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道路清洁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06971发布日期:2022-08-12 20:22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道路清洁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道路清洁车。


背景技术:

2.垃圾处理是城、镇、乡村环境治理的重要环节,在城、镇、乡村大街小巷村庄道边设置有垃圾桶,在城区设置有垃圾中转站,在郊区设置有垃圾处理厂、垃圾处理场。目前环卫工人常驾驶垃圾清运车进入街头巷尾垃圾集中点对塑料垃圾桶中的垃圾进行转运,垃圾清运车后侧车厢用于放置垃圾,待到达垃圾处理厂后再通过后侧车厢倒出。
3.但是,现有的垃圾清运车车厢内空间有限,而垃圾通常较为膨松,占用空间大,使得垃圾清运车的垃圾放置量少,影响垃圾清运车的转运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多功能道路清洁车。
5.为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解决方案为一种多功能道路清洁车,包括车体、设置于所述车体后侧用于容纳垃圾的车厢主体,所述车厢主体内设置有用于在垃圾进入所述车厢主体后沿所述车体长度方向挤压垃圾的挤压机构,所述挤压机构包括可沿所述车体长度方向滑移设置于所述车厢主体内用于挤压垃圾的挤压板、设置于所述车厢主体内靠近所述车体的车头一侧的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挤压板与所述驱动装置之间用于传动的传动装置。
6.进一步改进的是:传动装置包括至少一条沿所述车体宽度方向设置于所述挤压板上靠近所述车体的车头一侧的第一滑轨、至少一条沿所述车体宽度方向设置于所述车厢主体上靠近所述车体的车头一侧的第二滑轨、至少一根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二滑轨上另一端可滑移设置于所述第一滑轨上的主动杆、至少一根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滑轨上另一端可滑移设置于所述第二滑轨上的从动杆,所述主动杆与所述从动杆中部铰接。
7.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第一滑轨及所述第二滑轨均为两条,所述主动杆与所述从动杆均为两根,两根所述主动杆之间位于靠近第二滑轨一端设置有连接架,所述驱动装置输出端可转动设置于所述连接架上。
8.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驱动装置为第一伸缩电机,所述第一伸缩电机一端铰接于两条所述第二滑轨之间,另一端铰接于所述连接架上。
9.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主动杆靠近所述第一滑轨一端及所述从动杆靠近所述第二滑轨一端均设置有滑轮。
10.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车厢主体上侧可翻转设置有盖体,所述车厢主体内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盖体翻转供垃圾进入所述车厢主体内部的翻转装置。
11.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翻转装置包括竖直设置于所述车厢主体主体内靠近车头一侧且位于所述第二滑轨上侧的安装座、一端铰接于所述安装座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盖体下侧的第二伸缩电机。
12.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盖体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可发生形变的塑料形变层。
13.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挤压装置,可以控制挤压板沿车体长度方向滑移进行挤压垃圾,使得垃圾的占用空间变小,从而使得车厢主体内能够容纳更多的垃圾,提高了垃圾清运车的转运效率。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垃圾清运车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挤压机构结构示意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挤压机构结构示意图;
17.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盖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9.实施例;
20.参考图1至图4,一种多功能道路清洁车,包括车体1、设置于所述车体1后侧用于容纳垃圾的车厢主体2,所述车厢主体2内设置有用于在垃圾进入所述车厢主体2后沿所述车体1长度方向挤压垃圾的挤压机构,所述挤压机构包括可沿所述车体1长度方向滑移设置于所述车厢主体2内用于挤压垃圾的挤压板3、设置于所述车厢主体2内靠近所述车体1车头一侧的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挤压板3与所述驱动装置之间用于传动的传动装置。
21.传动装置包括至少一条沿所述车体1宽度方向设置于所述挤压板3上靠近所述车体1车头一侧的第一滑轨4、至少一条沿所述车体1宽度方向设置于所述车厢主体2上靠近所述车体1车头一侧的第二滑轨5、至少一根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二滑轨5上另一端可滑移设置于所述第一滑轨4上的主动杆6、至少一根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滑轨4上另一端可滑移设置于所述第二滑轨5上的从动杆7,所述主动杆6与所述从动杆7中部铰接。
2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轨4及所述第二滑轨5均为两条,所述主动杆6与所述从动杆7均为两根,两根所述主动杆6之间位于靠近第二滑轨5一端设置有连接架8,所述驱动装置输出端可转动设置于所述连接架8上,而所述驱动装置为第一伸缩电机9,所述第一伸缩电机9一端铰接于两条所述第二滑轨5之间,另一端铰接于所述连接架8上,可使得工作人员控制伸缩电机进行伸缩,进而带动主动杆6与从动杆7进行活动,从而带动挤压板3在车厢主体2内进行滑移挤压垃圾。
