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一键使塔机吊钩自动返回至下班点的智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24818发布日期:2022-06-08 00:41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一键使塔机吊钩自动返回至下班点的智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塔式起重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一键使塔机吊钩自动返回至下班点的智能装置。


背景技术:

2.塔式起重机简称塔机,根据塔式起重机的安全操作规程,塔机作业完毕后,操作员准备下班前,应将塔机吊钩提起,小车收回,驾驶室摆正(此时塔机的状态通常称为下班点状态),所有操作手柄置于零位,切断电源,锁好配电箱,关闭司机室门窗。有时当塔机作业完毕后,吊钩会处于离驾驶室很远的位置,操作员下班前要将吊钩提起,小车收回至安全位置,有时需要花费极长的时间,特别是当塔机升高至二、三百米的时候,所花费的时间更长。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可一键使塔机吊钩自动返回至下班点的智能装置,使操作员只需一键操作,塔机吊钩便自动返回至下班点位置,以缩短塔机吊钩回到下班点位置的时间,提高作业效率,改善操作员的工作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一键使塔机吊钩自动返回至下班点的智能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使操作员只需一键操作,塔机吊钩便自动返回至下班点位置,缩短塔机吊钩回到下班点位置的时间,提高作业效率,改善操作员的工作强度。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可一键使塔机吊钩自动返回至下班点的智能装置,包括第一编码器、第二编码器、第三编码器、第一按钮、第二按钮、语音播报器和可编程序控制器,所述第一编码器设置于起升机构处,用于传输起升机构的运动位置信息,所述第二编码器设置于变辐机构处,用于传输变辐机构的运动位置信息,所述第三编码器设置于回转机构处,用于传输回转机构的运动位置信息,所述第一编码器、第二编码器、第三编码器分别与可编程序控制器通讯连接,所述第一按钮和第二按钮设置于操控台上,所述第一按钮和第二按钮分别与可编程序控制器通讯连接,所述语音播报器设置于驾驶舱内且与可编程序控制器通讯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编码器、第二编码器和第三编码器均为采用modbus通讯协议的多圈绝对值编码器。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编码器设置于起升机构中起升卷筒处,所述第二编码器设置于变辐机构中变辐卷筒处,所述第三编码器设置于回转机构中回转销轴处。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按钮设置有“记录下班点”的文字说明,所述第二按钮设置有“返回至下班点”的文字说明。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1、可实现一键使塔机吊钩自动返回至下班点功能:本实用新型分别在起升机构、变辐机构、回转机构处设置有第一编码器、第二编码器、第三编码器,可将对应运动机构的位置信息实时传输至可编程序控制器,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第一按钮和第二按钮,操作员
首先在塔机各运动机构处于下班点位置时,按下第一按钮,可将起升机构、变辐机构、回转机构处于下班点时的位置信息储存在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寄存器中,塔机工作结束后,当操作员想将塔机吊钩返回至下班点位置时,只需按下第二按钮,可编程序控制器读取寄存器中存储的起升机构、变辐机构和回转机构下班点的位置信息,自动控制吊钩完全返回至下班点位置。使塔机操作员的工作变的更加轻松,极大的改善了操作员的工作强度,缩短了塔机吊钩回到下班点位置的时间,保证了塔机安全稳定的工作,有效提高了塔机的安全性能和作业效率。
11.2、本实用新型设置有语音播报器,当操作员按下第二按钮,吊钩完全返回至下班点位置后,语音播报器会播放“吊钩已返回至下班点”语音,提醒操作员塔机吊钩一键返回至下班点操作工作完成。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编码器安装位置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编码器安装位置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编码器安装位置图;
16.图中:1-第一编码器,2-第二编码器,3-第三编码器,4-第一按钮,5-第二按钮,6-语音播报器,7-可编程序控制器,8-起升机构,801-起升卷筒,9-变辐机构,901-变辐卷筒,10-回转机构,1001-回转销轴,11-操控台,12-起升变频器,13-变辐变频器,14-回转变频器。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18.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
