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往返式智能物料提升机装配式框架倒装施工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90185发布日期:2022-09-10 08:43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往返式智能物料提升机装配式框架倒装施工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往返式智能物料提升机装配式框架倒装施工机构。


背景技术:

2.往返式智能物料提升机运用液压升降平台的左右反复运动来保持原材料的竖直运输,作为楼层之间物料搬运的主要通道。随着电子信息产业高速发展,手机等智能电子产品的制造工厂自动化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甚至出现了无人工厂,生产物料从请求、取货、分配、仓储等环节都已经实现了自动化,在这些环节中往返式智能物料提升机作为厂房各楼层之间物料垂直搬运的重要工具,必不可少。往返式智能物料提升机含了主体框架、导轨、轿厢厅门、曳引机、安全附件,但与电梯有重要区别,非载人设备,由厂房生产系统中心控制全自动运行,安装精度要求极高。
3.目前往返式智能物料提升机在进行施工时,需要较多的高空作业,具有较高的安全隐患,且整体的施工效率较低,存在一定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往返式智能物料提升机装配式框架倒装施工机构,降低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同时提升施工效率。
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6.一种往返式智能物料提升机装配式框架倒装施工机构,包括井道,所述井道内部底面设置有基坑,所述井道自地面开始向上依次间距开设有多个通道口;
7.所述井道顶部设置有抬升组件,所述基坑内设置有底部支撑组件,所述抬升组件包括通过龙门架安装在所述井道顶部的起重葫芦,所述井道顶部贯穿开设有供所述起重葫芦钢丝绳穿过的通孔。
8.所述龙门架通过拉爆螺丝固定安装在所述井道顶部。
9.所述底部支撑组件包括设置在基坑内的地坑底架,所述地坑底架底部转动安装有多个圆钢管。
10.所述地坑底架顶端与地面平齐。
11.所述井道顶部外围设置有防护围栏。
12.本实用新型利用底部支撑组件对框架进行支撑放置,配合抬升组件对框架进行吊设抬升,可实现框架自下而上的倒装吊装,有效减少了狭小井道作业及高空作业,降低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同时提升了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往返式智能物料提升机装配式框架倒装施工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结构放大图;
15.图3是框架安装完成后的机构示意图。
16.图中,1、井道;2、抬升组件;21、龙门架;22、起重葫芦;3、底部支撑组件;31、地坑底架;32、圆钢管;4、防护围栏。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8.请参见附图1-3,一种往返式智能物料提升机装配式框架倒装施工机构,包括井道1,所述井道1内部底面设置有基坑,所述井道1自地面开始向上依次间距开设有多个通道口;
19.所述井道1顶部设置有抬升组件2,所述基坑内设置有底部支撑组件3,所述抬升组件2包括通过龙门架21安装在所述井道1顶部的起重葫芦22,所述井道1顶部贯穿开设有供所述起重葫芦22钢丝绳穿过的通孔。
20.利用底部支撑组件3对框架进行支撑放置,配合抬升组件2对框架进行吊设抬升,可实现框架自下而上的倒装吊装,有效减少了狭小井道作业及高空作业,降低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同时提升了施工效率。
21.所述龙门架21通过拉爆螺丝固定安装在所述井道1顶部。在本实施方式中,龙门架21利用拉爆螺丝与井道1连接,保证了龙门架21的稳定安装。
22.所述底部支撑组件3包括设置在基坑内的地坑底架31,所述地坑底架31底部转动安装有多个圆钢管32。在本实施方式中,圆钢管32的设置,便于对地坑底架31进行移动,从而便于将地坑底架31放置在基坑内。
23.所述地坑底架31顶端与地面平齐。在本实施方式中,地坑底架31顶端与地面平齐,便于将框架从井道1最底部的通道口中送入井道1内。
24.所述井道1顶部外围设置有防护围栏4。在本实施方式中,防护围栏4的设置,为在井道1顶部的作业人员提供一定的防护,提升了施工的安全性。
25.在进行框架的安装时,首先推动地坑底架31至井道1最底部的通道口,利用起重葫芦22吊装将其置于基坑内,接着利用起重葫芦22将顶部横梁起吊提高约一个框架高度并固定好,然后将第二个框架平推放置至地坑底架31上,控制起重葫芦22将顶部横梁缓慢放置在第二个框架上,将顶部横架与第二个框架在四个角各采用2个m16*50标准螺栓固定,按照以上方法依次把所有的框架进行吊装放置井道内,最后将吊装在井道内的框架根据垂直线依次固定在井道1内部的结构梁上,完成框架整体的安装,整体结构如图3所示。框架之间的衔接均在井道1最底部的通道口处完成,无需进行高空作业,且操作空间更大。
26.需要说明的,在框架安装完成后,导轨及轿厢的安装均可采用抬升组件2继续拧吊设安装,且导轨之间的拼接亦可在在井道1最底部的通道口处完成。
27.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往返式智能物料提升机装配式框架倒装施工机构,包括井道(1),所述井道(1)内部底面设置有基坑,所述井道(1)自地面开始向上依次间距开设有多个通道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井道(1)顶部设置有抬升组件(2),所述基坑内设置有底部支撑组件(3),所述抬升组件(2)包括通过龙门架(21)安装在所述井道(1)顶部的起重葫芦(22),所述井道(1)顶部贯穿开设有供所述起重葫芦(22)钢丝绳穿过的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往返式智能物料提升机装配式框架倒装施工机构,其特征是:所述龙门架(21)通过拉爆螺丝固定安装在所述井道(1)顶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往返式智能物料提升机装配式框架倒装施工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底部支撑组件(3)包括设置在基坑内的地坑底架(31),所述地坑底架(31)底部转动安装有多个圆钢管(3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往返式智能物料提升机装配式框架倒装施工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地坑底架(31)顶端与地面平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往返式智能物料提升机装配式框架倒装施工机构,其特征是:所述井道(1)顶部外围设置有防护围栏(4)。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往返式智能物料提升机装配式框架倒装施工机构,包括井道,所述井道内部底面设置有基坑,所述井道自地面开始向上依次间距开设有多个通道口;所述井道顶部设置有抬升组件,所述基坑内设置有底部支撑组件,所述抬升组件包括通过龙门架安装在所述井道顶部的起重葫芦,所述井道顶部贯穿开设有供所述起重葫芦钢丝绳穿过的通孔。本实用新型利用底部支撑组件对框架进行支撑放置,配合抬升组件对框架进行吊设抬升,可实现框架自下而上的倒装吊装,有效减少了狭小井道作业及高空作业,降低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同时提升了施工效率。施工效率。施工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赵凡 钟兴朝 李源新 白雪峰 陈益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八局广西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25
技术公布日:2022/9/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