂直。此时,快门挂板31与慢门挂板32可设置于不同平面,有利于层门装置的折叠。或者,钢丝绳21所在平面相对于快门挂板31倾斜,此时快门挂板31及慢门挂板32均包括相对设置的折弯部(未图示),折弯部用于错开分布快门挂板31与慢门挂板32。
27.第一滑轮11固定连接至慢门挂板32,见图4所示:第二滑轮12包括用于连接至慢门挂板32的连接板121,连接板121包括沿钢丝绳21移动方向设置的锁定槽122,第二滑轮12相对于慢门挂板32沿锁定槽122移动。连接组件20还包括沿导轨方向设置的调整螺栓25及连
接钢丝绳21的张紧件23。调整螺栓25用于调节第一滑轮11与第二滑轮12之间的距离,张紧件23用于调节钢丝绳21的长度。
28.连接组件20包括一个连接快门挂板31的夹持件24,夹持件24偏离快门挂板31的中心设置,夹持件24固定连接至钢丝绳21。夹持件24相对于第一滑轮11和第二滑轮12的间隔距离为快门挂板31相对于慢门挂板32的移动距离,只设置一个夹持件24可使快门挂板31相较于慢门挂板32有较大的移动距离。或者,至少一个夹持件24间隔设置于钢丝绳21。夹持件24设置两个以上可使快门挂板31与钢丝绳21的连接更牢固,极大的提高了本倍数张紧机构的稳定性。电梯门为对折门时,夹持件24偏离快门挂板31的中心设置,在电梯门闭合时两个快门挂板设置于不同轨道,且不会相互干扰。
29.见图5所示:夹持件24包括锁定螺钉241,锁定螺钉241包括贯穿设置的锁定孔242,钢丝绳21穿过锁定孔242。锁定螺钉241固定连接至快门挂板31,紧固锁定螺钉241时,锁定孔242挤压钢丝绳21,使锁定螺钉241抵接固定于钢丝绳21,使得快门挂板31相对于钢丝绳21保持固定。
30.以上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其它结构和原理与现有技术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技术特征:
1.一种双折门机和层门装置的倍数张紧机构,用于调节快门挂板及慢门挂板沿导轨的移动速度的比例,其特征在于:所述倍数张紧机构包括倍数轮组件及连接组件;所述倍数轮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所述第一滑轮和所述第二滑轮均设置于慢门挂板,所述连接组件连接所述第一滑轮和所述第二滑轮,快门挂板固定连接至所述连接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折门机和层门装置的倍数张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固定连接至导轨的顶块,所述顶块设置于所述第一滑轮与第二滑轮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折门机和层门装置的倍数张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两端通过压铆固定并形成钢丝绳环,所述钢丝绳环套设于所述第一滑轮和所述第二滑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折门机和层门装置的倍数张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绳所在平面相对于快门挂板倾斜。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折门机和层门装置的倍数张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连接所述钢丝绳的张紧件,所述张紧件用于调节所述钢丝绳的长度。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折门机和层门装置的倍数张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轮固定连接至所述慢门挂板,所述第二滑轮包括沿所述钢丝绳移动方向设置的锁定槽,所述第二滑轮相对于慢门挂板沿所述锁定槽移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折门机和层门装置的倍数张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沿导轨方向设置的调整螺栓,调节所述调整螺栓用于调节所述第一滑轮与所述第二滑轮之间的距离。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折门机和层门装置的倍数张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至少一个连接快门挂板的夹持件,所述夹持件偏离快门挂板的中心设置,所述夹持件固定连接至所述钢丝绳。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折门机和层门装置的倍数张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一个连接快门挂板的夹持件。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双折门机和层门装置的倍数张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包括锁定螺钉,所述锁定螺钉包括贯穿设置的锁定孔,所述钢丝绳穿过所述锁定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折门机和层门装置的倍数张紧机构,用于调节快门挂板及慢门挂板沿导轨的移动速度的比例。所述倍数张紧机构包括倍数轮组件及连接组件;所述倍数轮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所述第一滑轮和所述第二滑轮均设置于慢门挂板,所述连接组件连接所述第一滑轮和所述第二滑轮,快门挂板固定连接至所述连接组件。本实用新型将电梯门分为快门及慢门,利用滑轮组对快门和慢门进行差速运行,同时将快门及慢门进行错位排布,合理节约空间,可在对折半开门的基础上节约占用空间,合理分配电梯门的安装空间,提升空间利用率。利用率。利用率。


技术研发人员:吴海滨 励海云 郑伟增 吴昌福 杨俊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申菱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17
技术公布日:2021/12/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