23.为了主动杆6与从动杆7滑移那一端滑动更加顺畅,所述主动杆6靠近所述第一滑轨4一端及所述从动杆7靠近所述第二滑轨5一端均设置有滑轮10。
24.同时,所述车厢主体2上侧可翻转设置有盖体11,所述车厢主体2内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盖体11翻转供垃圾进入所述车厢主体2内部的翻转装置,所述翻转装置包括竖直设置于所述车厢主体2主体内靠近车头一侧且位于所述第二滑轨5上侧的安装座12、一端铰接于所述安装座12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盖体11下侧的第二伸缩电机13。
25.所述盖体11包括机架101,所述机架101上设置有可发生形变的塑料形变层102,当盖体11翻转下来密封盖体11时,盖体11会碰触到垃圾,若有较硬的垃圾碰触到盖体11,塑料
形变层102会发生形变,从而使得防止盖体11损坏。
26.工作原理:
27.在本实施例中,工作人员在工作时,首先控制第二伸缩电机13启动,即可使得盖体11向上翻转,使得工作人员可将垃圾从车厢主体2上侧倒入车厢主体2内,之后再控制第二伸缩电机13收缩进而控制盖体11复位;而当工作人员发现车厢主体2内垃圾较多且占用空间较多时,可控制第一伸缩电机9启动,第一伸缩电机9输出端铰接连接架8,而连接架8则是设置于主动杆6上靠近第二滑轨5一端位置的,从而能够对主动杆6施加推力,而主动杆6一端是铰接在第二滑轨5上、另一端滑动设置在第一滑轨4上,因此,主动杆6能够带动挤压板3在车厢主体2内沿车体1长度方向滑移进行挤压垃圾;同时,从动杆7一端铰接中第一滑轨4上、另一端滑动设置在第二滑轨5上,同时从动杆7中部与主动杆6中部铰接,使得挤压板3在滑移的过程中,则会带动从动杆7进行运动,起到稳定作用。
28.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创作技术内容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艺者运用本创作所做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功能道路清洁车,包括车体、设置于所述车体后侧用于容纳垃圾的车厢主体,所述车厢主体内设置有用于在垃圾进入所述车厢主体后沿所述车体长度方向挤压垃圾的挤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机构包括可沿所述车体长度方向滑移设置于所述车厢主体内用于挤压垃圾的挤压板、设置于所述车厢主体内靠近所述车体的车头一侧的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挤压板与所述驱动装置之间用于传动的传动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道路清洁车,其特征在于:传动装置包括至少一条沿所述车体宽度方向设置于所述挤压板上靠近所述车体的车头一侧的第一滑轨、至少一条沿所述车体宽度方向设置于所述车厢主体上靠近所述车体的车头一侧的第二滑轨、至少一根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二滑轨上另一端可滑移设置于所述第一滑轨上的主动杆、至少一根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滑轨上另一端可滑移设置于所述第二滑轨上的从动杆,所述主动杆与所述从动杆中部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道路清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轨及所述第二滑轨均为两条,所述主动杆与所述从动杆均为两根,两根所述主动杆之间位于靠近第二滑轨一端设置有连接架,所述驱动装置输出端可转动设置于所述连接架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道路清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第一伸缩电机,所述第一伸缩电机一端铰接于两条所述第二滑轨之间,另一端铰接于所述连接架上。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道路清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杆靠近所述第一滑轨一端及所述从动杆靠近所述第二滑轨一端均设置有滑轮。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道路清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主体上侧可翻转设置有盖体,所述车厢主体内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盖体翻转供垃圾进入所述车厢主体内部的翻转装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道路清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装置包括竖直设置于所述车厢主体主体内靠近车头一侧且位于所述第二滑轨上侧的安装座、一端铰接于所述安装座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盖体下侧的第二伸缩电机。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道路清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可发生形变的塑料形变层。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道路清洁车,包括车体、设置于所述车体后侧用于容纳垃圾的车厢主体,所述车厢主体内设置有用于在垃圾进入所述车厢主体后沿所述车体长度方向挤压垃圾的挤压机构,所述挤压机构包括可沿所述车体长度方向滑移设置于所述车厢主体内用于挤压垃圾的挤压板、设置于所述车厢主体内靠近所述车体车头一侧的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挤压板与所述驱动装置之间用于传动的传动装置。述驱动装置之间用于传动的传动装置。述驱动装置之间用于传动的传动装置。


技术研发人员:曾世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南安市烨圣电动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16
技术公布日:2022/8/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