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超长管类零件的电动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24564发布日期:2022-05-16 22:51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超长管类零件的电动行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行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超长管类零件的电动行车。


背景技术:

2.管类零件内存有水,为了不影响后续应用,使用前需要把管内水去除;对于超长管类零件去除管内水的操作不便,因此亟需一种用于超长管类零件的既能除水又能提升的电动行车。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超长管类零件的电动行车。
4.一种用于超长管类零件的电动行车,包括行车架、第一行车、第二行车、第一提升机构、第二提升机构和升降吊钩组立,第一行车和第二行车设于所述行车架的上部,所述第一提升机构和第二提升机构安装于所述行车架的上方的左右两侧;所述升降吊钩组立包括横向升降梁、第一吊钩和第二吊钩,所述第一吊钩和第二吊钩设于所述横向升降梁两侧,所述第一行车和第二行车用于带动所述第一吊钩和第二吊钩横向移动,所述第一提升机构和第二提升机构分别与所述横向升降梁的两端连接,用于带动所述升降吊钩组立倾斜或水平升降。
5.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行车架包括行车立腿、行车侧方管、行车传动侧支撑组立和行车从动侧支撑,所述行车立腿竖直设置,两个所述行车立腿的上部分别安装有所述第一提升机构和第二提升机构,两个所述行车侧方管分别水平的设于两个所述行车立腿的上部,且所述行车侧方管位于所述第一提升机构和第二提升机构的下方,两个所述行车侧方管之间的前部设有所述行车从动侧支撑,两个所述行车侧方管之间的后部设有所述行车传动侧支撑组立,所述第一行车和第二行车在所述行车传动侧支撑组立和行车从动侧支撑上横向移动。
6.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第一行车和第二行车均包括横移电机、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横移电机通过横移减速器和横移联轴器带动所述主动轮横向移动,所述主动轮带动所述从动轮横向移动。
7.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第一提升机构和第二提升机构均包括提升电机和滑轮组,所述提升电机通过提升联轴器、提升减速器和滑轮组带动所述横向升降梁倾斜或水平升降。
8.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超长管类零件的电动行车,第一吊钩和第二吊钩连接好超长管类零件后,两侧的第一提升机构和第二提升机构能够提升不同高度,从而使超长管类零件倾斜,使管内水自然控出后提升;本实用新型实用方便。
附图说明
9.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超长管类零件的电动行车的主视图;
10.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超长管类零件的电动行车的俯视图;
11.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超长管类零件的电动行车的左视图;
12.图4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13.图5是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14.图6是图3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15.其中:1、横向升降梁;2、第一吊钩;3、第二吊钩;4、行车立腿;5、行车侧方管;6、行车传动侧支撑组立;7、行车从动侧支撑;8、横移电机;9、主动轮;10、从动轮;11、提升电机;12、滑轮组;13、横移减速器;14、横移联轴器;15、提升减速器;16、提升联轴器。
具体实施方式
16.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17.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18.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超长管类零件的电动行车,如图1-6所示,包括行车架、第一行车、第二行车、第一提升机构、第二提升机构和升降吊钩组立,第一行车和第二行车设于所述行车架的上部,所述第一提升机构和第二提升机构安装于所述行车架的上方的左右两侧;所述升降吊钩组立包括横向升降梁1、第一吊钩2和第二吊钩3,所述第一吊钩和第二吊钩设于所述横向升降梁两侧。所述第一行车和第二行车用于带动所述第一吊钩和第二吊钩横向移动,即第一吊钩和第二吊钩相对于横向升降梁横向移动,所述第一提升机构和第二提升机构分别与所述横向升降梁的两端连接,用于带动所述升降吊钩组立倾斜或水平升降。
