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紫外光固化修复软管折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03983发布日期:2022-04-09 10:48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一种紫外光固化修复软管折叠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紫外线光固化修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紫外光固化修复软管折叠装置。


背景技术:

2.紫外线光固化管道修复技术是原位固化技术的一种。采用此工艺修复过程中,将渗透树脂的玻璃纤维管道,从检查井口通过专业人员、专用设备拉入所要修复的管道内部,然后封闭玻璃纤维管道两端管口,在此玻璃纤维内衬管内充压缩空气,再采用紫外线车自动化控制设备进行照射3~4个小时,即可达到修复完管道的目的,最终将玻璃纤维管两端封口切除,此段管道便可正常排水。
3.为了便于玻璃纤维管道通过专用设备拉入所要修复的管道内部,玻璃纤维管道在地面上要进行折叠,折叠过程如图1所示(玻璃纤维管道在宽度方向上采用对折的方式进行折叠),现有这种折叠操作需要通过多人才能完成,并且专用设备在将玻璃纤维管道拉入所要修复管道内部的过程中,人工进行折叠的操作是不能间断,这就导致紫外线光固化管道修复过程效率低,并且工人折叠操作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紫外光固化修复软管折叠装置,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紫外光固化修复软管折叠装置,包括按传输顺序依次布置的滚压排气装置、第一滚筒输送装置、导向折叠筒和第二滚筒输送装置;
6.所述滚压排气装置包括托辊,所述托辊的端部转动连接在辊架上,所述托辊的上方设置有压辊,所述压辊的端部分别与相对应的摆臂转动连接,所述摆臂的一端与摆臂轴固定连接,所述摆臂轴的端部转动连接在所述辊架上,所述摆臂的另一端设置有拉簧,所述拉簧的一端与所述摆臂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辊架连接;
7.所述导向折叠筒的底面设置有筒座,所述导向折叠筒的进口端呈一字形扁口结构,所述导向折叠筒的出口端沿宽度方向对折呈u字形的扁口结构。
8.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折叠筒的进口端设置有呈喇叭状的导入口。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滚筒输送装置包括第一滚筒架体,所述第一滚筒架体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滚筒,各所述第一滚筒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滚筒输送装置包括第二滚筒架体,所述第二滚筒架体上设置有多个第二滚筒,各所述第二滚筒呈倾斜的坡面布置。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12.放卷后的玻璃纤维管在专用牵引设备的作用下通过本实用新型可进行自动折叠,折叠过程不需要多人操作,节省了人力,提高了紫外线光固化管道修复的效率。
附图说明
13.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4.图1为玻璃纤维管道折叠后导入检查井中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紫外光固化修复软管折叠装置主视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滚压排气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滚压排气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滚压排气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9.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导向折叠筒的结构示意图;
20.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滚筒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1.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滚筒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2.附图标记说明:1、滚压排气装置;101、托辊;102、辊架;103、压辊;104、摆臂;105、摆臂轴;106、拉簧;2、第一滚筒输送装置;201、第一滚筒架体;202、第一滚筒;3、导向折叠筒;301、筒座;302、导入口;4、第二滚筒输送装置;401、第二滚筒架体;402、第二滚筒;5、检查井;6、放卷装置;7、玻璃纤维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4.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6.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紫外光固化修复软管折叠装置,包括按传输顺序依次布置的滚压排气装置1、第一滚筒输送装置2、导向折叠筒3和第二滚筒输送装置4。
27.如图3至5所示,滚压排气装置1包括托辊101,托辊101的端部转动连接在辊架102上,托辊101的上方设置有压辊103,压辊103的端部分别与相对应的摆臂104转动连接,摆臂104的一端与摆臂轴105固定连接,摆臂轴105的端部转动连接在辊架102上,摆臂104的另一端设置有拉簧106,拉簧106的一端与摆臂104连接,另一端与辊架102连接。
28.玻璃纤维管道7经过放卷装置5放卷后,经过压辊103与托辊101的挤压后可排出内部的气体,便于后期导向折叠筒3对修复软管的导向折叠。
29.导向折叠筒3的底面设置有筒座301,筒座301固定于地面上,如图6所示,导向折叠筒3的进口端呈一字形扁口结构,导向折叠筒3的出口端沿宽度方向对折呈u字形的扁口结构。玻璃纤维管道7的端部从导向折叠筒3的进口端进入后,沿着导向折叠筒3的内壁滑动过
程中逐渐折叠并从导向折叠筒3的出口端排出。需要说明的是,开始时需要人工辅助将玻璃纤维管道7的起始端从导向折叠筒3抽出,后期则通过专用设备将玻璃纤维管道7的起始端拉入到所要修复的管道内部。
30.为了方便玻璃纤维管道7进入到导向折叠筒3中,在导向折叠筒3的进口端设置有呈喇叭状的导入口302。
31.第一滚筒输送装置2位于滚压排气装置1、导向折叠筒3之间,第一滚筒输送装置2主要起中间传输的作用。如图7所示,第一滚筒输送装置2包括第一滚筒架体201,第一滚筒架体201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滚筒202,各第一滚筒202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32.第二滚筒输送装置4位于导向折叠筒3的出口端,第二滚筒输送装置4的作用主要是将折叠后的玻璃纤维管道7导入到检查井5中。如图8所示,第二滚筒输送装置4包括第二滚筒架体401,第二滚筒架体401上设置有多个第二滚筒402,各第二滚筒402呈倾斜的坡面布置。
33.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紫外光固化修复软管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按传输顺序依次布置的滚压排气装置(1)、第一滚筒输送装置(2)、导向折叠筒(3)和第二滚筒输送装置(4);所述滚压排气装置(1)包括托辊(101),所述托辊(101)的端部转动连接在辊架(102)上,所述托辊(101)的上方设置有压辊(103),所述压辊(103)的端部分别与相对应的摆臂(104)转动连接,所述摆臂(104)的一端与摆臂轴(105)固定连接,所述摆臂轴(105)的端部转动连接在所述辊架(102)上,所述摆臂(104)的另一端设置有拉簧(106),所述拉簧(106)的一端与所述摆臂(104)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辊架(102)连接;所述导向折叠筒(3)的底面设置有筒座(301),所述导向折叠筒(3)的进口端呈一字形扁口结构,所述导向折叠筒(3)的出口端沿宽度方向对折呈u字形的扁口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外光固化修复软管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折叠筒(3)的进口端设置有呈喇叭状的导入口(30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外光固化修复软管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筒输送装置(2)包括第一滚筒架体(201),所述第一滚筒架体(201)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滚筒(202),各所述第一滚筒(202)处于同一水平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外光固化修复软管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滚筒输送装置(4)包括第二滚筒架体(401),所述第二滚筒架体(401)上设置有多个第二滚筒(402),各所述第二滚筒(402)呈倾斜的坡面布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紫外光固化修复软管折叠装置,包括按传输顺序依次布置的滚压排气装置、第一滚筒输送装置、导向折叠筒和第二滚筒输送装置;导向折叠筒的进口端呈一字形扁口结构,导向折叠筒的出口端沿宽度方向对折呈U字形的扁口结构。放卷后的玻璃纤维管在专用牵引设备的作用下通过本实用新型可进行自动折叠,折叠过程不需要多人操作,节省了人力,提高了紫外线光固化管道修复的效率。高了紫外线光固化管道修复的效率。高了紫外线光固化管道修复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颜娇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保定航源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29
技术公布日:2022/4/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