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龙门桁吊的一对多垃圾压缩站及其垃圾压缩流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767239发布日期:2024-04-25 10:53阅读:15来源:国知局
基于龙门桁吊的一对多垃圾压缩站及其垃圾压缩流程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垃圾处理,具体是一种基于龙门桁吊以实现一台压缩机搭配多个装卸工位的垃圾压缩流程和垃圾压缩站。


背景技术:

1、为了将城市庞大的垃圾转移至垃圾处理厂,转运前需压缩松散垃圾原料,再将成型压缩垃圾装车后转运,以压缩垃圾的形态转运的目的是为了减少体积以提高运输效率,于是,在垃圾收集点的就近处建设垃圾压缩站是公共的配套设施。

2、垃圾压缩站的核心设备是垃圾压缩机,垃圾压缩机有地面处理模式和地埋处理模式,大致的垃圾处理过程是:运输车抵达垃圾压缩站点,先将松散垃圾原料倾倒入压缩机料仓中,压缩机将松散垃圾原料推送至空车箱中,在推送过程中实现压制成型为密实的压缩垃圾,待车箱装满压缩垃圾后,最后由转运车拉走垃圾压缩箱。

3、现有技术的大型垃圾压缩站,如图1所示,通常由多条生产线处理压缩垃圾,每条生产线均需至少配置一部压缩机和一部液压起落装置,液压起落装置用于将满载的垃圾压缩箱托起以便转动车拉走垃圾压缩箱。以四条生产线为例,四台压缩机同时工作,由于松散垃圾原料的密度和含水量存在差异,因此,压制一箱垃圾所需的时间彼此不同步,有的压缩时间较长的生产线的转运车需要停留非常久,而有的压缩时间较短的生产线的转运车已经周转完毕并又再次回到垃圾压缩站点,此时叠加前个垃圾压缩周期尚有未离开的转运车,车辆在设计周期内的停放数量超出额定设计量,造成了垃圾压缩点出现了堵车现象,堵车又进一步造成了运输车无法及时卸料,总之,多条生产线的垃圾处理方式不仅会因“干等”出现“出车慢、进车堵”的车辆运输周转率低的问题,还减少了垃圾压缩工作量。

4、上述多生产线垃圾压缩作业流程存在的弊端的原因是:卸空车箱和装载垃圾箱,必须是在相应的生产线上进行,卸箱和装卸必须是在同一工位进行,也就是工位是固定的。压缩过程还需车辆和空箱一起停在工作处,也就是装卸工位一体化,无法腾出空间。车辆的运输产生了空档,在此等待过程中,车辆无法出车,车辆被暂时闲置,浪费了运输时间。

5、为了针对弊端进行改善,可见一些专利技术文献。为了解决节约设备成本,中国专利文献cn214983465u所述的桁架式垃圾压缩站采用了可横向移动的垃圾压缩机,仅一台垃圾压缩机就可以供给多个垃圾箱的垃圾压缩作业,但是,垃圾箱装满后还需使用吊机(相当于发挥了升降装置的功能)将垃圾箱吊至转运车,在垃圾箱被吊走之前,必须移开垃圾压缩机以腾出吊运空间,垃圾压缩机被动地离开压缩工位的过程中,处理于空载状态,减少也压缩作业时间,同时,在垃圾箱卸箱过程中,垃圾压缩机也不能在卸箱工位作业,也减少了压缩作业时间,总之,整体作业流程的工作效率非常低。

6、而为了使垃圾压缩机能够持续不间断地作业,中国专利文献cn115123711a所述的垃圾压缩中转站,垃圾压缩机是固定不动的,垃圾箱被箱体转运装置所驱动能够沿着轨道产生左右移动,但是,垃圾箱在轨道上排列,必须按顺序行进,运输车和转运车也只能按顺序作业,只要垃圾压缩机的作业周期与车辆的运输周期出现错配时,便会出现空载乃至塞车,总体的垃圾压缩效率非常低。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上述技术存在的因车箱无法自由调配而产生的空载和塞车以及运输效率与压缩量不匹配等不良生产因素的缺陷,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吊装的调配方式及其龙门桁吊得以实现在保持压缩机连续不间断作业的前提下对车箱合理调配,达到总体压缩作业具有连贯性、无空载和无塞车等良性生产的垃圾压缩站龙门桁吊和一对多垃圾压缩站及其垃圾压缩流程。

