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782428发布日期:2024-04-30 16:53阅读:9来源:国知局
电梯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梯。


背景技术:

1、作为电梯的一种有无机械室电梯。无机械室电梯是不需要在大楼、公寓等建筑物的屋顶设置机械室的电梯。作为无机械室电梯,例如已知有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电梯。

2、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一种电梯的结构,为了在确保对重的移动范围的状态下能够容易地进行曳引机(驱动装置)的维护检查作业,使支承对重侧的主绳索的端部的对重侧主绳索端部支承机构(对重侧主绳索止动部)的最上部的位置比曳引机的位置高。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结构:将对重侧主绳索端部支承机构集中配置在井道的顶板附近的机构;和将对重侧主绳索端部支承机构分开配置在上下两处,具体而言分开配置在井道的顶板附近和从井道的顶板向下方离开的位置的结构。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7/141438号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然而,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中存在如下课题。

3、首先,在将对重侧主绳索端部支承机构集中配置于井道的顶板附近的情况下,从对重侧主绳索端部支承机构至井道的顶板的空间变窄,因此对重侧主绳索端部支承机构的维护检查作业变得困难。另外,在将对重侧主绳索端部支承机构分开配置于上下两处的情况下,从上侧的对重侧主绳索端部支承机构至井道的顶板的空间变窄,因此对重侧主绳索端部支承机构的维护检查作业变得困难。另外,下侧的对重侧主绳索端部支承机构在从正面观察曳引机时配置于曳引机的背面侧,该背面侧的空间非常狭窄,因此对重侧主绳索端部支承机构的维护检查作业变得更困难。另外,在将对重侧主绳索端部支承机构分为上下两个部位配置的情况下,进行维护检查作业的作业人员需要根据各个部位而大幅变更作业场所、作业姿态,因此作业效率大幅降低。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其能够在确保对重的移动范围的基础上,容易地进行对曳引机和对重侧主绳索端部支承机构的维护检查作业。

5、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6、为了解决上述课题,例如采用本发明保护范围的结构。

7、本发明包括多个解决上述课题的技术方案,列举其中之一,提供一种电梯,其包括:能够在井道内移动的对重;设置在井道的顶部的、具有用于卷绕主绳索的驱动滑轮的曳引机;支承曳引机的曳引机支承台;能够连接从对重向上方延伸的主绳索的端部的对重侧主绳索固定件;经由对重侧主绳索固定件支承主绳索的端部的对重侧主绳索端部支承机构;和安装于曳引机支承台的、用于支承对重侧主绳索端部支承机构的主绳索端部支承台。对重侧主绳索端部支承机构以从驱动滑轮的中心轴线方向观察时与曳引机不重叠的方式配置在曳引机的侧方。

8、发明效果

9、根据本发明,能够在确保对重的移动范围的基础上,容易地进行曳引机和对重侧主绳索端部支承机构的维护检查作业。

10、上述以外的课题、结构和效果通过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能够明确。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梯,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的电梯包括:对重;具有用于卷绕主绳索的驱动滑轮的曳引机;支承曳引机的曳引机支承台;能够连接从对重向上方延伸的主绳索的端部的对重侧主绳索固定件;支承主绳索的端部的对重侧主绳索端部支承机构;和安装于曳引机支承台的、用于支承对重侧主绳索端部支承机构的主绳索端部支承台,对重侧主绳索端部支承机构以从驱动滑轮的中心轴线方向观察时与曳引机不重叠的方式配置在曳引机的侧方。

技术研发人员:西野隆博,金山泰裕,西野克典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