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倒酸机的翻转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83637发布日期:2021-12-18 01:41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一种倒酸机的翻转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倒酸机的翻转机构。


背景技术:

2.铅酸蓄电池是一类安全性高、电性能稳定、制造成本低、可低成本再生利用的“资源循环型”能源产品,其作为不消耗地球资源的绿色产业,被广泛应用于各领域,面临着广泛的发展空间。
3.废旧铅酸蓄电池在重新回收利用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其进行翻转倒酸,然而目前还没有采用机械化生产,一般倒酸工作都采用操作工人人工采取倾倒的方式进行,人工操作造成失误导致内部的硫酸腐蚀性液体外流,可能会对操作工人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同时生产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倒酸机的翻转机构,提高生产的安全性,同时大幅提高生产效率。
5.一种倒酸机的翻转机构,设置在电池输送线一侧,包括翻转平台支架,翻转平台支架上端设有平台一、平台二,靠近电池输送线一侧的平台一低于电池输送线输送面、且高于平台二,电池输送线的输送面、平台一、平台二逐层降低形成用于翻转电池的台阶结构,电池输送线、平台二上分设有用于平推电池的平推机构,平台一上设有可随气缸一水平拉取电池的拉料杆,拉料杆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电池拉板,两个电池拉板分别与一个气缸一的活塞杆顶端连接。
6.所述气缸一的缸筒固定在立板一上,立板一固定在平台一上。
7.拉料杆为两个、且上下平行设置。
8.所述立板一上设有导向装置,导向装置包括安装在立板一通孔内的直线轴承、导杆一,导杆一穿过直线轴承顶端与电池拉板连接。
9.所述平推机构包括电池推板、用于驱动电池推板的气缸二,气缸二的缸筒固定在立板二上,气缸二的活塞杆穿过立板二、顶端与电池推板连接。
10.所述电池推板上装有导杆二,立板二上的通孔处设有用于穿过导杆二的直线轴承。
11.所述导杆二为两个、且分设在气缸二的两端。
12.所述平台一、平台二上均设有两个平行的挡板,翻转平台支架四个支腿底部均装有地脚。
13.所述电池输送线的输送面和平台一之间的落差与平台一和平台二之间的落差一致、且落差均大于电池的宽度。
14.所述气缸一外罩有防护罩。
15.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完全采用机械化作业,完全避免操作工人直接接触到
电池,防止硫酸腐蚀性液体外流对人体造成伤害,提高生产的安全性,同时机械化作业也大幅提高了电池回收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20.图中:1、电池输送线,301、防护罩,302、平台一,303、平台二,304、翻转平台支架,305、地脚,306、气缸一,307、导杆一,308、电池拉板,309、气缸二,310、电池推板,311、导杆二,312、拉料杆,313、立板一,314、立板二,315、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是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22.图1、图2中,本实用新型设置在电池输送线1一侧,电池输送线1为现有技术,本实施例在此不做赘述。本实用新型包括翻转平台支架304,翻转平台支架304上端靠近电池输送线1一侧设平台一302、另一侧设平台二303,电池输送线1的输送面和平台一302之间的落差与平台一302和平台二303之间的落差一致、且落差均大于电池的宽度;电池输送线1的输送面、平台一302上平面、及平台二303上平面逐层降低并形成台阶结构,台阶结构用于180度翻转电池,电池输送线1的输送面、平台二303上设平推机构,电池输送线1上平面的平推机构用于将电池向平台一302平推、并使电池翻转90度,平台二303上的平推机构用于将倒酸完毕的电池推出翻转机构进行下料;平推机构固定在立板二314上,包括电池推板310、用于驱动电池推板310的气缸二309、导杆二311,气缸二309的缸筒固定在立板二314上,气缸二309的活塞杆穿过立板二314、顶端与电池推板310连接,导杆二311穿设在立板二314上的直线轴承内,导杆二311顶端与电池推板310连接,导杆二311为两个、且分设在气缸二309的两端;用于固定电池输送线1上的平推机构的立板二314底部与电池输送线1机架连接,用于固定平台二303上的平推机构的立板二314底部与平台二303连接;平台一302上设有可随气缸一306水平拉取电池的两个平行拉料杆312,两个拉料杆312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电池拉板308,两个电池拉板308分别与一个气缸一306的活塞杆顶端连接,气缸一306的缸筒固定在立板一313上,立板一313固定在平台一302上。平台一302、平台二303上均设有两个平行的挡板315。翻转平台支架304四个支腿底部均装有地脚305。
23.图3、图4中,电池拉板308上装有导杆一307,立板一313上设有用于穿过导杆一307的直线轴承。
24.翻转机构3主要材质为不锈钢316l。翻转平台支架304由40不锈钢方管与3mm厚的不锈钢板焊接而成。翻转平台支架304上端由两层平台组成,第一层平台两侧气缸一306将翻转90
°
的电池继续推至第二层平台实现电池的第二次翻转。第二层平台的气缸二309将翻转180
°
的电池直接推到输送机,由输送机直接将电池送至电池储坑。
25.使用时,将电池放置在电池输送线1的输送面上,并通过电池输送线1将电池运输
至本实用新型的翻转机构位置处,到位后给电池输送线1上的平推机构的气缸二309缓慢供气,使位于电池输送线1上的电池缓慢的向平台一302上运行,由于平台一302和电池输送线1之间有高度落差,在电池缓慢的运行至电池输送线1外边侧时将在重力以及气缸二309水平推力的作用下发生侧翻,并落至平台一302上,完成90度翻转;然后给平台一302上的两个气缸一306缓慢供气,并带动电池拉板308以及拉料杆312在平台一302上平移,带动电池缓慢的向平台二303上运行,由于平台一302和平台二303之间有高度落差,在电池缓慢的运行至平台一302外边侧时将在重力以及拉料杆312水平推力的作用下发生侧翻,最终落至平台二303上,再次完成90度翻转,整个过程电池从电池输送线1到平台二303完成180度翻转,在平台二303上静止一段时间,待电解液流出后,通过平台二303的平推机构将完成倒酸的电池推出翻转机构。整个翻转机构下端设有接酸槽,防止酸液漏到地面上。