19.一种可一键使塔机吊钩自动返回至下班点的智能装置,包括第一编码器1、第二编码器2、第三编码器3、第一按钮4、第二按钮5、语音播报器6和可编程序控制器7,第一编码器1设置于起升机构8中起升卷筒801处,用于传输起升机构8的运动位置信息,第二编码器2设置于变辐机构9中变辐卷筒901处,用于传输变辐机构9的运动位置信息,第三编码器3设置于回转机构10中回转销轴1001处,用于传输回转机构10的运动位置信息,第一编码器1、第二编码器2、第三编码器3分别与可编程序控制器7通讯连接,第一按钮4和第二按钮5设置于操控台11上,第一按钮4和第二按钮5分别与可编程序控制器7通讯连接,语音播报器6设置于驾驶舱内且与可编程序控制器7通讯连接。
20.其中,第一编码器1、第二编码器2和第三编码器3均为采用modbus通讯协议的多圈绝对值编码器。
21.其中,第一按钮4设置有“记录下班点”的文字说明,第二按钮5设置有“返回至下班点”的文字说明,防止操作员误操作。
22.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塔机工作时,可编程序控制器7通过modbus通讯协议,实时读取第一编码器1、第二编码器2和第三编码器3的脉冲数,即起升机构8、变辐机构9和回转机构10的运动位置信息,当塔机吊钩处于提起、小车收回至安全位置、驾驶室摆正时,表示
起升机构8、变辐机构9和回转机构10处于下班点位置,此时,操作员只需按下第一按钮4,可编程序控制器7读取第一编码器1、第二编码器2和第三编码器3的脉冲数并将这些信息存储至寄存器中,塔机工作结束后,当操作员想将塔机吊钩返回至下班点位置时,只需按下第二按钮5,可编程序控制器7读取寄存器中存储的起升机构8、变辐机构9和回转机构10下班点的位置信息,首先通过起升变频器12自动控制起升机构8将吊钩提起至起升机构8的下班点位置,再通过变辐变频器13自动控制变辐机构9将小车收回至变辐机构9的下班点位置,最后通过回转变频器14自动控制回转机构10将驾驶室摆正至回转机构10的下班点位置。当吊钩完全返回至下班点位置后,可编程序控制器7发出信号给语音播报器6,语音播报器播放“吊钩已返回至下班点”语音,提醒操作员塔机吊钩一键返回至下班点操作工作完成。
2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可一键使塔机吊钩自动返回至下班点的智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编码器(1)、第二编码器(2)、第三编码器(3)、第一按钮(4)、第二按钮(5)、语音播报器(6)和可编程序控制器(7),所述第一编码器(1)设置于起升机构(8)处,用于传输起升机构(8)的运动位置信息,所述第二编码器(2)设置于变辐机构(9)处,用于传输变辐机构(9)的运动位置信息,所述第三编码器(3)设置于回转机构(10)处,用于传输回转机构(10)的运动位置信息,所述第一编码器(1)、第二编码器(2)、第三编码器(3)分别与可编程序控制器(7)通讯连接,所述第一按钮(4)和第二按钮(5)设置于操控台(11)上,所述第一按钮(4)和第二按钮(5)分别与可编程序控制器(7)通讯连接,所述语音播报器(6)设置于驾驶舱内且与可编程序控制器(7)通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一键使塔机吊钩自动返回至下班点的智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编码器(1)、第二编码器(2)和第三编码器(3)均为采用modbus通讯协议的多圈绝对值编码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一键使塔机吊钩自动返回至下班点的智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编码器(1)设置于起升机构(8)中起升卷筒(801)处,所述第二编码器(2)设置于变辐机构(9)中变辐卷筒(901)处,所述第三编码器(3)设置于回转机构(10)中回转销轴(1001)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一键使塔机吊钩自动返回至下班点的智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按钮(4)设置有“记录下班点”的文字说明,所述第二按钮(5)设置有“返回至下班点”的文字说明。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一键使塔机吊钩自动返回至下班点的智能装置,包括第一编码器、第二编码器、第三编码器、第一按钮、第二按钮、语音播报器和可编程序控制器,所述第一编码器设置于起升机构处,用于传输起升机构的运动位置信息,所述第二编码器设置于变辐机构处,用于传输变辐机构的运动位置信息,所述第三编码器设置于回转机构处,用于传输回转机构的运动位置信息,所述第一编码器、第二编码器、第三编码器分别与可编程序控制器通讯连接。本实用新型可实现一键使塔机吊钩自动返回至下班点功能,极大的改善了操作员的工作强度,缩短了塔机吊钩回到下班点位置的时间,有效提高了塔机的安全性能和作业效率。了塔机的安全性能和作业效率。了塔机的安全性能和作业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赵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中天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22
技术公布日:2022/6/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