2、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对多垃圾压缩站,包括压缩机和屋体,屋体的后方布置压缩机,所述屋体的前方布置龙门桁吊,龙门桁吊的下方划分有卸箱工作区、压缩工作区和装箱工作区,相应地,卸箱工作区用于多工位停放空箱,压缩工作区提供垃圾压缩工位,装箱工作区用于多工位停放满箱。

3、进一步地,所述龙门桁吊至少包括龙门架和桁车,桁车沿着龙门架作直线式往复运动,桁车吊运车箱在卸箱工作区、压缩工作区和装箱工作区之间调配。

4、同时,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垃圾压缩流程,步骤是:卸料后的空箱a由运输车送至卸箱工作区的某个工位,龙门桁吊吊起空箱悬停,待运输车离开卸箱工作区后,龙门桁吊将空箱轻轻停放至地面,离开卸箱工作区后运输车等待调动;接着,龙门桁吊将任一空箱吊运至压缩工作区,压缩机推压垃圾填满车箱;接着,龙门桁吊将满箱b吊运至装箱工作区的某个工位停放;接着,龙门桁吊吊起满箱悬停,转运车到达指定工位,龙门桁吊将满箱轻轻停放于转运车。

5、实施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布置龙门桁吊,取代并减少了现有技术的液压起落装置和轨道式移动装置等设备,节省了设备投放量和成本,只需一台压缩机便可适配多个装卸车箱,压缩机连贯性地以无缝运转模式工作,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空载的问题,龙门桁吊自由灵活地调配空箱和满箱到达相应工位,调配车箱不需按顺序等待且与压缩机产生完全匹配,杜绝了以往需在各自工位等待的时间,使车辆即来即走,不会因等待工位而发生塞车或占位的情况;车箱、车辆、压缩机、卸箱工作区、压缩工作区、装箱工作区等要素不必一一对应,压缩机和龙门桁吊的有机配合,提升了垃圾压缩工作效率,使得整个垃圾场地整洁不留卫生死角;卸箱和装箱工作彼此独立,互不干扰,使卸箱和装箱的工作周期完全匹配压缩作业周期,卸箱工作区和装箱工作区各自内部的车箱能够插队调配,生产环节更加流畅,车辆只需停放到位即可,不需要额外操作装卸箱动作,减少了司机的工作量。



技术特征:

1.一种一对多垃圾压缩站,包括压缩机和屋体,屋体的后方布置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屋体的前方布置龙门桁吊,龙门桁吊的下方划分有卸箱工作区、压缩工作区和装箱工作区,相应地,卸箱工作区用于多工位停放空箱,压缩工作区提供垃圾压缩工位,装箱工作区用于多工位停放满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对多垃圾压缩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门桁吊至少包括龙门架和桁车,桁车沿着龙门架作直线式往复运动,桁车吊运车箱在卸箱工作区、压缩工作区和装箱工作区之间调配。

3.一种垃圾压缩流程,其特征在于步骤是:卸料后的空箱(a)由运输车送至卸箱工作区的某个工位,龙门桁吊吊起空箱悬停,待运输车离开卸箱工作区后,龙门桁吊将空箱轻轻停放至地面,离开卸箱工作区后运输车等待调动;接着,龙门桁吊将任一空箱吊运至压缩工作区,压缩机推压垃圾填满车箱;接着,龙门桁吊将满箱(b)吊运至装箱工作区的某个工位停放;接着,龙门桁吊吊起满箱悬停,转运车到达指定工位,龙门桁吊将满箱轻轻停放于转运车。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对多垃圾压缩站及其垃圾压缩流程,在屋体的前方布置龙门桁吊,卸料后的空箱由运输车送至卸箱工作区,龙门桁吊吊起空箱悬停,待运输车离开卸箱工作区后,龙门桁吊将空箱轻轻停放至地面,龙门桁吊将任一空箱吊运至压缩工作区,压缩机推压垃圾填满车箱,龙门桁吊将满箱吊运至装箱工作区停放,龙门桁吊吊起满箱悬停,转运车到达指定工位,龙门桁吊将满箱轻轻停放于转运车,本发明只需一台压缩机便可适配多个装卸车箱,压缩机连贯性地以无缝运转模式工作,节省了设备投放量和成本,车辆即来即走,提升了垃圾压缩工作效率,生产环节更加流畅。

技术研发人员:江先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泽耀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