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漏液瓶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43375发布日期:2022-03-20 02:29阅读:76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瓶盖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防漏液瓶盖。


背景技术:

2.现有的瓶盖,在从容器中倒出液体后,会有部分液体残留在瓶口边缘处或者沿瓶身流下,残留的液体会污染瓶身与台面,并且裸露在外部环境中会滋生细菌发生变质,并在下一次倾倒液体时污染瓶内的液体。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漏液瓶盖,主要用于实现倾倒后瓶口的液体回流。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防漏液瓶盖,包括盖体,所述盖体设有上下相通的两个开口,所述盖体内设有向上延伸的导流嘴,所述导流嘴包括导流部分和出液部分,所述出液部分设于所述导流部分的上端,且所述出液部分的出液端高于所述盖体的顶部;所述出液部分沿所述盖体的轴向上的投影落于所述盖体的开口范围内;所述导流部分与所述盖体的内壁之间具有供液体回流的通道。
6.较之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7.通过在盖体内设置高于盖体顶部的导流嘴,相较于传统的瓶盖,倾倒液体时液体不是从盖体上流出,而是从导流嘴处流出,因而大幅避免了液体与盖体接触而残留在盖体顶部和外壁上的情况,并且倾倒后导流嘴顶部残留的液体会沿着导流嘴向下,通过回流通道流回瓶内,保持盖体处的干燥清洁度,极大地减少了污染的可能性。
8.进一步的,所述导流部分的底部与所述盖体的内壁连接以形成回流路径,所述回流路径在所述盖体的轴向上包括最高点和最低点,所述回流路径位于所述最高点和所述最低点之间的部分为倾斜设置,且所述最低点位于所述通道处,易于倾倒后导流嘴的出液端上的液体回流至瓶内。
9.进一步的,所述导流部分呈半环形,且为向上收拢的锥形结构,增加引流设计,出液量更容易控制。
10.进一步的,所述出液部分沿所述盖体的轴向上呈v形,使倾倒时的液流更加稳定。
11.进一步的,还包括设于所述盖体上的可相对所述盖体开启或关闭的密封盖,所述密封盖关闭状态下,所述导流嘴位于所述密封盖的内部,确保密封性,防止污染和液体渗漏。
12.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盖铰接在所述盖体上,且所述密封盖远离铰接点的一侧与所述盖体卡扣连接,保证所述密封盖的稳定牢固。
13.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盖和所述盖体,其中之一上设有弹性片,另一个上设有供所述弹性片扣合的凸起,扣合方式简单,开关省力方便。
14.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盖的外壁上设有用于方便开关所述密封盖的拨片。
15.进一步的,所述盖体与所述导流嘴一体成型,简化设计,降低模具设计生产难度,在保证效果的情况下利于实际投产。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图1中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图1中的竖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图3中a-a的结构示意图。
20.附图标记:1、盖体;11、开口;2、导流嘴;21、导流部分;22、出液部分;23、回流路径;24、通道;3、密封盖;31、拨片;32、弹性片;33、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22.实施例:
23.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漏液瓶盖,包括盖体1,所述盖体1设有上下相通的两个开口11,所述盖体1安装于各类敞口瓶的敞口上,敞口瓶包括但不限于塑料瓶、玻璃瓶等,安装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螺纹连接、卡接等。
24.参照图2和图3所示,所述盖体1内设有向上延伸的导流嘴2,所述导流嘴2包括导流部分21和出液部分22,所述导流部分21连接于所述盖体1的内壁,所述出液部分22连接于所述导流部分21的上端,所述出液部分22的出液端高于所述盖体1的顶部,且所述出液部分22沿所述盖体1的轴向上的投影落于所述盖体1的开口11范围内,在倾倒时,瓶内的液体流经所述导流部分21和所述出液部分22,由所述出液端流下,高于所述盖体1顶部的出液端极大程度上避免了液体下落中与所述盖体1的接触,从而避免污染盖体1和瓶身。
25.参照图4所示,并且所述导流部分21呈半环形,且为向上收拢的锥形结构,形成一个引流的效果,倾倒时更好地控制液体流过,出液量更容易控制;所述出液部分22沿所述盖体1地轴向上呈v形,使倾倒时的液流更加稳定。
26.所述导流部分21的底部与所述盖体1的内壁连接以形成回流路径23,所述回流路径23为连接处上方的斜槽,所述回流路径23在所述盖体1的轴向上包括最高点和最低点,所述回流路径23位于所述最高点和所述最低点之间的部分为倾斜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回流路径23的两端为供液体回流的通道24,所述最低点位于所述通道24处,所述最高点位于所述回流路径23的中部,在倾倒液体后,所述出液端上残留的液体沿着所述导流嘴2的外凸方向的壁上流下,流至所述回流路径23上后由高向低流下,从所述通道24处流回瓶内,实现回流的效果。
