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曳引机断裂保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04955发布日期:2022-04-23 21:24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电梯曳引机断裂保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具体为电梯曳引机断裂保护结构。


背景技术:

2.当前的永磁同步无齿轮电梯曳引机通常采用悬臂结构,主支撑为前侧轴承处,此处承受轴载力,为了一定的安全系数要求,曳引机机座通常采用球铁。
3.即使机座采用球铁,出于成本考虑,安全系数依旧无法达到8倍或者10倍的水平,机座的前轴承室的作为主要的受力支撑处,存在应力大,应力集中等情况,存在可能的破裂风险,一旦发生破裂等失效情况,将会产生严重的人身及财产伤害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了电梯曳引机断裂保护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电梯曳引机断裂保护结构,包括:
8.前部主体框和后机座,所述前部主体框固定连接在后机座的侧壁上,所述前部主体框和后机座分别装配有前轴承和后轴承,且所述前轴承和后轴承之间装配有主轴与制动轮,且所述制动轮固定套接在主轴的外表面,所述制动轮传动连接有曳引轮;
9.支撑保护块,所述支撑保护块的数量设置为四个,四个所述支撑保护块均设置在前部主体框的下方,且处于曳引轮的下方。
10.优选的,所述前轴承和后轴承分别连接在前部主体框和后机座的内壁上。
11.优选的,所述主轴固定插接在前轴承和后轴承之间。
12.优选的,四个所述支撑保护块的长短不一,且每个所述支撑保护块的顶端距离曳引轮外圆表面为3mm。
13.本发明公开了电梯曳引机断裂保护结构,其具备的有益效果如下:
14.1、该电梯曳引机断裂保护结构,曳引机主受力点为前端支撑处,即发生应力集中,结构破裂等风险主要集中在前端处,在极端情况下,直接支撑住曳引轮,无论发生破裂位置为前部主体框架的轴承室及轴承室支撑处,还是主轴,或者是制动轮,通过四个支撑保护块均可在下坠时,支撑住曳引轮,即阻止了情况朝更严重的方向发展,且由于曳引轮最外沿距离四个支撑保护块仅有3mm左右的距离,即结构刚下坠时,就被支撑住了,减小了下坠的势能,减小了对支撑保护的冲击,同时也减小了轿厢中可能存在的人员下坠感和冲击感。
15.2、该电梯曳引机断裂保护结构,在曳引轮下部设计四个支撑保护块,能在结构下坠时有效支撑住曳引轮,避免曳引轮继续下坠,四个支撑保护块在径向上与曳引轮最外沿保持合适距离,在曳引机正常运行时,避免曳引轮刮擦支撑保护块。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发明结构剖视图;
17.图2为本发明下部支撑剖视放大图;
18.图3为本发明支撑曳引轮示意图。
19.图中:1、前部主体框;2、主轴;3、前轴承;4、制动轮;5、曳引轮;7、后机座;8、后轴承;11、支撑保护块。
具体实施方式
20.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电梯曳引机断裂保护结构,如图1-3所示,
21.包括:
22.前部主体框1和后机座7,前部主体框1固定连接在后机座7的侧壁上,前部主体框1和后机座7分别装配有前轴承3和后轴承8,且前轴承3和后轴承8之间装配有主轴2与制动轮4,且制动轮4固定套接在主轴2的外表面,制动轮4传动连接有曳引轮5;
23.支撑保护块11,支撑保护块11的数量设置为四个,四个支撑保护块11均设置在前部主体框1的下方,且处于曳引轮5的下方;
24.主受力由前部主体框1承担,辅助受力由后机座7承担,即前部主体框1承担支撑前轴承3的作用,后机座7承担支撑后轴承8的作用,由于轴载处于前端,前部主体框1承担了大部分的轴载压力;
25.电梯轴载通过钢丝绳施加在曳引轮5上,曳引轮5通过与4制动轮的连接,制动轮4与主轴2连接,将轴载正压力传递到主轴2上,主轴2前端由前轴承3支撑,主轴2后端由后轴承8支撑,前轴承3由前部主体框1,后轴承8由后机座7支撑,从而实现轴载传递到1前部主体框架及7后机座。
26.前轴承3和后轴承8分别转动连接在前部主体框1和后机座7的内壁上。
27.四个支撑保护块11的长短不一,且每个支撑保护块11的顶端距离曳引轮5外圆表面为3mm。曳引轮5的外表面装配有多根钢丝绳。
28.工作原理:电梯轴载通过钢丝绳施加在曳引轮5上,曳引轮5通过与4制动轮的连接,制动轮4与主轴2连接,将轴载正压力传递到主轴2上,主轴2前端由前轴承3支撑,主轴2后端由后轴承8支撑,前轴承3由前部主体框1,后轴承8由后机座7支撑,从而实现轴载传递到1前部主体框架及7后机座。
29.在极端情况下,直接支撑住曳引轮5,无论发生破裂位置为前部主体框架的轴承室及轴承室支撑处,还是主轴2,或者是制动轮4,通过四个支撑保护块11均可在下坠时,支撑住曳引轮5,即阻止了情况朝更严重的方向发展,且由于曳引轮5最外沿距离四个支撑保护块11仅有3mm左右的距离,即结构刚下坠时,就被支撑住了,减小了下坠的势能,减小了对支撑保护的冲击,同时也减小了轿厢中可能存在的人员下坠感和冲击感,且四个支撑保护块11在径向上与曳引轮5最外沿保持合适距离,在曳引机正常运行时,避免曳引轮5刮擦支撑保护块11。
30.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
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电梯曳引机断裂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部主体框(1)和后机座(7),所述前部主体框(1)固定连接在后机座(7)的侧壁上,所述前部主体框(1)和后机座(7)分别装配有前轴承(3)和后轴承(8),且所述前轴承(3)和后轴承(8)之间装配有主轴(2)与制动轮(4),且所述制动轮(4)固定套接在主轴(2)的外表面,所述制动轮(4)传动连接有曳引轮(5);支撑保护块(11),所述支撑保护块(11)的数量设置为四个,四个所述支撑保护块(11)均设置在前部主体框(1)的下方,且处于曳引轮(5)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曳引机断裂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轴承(3)和后轴承(8)分别连接在前部主体框(1)和后机座(7)的内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曳引机断裂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2)与制动轮(4)固定插接在前轴承(3)和后轴承(8)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曳引机断裂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支撑保护块(11)的长短不一,且每个所述支撑保护块(11)的顶端距离曳引轮(5)外圆表面为3mm。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电梯曳引机断裂保护结构,涉及电梯领域。该电梯曳引机断裂保护结构,包括:前部主体框和后机座,所述前部主体框和后机座分别装配有前轴承和后轴承,且所述前轴承和后轴承之间装配有主轴与制动轮,所述制动轮固定套接在主轴的外表面,制动轮传动连接有曳引轮;支撑保护块,四个所述支撑保护块均设置在前部主体框的下方,且处于曳引轮的下方。该电梯曳引机断裂保护结构,由于曳引轮最外沿距离四个支撑保护块仅有3mm左右的距离,即结构刚下坠时,就被支撑住了,减小了下坠的势能,减小了对支撑保护的冲击,同时也减小了轿厢中可能存在的人员下坠感和冲击感。的人员下坠感和冲击感。的人员下坠感和冲击感。


技术研发人员:陆巨梁 沈超 顾诚诚 邹月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州巨人电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26
技术公布日:2022/4/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