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负压与静电吸附复合吸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67581发布日期:2022-03-16 14:37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真空负压与静电吸附复合吸盘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吸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真空负压与静电吸附复合吸盘。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自动化的生产设备也越来越多;其中服装行业中的衣物、裁片等,这类物体是柔软的,采用传统的机械式夹持,无法保证单张抓取,也无法保证抓取后可以放置平整。衣物、裁片等这类物体也是透气的,如果采用传统的真空吸附,无法达到吸气物体自重所需的真空度,因此无法提供足够的抓取力度。


技术实现要素:

3.根据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真空负压与静电吸附复合吸盘,其特征在于包括静电接头、空腔外壳、负压空腔、负压隔离板、静电吸附板、气路接头,所述空腔外壳内侧设置有负压空腔,所述负压空腔与气路接头连接,所述负压空腔下侧粘接有负压隔离板,所述负压隔离板粘接有静电吸附板,所述静电吸附板与静电接头连接,所述静电吸附板与负荷隔离板中分别开设有微孔a与微孔b;所述微孔a与微孔b对其,所述微孔a 与微孔b的直径在0.5-2mm,孔间距在5mm-30mm,分布方式为矩形阵列式分布、六边形阵列分布;所述负压隔离板为铝合金材质。
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空腔外壳内设置负压空腔,负压空腔下侧与负压隔离板粘接,形成空腔,由气路接头接通外部负压源的驱动下形成负压区,均匀的从下方微孔内吸入空气,使静电吸附板下方的物体能受到负压的吸力;本实用新型采用静电与负压复合的方式,一方面利用静电吸附的特点,静电力只作用于最表层的被抓取物,同时可以保证平整,一方面利用真空负压提供了一定的吸附力,两者复合,即提高了抓取力,也扩大了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5.图1为本实用新型侧面剖视图;
6.图2为本实用新型仰视图。
7.如图,1-静电接头、2-空腔外壳、3-负压空腔、4-气路接头、5-负压隔离板、6-静电吸附板、7-微孔a、8-微孔b。
具体实施方式
8.实施例1
9.本实用新型提供真空负压与静电吸附复合吸盘,其特征在于包括静电接头1、空腔外壳2、负压空腔3、负压隔离板5、静电吸附板6、气路接头 4,空腔外壳2内侧设置有负压空腔3,负压空腔3与气路接头4连接,负压空腔3下侧粘接有负压隔离板5,负压隔离板5粘接有静电吸附板6,静电吸附板6与静电接头1连接,静电吸附板6与负荷隔离板中分别开设有微
孔a7与微孔b8;微孔a7与微孔b8对其,微孔a7与微孔b8的直径在 0.5-2mm,孔间距在5mm-30mm,分布方式为矩形阵列式分布、六边形阵列分布;负压隔离板5为铝合金材质。
10.实施例2
11.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空腔外壳2内设置负压空腔3,负压空腔3 下侧与负压隔离板5粘接,形成空腔,由气路接头4接通外部负压源的驱动下形成负压区,均匀的从下方微孔内吸入空气,使静电吸附板6下方的物体能受到负压的吸力;本实用新型采用静电与负压复合的方式,一方面利用静电吸附的特点,静电力只作用于最表层的被抓取物,同时可以保证平整,一方面利用真空负压提供了一定的吸附力,两者复合,即提高了抓取力,也扩大了适用范围。
12.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提到的各个部件为现有领域常见技术,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真空负压与静电吸附复合吸盘,其特征在于包括静电接头、空腔外壳、负压空腔、负压隔离板、静电吸附板、气路接头,所述空腔外壳内侧设置有负压空腔,所述负压空腔与气路接头连接,所述负压空腔下侧粘接有负压隔离板,所述负压隔离板粘接有静电吸附板,所述静电吸附板与静电接头连接,所述静电吸附板与负荷隔离板中分别开设有微孔a与微孔b。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负压与静电吸附复合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a与微孔b对其,所述微孔a与微孔b的直径在0.5-2mm,孔间距在5mm-30mm,分布方式为矩形阵列式分布、六边形阵列分布。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负压与静电吸附复合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隔离板为铝合金材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真空负压与静电吸附复合吸盘,其特征在于包括静电接头、空腔外壳、负压空腔、负压隔离板、静电吸附板、气路接头,所述空腔外壳内侧设置有负压空腔,所述负压空腔与气路接头连接,所述负压空腔下侧粘接有负压隔离板,所述负压隔离板粘接有静电吸附板,所述静电吸附板与静电接头连接,所述静电吸附板与负荷隔离板中分别开设有微孔A与微孔B;本实用新型采用静电与负压复合的方式,一方面利用静电吸附的特点,静电力只作用于最表层的被抓取物,同时可以保证平整,一方面利用真空负压提供了一定的吸附力,两者复合,即提高了抓取力,也扩大了适用范围。也扩大了适用范围。也扩大了适用范围。


技术研发人员:徐绍宸 李富海 周亚婷 徐浩伟 陈嘉栋 赵世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吸力奇迹(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23
技术公布日:2022/3/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