27.需要补充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盖体1与所述导流嘴2一体成型,简化设计,降低模具设计生产难度,在保证效果的情况下利于实际投产。
28.为了确保所述盖体1的密封性,防止污染和液体渗漏,所述盖体1上设有可相对所述盖体1开启或关闭的密封盖3,所述密封盖3与所述盖体1的连接方式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为
铰接,在所述密封盖3关闭状态下,所述导流嘴2位于所述密封盖3的内部,实现密封。
29.参照图3所示,所述密封盖3远离铰接点的一侧与所述盖体1卡扣连接,保证所述密封盖3的稳定牢固,本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密封盖3和所述盖体1的其中之一上设有弹性片32,另一个上设有供所述弹性片32扣合的凸起33。
30.所述密封盖3的外壁上还设有用于方便开关所述密封盖3的拨片31。
31.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漏液瓶盖,包括盖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1)设有上下相通的两个开口(11),所述盖体(1)内设有向上延伸的导流嘴(2),所述导流嘴(2)包括导流部分(21)和出液部分(22),所述出液部分(22)设于所述导流部分(21)的上端,且所述出液部分(22)的出液端高于所述盖体(1)的顶部;所述出液部分(22)沿所述盖体(1)的轴向上的投影落于所述盖体(1)的开口(11)范围内;所述导流部分(21)与所述盖体(1)的内壁之间具有供液体回流的通道(2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漏液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部分(21)的底部与所述盖体(1)的内壁连接以形成回流路径(23),所述回流路径(23)在所述盖体(1)的轴向上包括最高点和最低点,所述回流路径(23)位于所述最高点和所述最低点之间的部分为倾斜设置,且所述最低点位于所述通道(24)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漏液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部分(21)呈半环形,且为向上收拢的锥形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漏液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部分(22)沿所述盖体(1)的轴向上呈v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漏液瓶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盖体(1)上的可相对所述盖体(1)开启或关闭的密封盖(3),所述密封盖(3)关闭状态下,所述导流嘴(2)位于所述密封盖(3)的内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漏液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3)铰接在所述盖体(1)上,且所述密封盖(3)远离铰接点的一侧与所述盖体(1)卡扣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漏液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3)和所述盖体(1),其中之一上设有弹性片(32),另一个上设有供所述弹性片(32)扣合的凸起(33)。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漏液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3)的外壁上设有用于方便开关所述密封盖(3)的拨片(3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漏液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1)与所述导流嘴(2)一体成型。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瓶盖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防漏液瓶盖,包括盖体,所述盖体设有上下相通的两个开口,所述盖体内设有向上延伸的导流嘴,所述导流嘴包括导流部分和出液部分,所述出液部分设于所述导流部分的上端,且所述出液部分的出液端高于所述盖体的顶部。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盖体内设置高于盖体顶部的导流嘴,相较于传统的瓶盖,倾倒液体时液体不是从盖体上流出,而是从导流嘴处流出,因而大幅避免了液体与盖体接触而残留在盖体顶部和外壁上的情况,并且倾倒后导流嘴顶部残留的液体会沿着导流嘴向下,通过回流通道流回瓶内,保持盖体处的干燥清洁度,极大地减少了污染的可能性。极大地减少了污染的可能性。极大地减少了污染的可能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杨辰
技术研发日:2021.11.08
技术公布日:2022/3/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