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超大水位差的集装箱码头装卸工艺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64573发布日期:2022-02-08 03:25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适用于超大水位差的集装箱码头装卸工艺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超大水位差的集装箱码头装卸工艺系统及方法。适用于内河集装箱码头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针对水电站库区60米水位差的集装箱装卸码头。


背景技术:

2.由于水电站大坝的建设,库区的通航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后续可在水电站库区推动内河航道整治、库区货运码头以及综合性的水路运输体系,以大坝上下游码头及公路或铁路为载体的翻坝转运体系也成为关注的重点工程。而受水电站发电及调峰等影响,库区正常蓄水位和死水位相差很大。目前一些在建的大型水电站库区内的码头的高低水位落差甚至能达到60米。
3.但是,目前内河集装箱码头的装卸工艺系统无法满足超大水位差环境下码头实现集装箱船全年装卸作业的要求,内河集装箱码头常用的装卸设备主要分为两大类:
4.第一类为轨道式起重机,例如多用途门机、轨道式龙门起重机和简易集装箱装卸桥等,它们所能适应的最大水位落差只能到30米左右。
5.第二类为轮胎式或履带式的流动机械。目前,国内的内河集装箱码头尚没有采用流动机械进行装卸船作业的应用案例。
6.因此,内河集装箱码头如何实现在60米水位落差条件下,保证码头满足集装箱全年的安全装卸作业的要求是一个工程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超大水位差的集装箱码头装卸工艺系统。
8.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超大水位差的集装箱码头装卸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位于不同高程的高水位装卸平台、中水位装卸平台和低水位装卸平台,各装卸平台之间通过连接道路相连通;
9.所述高水位装卸平台配置有多用途门座式起重机、轨道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简易集装箱装卸桥中的一种或几种;
10.所述中、低水位装卸平台均配置有高架集装箱轮胎式起重机。
11.所述高水位装卸平台适应30米的作业水位差,所述中、低水位装卸平台均适应15米的作业水位差。
12.相邻装卸平台之间水平位置错开,各装卸平台之家依次经所述连接道路串联连通。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位于不同高程位置的高水位装卸平台、中水位装卸平台和低水位装卸平台,结合置于高水位装卸平台上的多用途门座式起重机、轨道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简易集装箱装卸桥,置于中水位装卸平台和低水位装卸平台的高架集装箱轮胎式起重机,有效的解决了60米水位差的集装箱装卸船问题。本实用新型
提出的这种流动机械与轨道设备相结合的作业方式,兼顾了工艺设备和水工结构投资,是一种相对比较经济合理的装卸工艺方式。
附图说明
14.图1为实施例的平面布置示意图。
15.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16.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
17.图4为图1的c-c剖视图。
18.1、高水位装卸平台;2、中水位装卸平台;3、低水位装卸平台;4、连接道路;5、多用途门座式起重机;6、轨道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7、高架集装箱轮胎式起重机;8、集装箱拖挂车;9、集装箱船。
具体实施方式
19.本实施例为一种适用于超大水位差的集装箱码头装卸工艺系统,以60米超大水位差为例,该集装箱码头装卸系统包括位于不同高程位置的高水位装卸平台、中水位装卸平台和低水位装卸平台,相邻装卸平台之间水平位置错开,各装卸平台之家依次经所述连接道路串联连通。
20.本实施例中高水位装卸平台适应30米的作业水位差。该高水位装卸平台上配置多用途门座式起重机、轨道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用於集装箱装卸船;配置集装箱拖挂车进行集装箱的水平运输。
21.本例中中水位装卸平台、低水位装卸平台分别适应15米的作业水位差。该中、低水位装卸平台均采用流动机械作业,配置有高架集装箱轮胎式起重机,用于进行集装箱装卸船;配置装箱拖挂车,用于集装箱水平运输。当水电站蓄水后水位上升,中水位装卸平台、低水位装卸平台被水淹没,高架集装箱轮胎式起重机移动到后方场地,装箱拖挂车用于高水位装卸平台的水平运输。
22.本实施例中集装箱码头装卸系统进行集装箱装卸的方法,包括:
23.高水位时集装箱船到高水位装卸平台停泊:当水电站库区水位位于高水位装卸平台的作业水位区间时,集装箱船停泊到高水位装卸平台后,集装箱拖挂车将集装箱从后方场地运输至高水位装卸平台,再通过多用途门座式起重机/轨道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将集装箱吊装至集装箱船,卸船作业流程与之相反。
24.中水位时集装箱船到中水位装卸平台停泊:当库区水位下降到中水位装卸平台的作业水位时,高架集装箱轮胎式起重机经进港道路移动到中水位装卸平台,集装箱船停泊到中水位装卸平台的后,集装箱拖挂车将集装箱运输至中水位装卸平台,高架集装箱轮胎式起重机将集装箱吊装至集装箱船;卸船作业流程与之相反。
25.低水位时集装箱船到低水位装卸平台停泊:当库区水位下降到低水位装卸平台的作业水位时,高架集装箱轮胎式起重机从中水位装卸平台经进港道路移动到低水位装卸平台,集装箱船停泊到低水位装卸平台后,集装箱拖挂车将集装箱运输至低水位装卸平台,高架集装箱轮胎式起重机将集装箱吊装至集装箱船;卸船作业流程与之相反。
26.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而非对本实用新型权利
保护的限定,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适用于超大水位差的集装箱码头装卸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位于不同高程的高水位装卸平台、中水位装卸平台和低水位装卸平台,各装卸平台之间通过连接道路相连通;所述高水位装卸平台配置有多用途门座式起重机、轨道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简易集装箱装卸桥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中、低水位装卸平台均配置有高架集装箱轮胎式起重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超大水位差的集装箱码头装卸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水位装卸平台适应30米的作业水位差,所述中、低水位装卸平台均适应15米的作业水位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超大水位差的集装箱码头装卸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装卸平台之间水平位置错开,各装卸平台之家依次经所述连接道路串联连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超大水位差的集装箱码头装卸工艺系统及方法。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内河集装箱码头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针对水电站库区60米水位差的集装箱装卸码头。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超大水位差的集装箱码头装卸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位于不同高程的高水位装卸平台、中水位装卸平台和低水位装卸平台,各装卸平台之间通过连接道路相连通;所述高水位装卸平台配置有多用途门座式起重机、轨道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简易集装箱装卸桥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中、低水位装卸平台均配置有高架集装箱轮胎式起重机。卸平台均配置有高架集装箱轮胎式起重机。卸平台均配置有高架集装箱轮胎式起重机。


技术研发人员:朱本飞 刘普军 汤益佳 叶成华 程红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20
技术公布日:2022/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