19.本实施例使用时,第一行车和第二行车带动第一吊钩和第二吊钩至合适位置,使第一吊钩与第二吊钩与超长管类零件的两端连接,第一提升机构和第二提升机构分别将横向升降梁两侧提升不同高度,使横向升降梁和其上的超长管类零件倾斜,从而使管内的水自然流出,然后继续进行提升操作。
20.具体的,所述行车架包括行车立腿4、行车侧方管5、行车传动侧支撑组立6和行车从动侧支撑7,所述行车立腿竖直设置,两个所述行车立腿的上部分别安装有所述第一提升机构和第二提升机构,两个所述行车侧方管分别水平的设于两个所述行车立腿的上部,且所述行车侧方管位于所述第一提升机构和第二提升机构的下方,两个所述行车侧方管之间的前部设有所述行车从动侧支撑,两个所述行车侧方管之间的后部设有所述行车传动侧支撑组立,所述第一行车和第二行车在所述行车传动侧支撑组立和行车从动侧支撑上横向移动。
2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行车和第二行车均包括横移电机8、主动轮9和从动轮10,所述横移电机通过横移减速器和横移联轴器带动所述主动轮横向移动,所述主动轮带动所述从动轮横向移动。由于第一吊钩和第二吊钩与第一行车和第二行车连接,则第一吊钩和第二吊钩随着第一行车和第二行车横移而横向移动。
2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提升机构和第二提升机构均包括提升电机11和滑轮组12,所
述提升电机通过提升联轴器、提升减速器和滑轮组带动所述横向升降梁倾斜或水平升降。
23.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超长管类零件的电动行车,第一吊钩和第二吊钩连接好超长管类零件后,两侧的第一提升机构和第二提升机构能够提升不同高度,从而使超长管类零件倾斜,使管内水自然控出后提升;本实用新型实用方便。
24.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超长管类零件的电动行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车架、第一行车、第二行车、第一提升机构、第二提升机构和升降吊钩组立,第一行车和第二行车设于所述行车架的上部,所述第一提升机构和第二提升机构安装于所述行车架的上方的左右两侧;所述升降吊钩组立包括横向升降梁、第一吊钩和第二吊钩,所述第一吊钩和第二吊钩设于所述横向升降梁两侧,所述第一行车和第二行车用于带动所述第一吊钩和第二吊钩横向移动,所述第一提升机构和第二提升机构分别与所述横向升降梁的两端连接,用于带动所述升降吊钩组立倾斜或水平升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超长管类零件的电动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车架包括行车立腿、行车侧方管、行车传动侧支撑组立和行车从动侧支撑,所述行车立腿竖直设置,两个所述行车立腿的上部分别安装有所述第一提升机构和第二提升机构,两个所述行车侧方管分别水平的设于两个所述行车立腿的上部,且所述行车侧方管位于所述第一提升机构和第二提升机构的下方,两个所述行车侧方管之间的前部设有所述行车从动侧支撑,两个所述行车侧方管之间的后部设有所述行车传动侧支撑组立,所述第一行车和第二行车在所述行车传动侧支撑组立和行车从动侧支撑上横向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超长管类零件的电动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车和第二行车均包括横移电机、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横移电机通过横移减速器和横移联轴器带动所述主动轮横向移动,所述主动轮带动所述从动轮横向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超长管类零件的电动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提升机构和第二提升机构均包括提升电机和滑轮组,所述提升电机通过提升联轴器、提升减速器和滑轮组带动所述横向升降梁倾斜或水平升降。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超长管类零件的电动行车,第一行车和第二行车设于行车架的上部,第一提升机构和第二提升机构安装于行车架的上方的左右两侧;升降吊钩组立包括横向升降梁、第一吊钩和第二吊钩,第一吊钩和第二吊钩设于横向升降梁两侧,第一行车和第二行车用于带动第一吊钩和第二吊钩横向移动,第一提升机构和第二提升机构分别与横向升降梁的两端连接,用于带动升降吊钩组立倾斜或水平升降。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超长管类零件的电动行车,第一吊钩和第二吊钩连接好超长管类零件后,两侧的第一提升机构和第二提升机构能够提升不同高度,从而使超长管类零件倾斜,使管内水自然控出后提升。水自然控出后提升。水自然控出后提升。


技术研发人员:俞秋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亚泰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21
技术公布日:2022/5/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