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永磁铁氧体磁体生坯自动输送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85358发布日期:2021-12-25 01:28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运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永磁铁氧体磁体生坯自动输送线。


背景技术:

2.铁氧体行业成型工序中,生坯通常采用人工取坯摆放至承烧板,效率低,安全风险大。承烧板摆满后,通过装载工具车人工转运至后工序,劳动强度大,占用大量人力资源且空间利用低,对生产区域面积要求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高效率、减少人工搬运转移的永磁铁氧体磁体生坯自动输送线。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永磁铁氧体磁体生坯自动输送线,包括多个输送辊道、多个生坯立体料库、辊道移载机和辊道提升机,辊道移载机设置在每个输送辊道上,所述生坯立体料库的数量与生坯的种类一一对应,所述辊道移载机将生坯输送至输送辊道上,所述输送辊道与驱动装置连接,所述输送辊道在驱动装置的带动下将生坯输送至辊道提升机处,所述辊道提升机将不同种类的生坯输送至相对应的生坯立体料库中。
5.进一步, 所述生坯立体料库与出库辊道连接,后台程序根据不同的转序信息将生坯按照顺序移出库位并经出库辊道转到下一工序加工。
6.进一步,所述驱动装置为电机和驱动链条。
7.本实用新型自动程度高、安全可靠,通过后台逻辑程序及配套的辊道输送装置,可实现永磁铁氧体磁体生坯自动输送至下一工序,极大地减少人工作业的劳动强度,同时空间利用率也提高了。
8.本实用新型不仅可运用在铁氧体行业中的成型工序,可延伸至烧结工序或其他料物件输送行业。
附图说明
9.图1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0.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1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四组输送辊道1、与输送辊道1连接的辊道提升机2,每组输送辊道1上均设有一个辊道移载机3,成型生坯满载后,经过辊道移载机3组进入输送辊道1。输送辊道1受电机驱动链条带动和后台程序采集信息进行控制。利用辊道提升机2组将不同种类的生坯送进不同的生坯立体料库4中。不同来料的生坯对应进入不同的立体料库位,
以防止混料。生坯立体料库4用于缓存待转下工序生坯,后台程序根据不同的转序信息将生坯按照一定的顺序移出库位经出库辊道5转到下一工序进行加工。
12.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型,倘若这些修改和变型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这些修改和变型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3.说明书中未详细描述的内容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特征:
1.一种永磁铁氧体磁体生坯自动输送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输送辊道、多个生坯立体料库、辊道移载机和辊道提升机,辊道移载机设置在每个输送辊道上,所述生坯立体料库的数量与生坯的种类一一对应,所述辊道移载机将生坯输送至输送辊道上,所述输送辊道与驱动装置连接,所述输送辊道在驱动装置的带动下将生坯输送至辊道提升机处,所述辊道提升机将不同种类的生坯输送至相对应的生坯立体料库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铁氧体磁体生坯自动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坯立体料库与出库辊道连接,后台程序根据不同的转序信息将生坯按照顺序移出库位并经出库辊道转到下一工序加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铁氧体磁体生坯自动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电机和驱动链条。

技术总结
一种永磁铁氧体磁体生坯自动输送线,包括多个输送辊道、多个生坯立体料库、辊道移载机和辊道提升机,辊道移载机设置在每个输送辊道上,所述生坯立体料库的数量与生坯的种类一一对应,所述辊道移载机将生坯输送至输送辊道上,所述输送辊道与驱动装置连接,所述输送辊道在驱动装置的带动下将生坯输送至辊道提升机处,所述辊道提升机将不同种类的生坯输送至相对应的生坯立体料库中。本实用新型自动程度高、安全可靠,通过后台逻辑程序及配套的辊道输送装置,可实现永磁铁氧体磁体生坯自动输送至下一工序,极大地减少人工作业的劳动强度,同时空间利用率也提高了。同时空间利用率也提高了。同时空间利用率也提高了。


技术研发人员:莫惺贝 张铁军 彭锋 郑自儒 胡盛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航天磁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28
技术公布日:2021/12/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