技术特征:
1.一种倒酸机的翻转机构,设置在电池输送线(1)一侧,其特征在于:包括翻转平台支架(304),翻转平台支架(304)上端设有平台一(302)、平台二(303),靠近电池输送线(1)一侧的平台一(302)低于电池输送线(1)输送面、且高于平台二(303),电池输送线(1)的输送面、平台一(302)、平台二(303)逐层降低形成用于翻转电池的台阶结构,电池输送线(1)、平台二(303)上分设有用于平推电池的平推机构,平台一(302)上设有可随气缸一(306)水平拉取电池的拉料杆(312),拉料杆(312)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电池拉板(308),两个电池拉板(308)分别与一个气缸一(306)的活塞杆顶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倒酸机的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一(306)的缸筒固定在立板一(313)上,立板一(313)固定在平台一(302)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倒酸机的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拉料杆(312)为两个、且上下平行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倒酸机的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板一(313)上设有导向装置,导向装置包括安装在立板一(313)通孔内的直线轴承、导杆一(307),导杆一(307)穿过直线轴承顶端与电池拉板(308)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倒酸机的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推机构包括电池推板(310)、用于驱动电池推板(310)的气缸二(309),气缸二(309)的缸筒固定在立板二(314)上,气缸二(309)的活塞杆穿过立板二(314)、顶端与电池推板(310)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倒酸机的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推板(310)上装有导杆二(311),立板二(314)上的通孔处设有用于穿过导杆二(311)的直线轴承。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倒酸机的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二(311)为两个、且分设在气缸二(309)的两端。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倒酸机的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一(302)、平台二(303)上均设有两个平行的挡板(315),翻转平台支架(304)四个支腿底部均装有地脚(305)。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倒酸机的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输送线(1)的输送面和平台一(302)之间的落差与平台一(302)和平台二(303)之间的落差一致、且落差均大于电池的宽度。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倒酸机的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一(306)外罩有防护罩(301)。

技术总结
一种倒酸机的翻转机构,设置在电池输送线一侧,包括翻转平台支架,翻转平台支架上端设有平台一、平台二,靠近电池输送线一侧的平台一低于电池输送线输送面、且高于平台二,电池输送线的输送面、平台一、平台二逐层降低形成用于翻转电池的台阶结构,电池输送线、平台二上分设有用于平推电池的平推机构,平台一上设有可随气缸一水平拉取电池的拉料杆,拉料杆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电池拉板,两个电池拉板分别与一个气缸一的活塞杆顶端连接。提高生产的安全性,同时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大幅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王敬云 李延斌 段红海 马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襄阳新兴联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18
技术公布日:2021/12/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