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氨酯产品制造用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17086发布日期:2023-01-13 21:53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聚氨酯产品制造用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机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聚氨酯产品制造用转运装置。


背景技术:

2.聚氨酯发泡铝型材在成型加工过程中需要利用输送机构进行转移输送。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3201171u所公开的一种铝型材加工用输送机构,其利用传送带输送型材,通过包括引料板和出料板在内的顶出机构将型材从传送带上顶起,通过加工台对型材进行加工,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传送带的传送力道难以将型材由引料板带动到出料板上,型材在传送带的作用下先转移到引料板上,此时型材已经与传送带分离,传送带无法继续给与型材传送力,型材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会重新落到传送带上,只有当型材的直径远大于引料板的高度时才能经由传送带传送到出料板上,这就造成了本方案的局限性,难以很好地解决现有的铝型材加工通常是在传送带上进行,容易造成对传送带表面的损伤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聚氨酯产品制造用转运装置。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聚氨酯产品制造用转运装置,包括输送架和转动连接在输送架顶部的输送辊以及与输送辊传动连接的输送带,还包括加工机构和顶出机构,所述顶出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托板,所述加工机构包括加工架,所述加工架的顶端下表面连接有红外传感器。
5.优选的,所述加工机构还包括固定连接在加工架顶部的气缸以及连接在气缸输出轴底端的加工头。
6.优选的,所述托板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螺轴,所述螺轴的两端均螺旋套接有一个螺套,其中一个所述螺套的上表面连接有挡板,另一个所述螺套的上表面连接有定位板。
7.优选的,所述挡板面向定位板的表面连接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电动推杆电性连接。
8.优选的,所述定位板面向挡板的表面为坡面结构。
9.优选的,所述电动推杆与气缸电性连接,所述红外传感器与电动推杆电性连接。
10.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本申请通过顶出机构可以将型材从输送带上顶出后再进行加工,避免对输送带造成损伤;
12.(2):本申请通过挡板可以使输送中的型材停止移动,以便于顶出机构将停止的型材向上顶起;
13.(3):本申请通过定位板可以对型材进行位置校准定位,使型材能停留在托板的中间位置以方便加工。
附图说明
14.图1为用于聚氨酯发泡铝型材成型的h型纸条成型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图1的部分机构的俯视图;
16.图3为图1的托板的剖视图。
17.附图标记:1、输送架;2、输送辊;3、输送带;4、底座;5、电动推杆;6、托板;7、挡板;8、定位板;9、加工架;10、气缸;11、加工头;12、红外传感器;13、压力传感器;14、螺轴;15、螺套。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19.实施例一
20.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聚氨酯产品制造用转运装置,包括左右两组输送架1和转动连接在每组输送架1顶部的输送辊2以及在两个输送辊2之间传动连接的输送带3,其中一组输送架1的后端连接有电机,电机输出轴与其中一个输送辊2固定连接,电机输出轴带动输送辊2旋转,进而带动输送带3水平运动以将放置在输送带3上的型材水平输送。输送带3共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前后位置,两个输送带3之间具有较大的间距,加工机构在该间距空间内加工,不与输送带3接触,因此可以避免对输送带3造成加工损伤。加工机构包括加工架9、固定连接在加工架9顶部的气缸10以及固定连接在气缸10输出轴底端的加工头11。加工架9的顶端下表面连接有红外传感器12,红外传感器12与电动推杆5电性连接。还包括顶出机构,顶出机构包括底座4,底座4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5,电动推杆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托板6,托板6上表面设置有挡板7和定位板8,定位板8面向挡板7的表面为坡面结构。挡板7面向定位板8的表面连接有压力传感器13,压力传感器13与电动推杆5电性连接,电动推杆5与气缸10电性连接。
21.本实施例中,将型材两端分别放置在两个输送带3上进行水平输送,当型材输送至加工架9下方位置时,红外传感器12向下发射的射线被型材阻挡产生中断信号,红外传感器12将该信号传输至电动推杆5,电动推杆5带动托板6向上移动一段距离,使挡板7的上半部分高于输送带3而定位板8低于输送带3,挡板7的上半部分可以挡住型材使其停止移动,型材与挡板7上的压力传感器13接触后,压力传感器13感应到压力信息,进而将该信号传输给电动推杆5,电动推杆5继续带动托板6向上移动一段距离,使托板6的上表面高于输送带3,此时型材即被托板6托离输送带3,同时,定位板8的坡面结构也会将型材导移至挡板7和定位板8的中间位置,当电动推杆5移动到位后,气缸10的输出轴即可带动加工头11向下移动以对型材进行加工。
22.实施例二
23.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聚氨酯产品制造用转运装置,相较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还包括:托板6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螺轴14,螺轴14的两端均开设有一个外螺纹部,两个外螺纹部的旋向相反,两个螺套15的内环面均开设有一个与外螺纹部相匹配的内螺纹部,且两个内螺纹部旋向相同。其中一个螺套15的上表面通过直轴与挡板7固定连接,另一个螺套15的上表面通过直轴与定位板8固定连接。
24.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型材宽度的不同调节挡板7和定位板8之间的位置,具体的,
转动螺轴14,通过螺轴14与螺套15之间的螺旋连接促使两个螺套15反向运动,两个螺套15即带动挡板7和定位板8反向运动,当挡板7和定位板8相互靠近时可以缩小间距,适用于较窄的型材,当挡板7和定位板8相互远离时可以扩大间距,适用于较宽的型材。
25.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化。


技术特征:
1.一种聚氨酯产品制造用转运装置,包括输送架(1)和转动连接在输送架(1)顶部的输送辊(2)以及与输送辊(2)传动连接的输送带(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工机构和顶出机构,所述顶出机构包括底座(4),所述底座(4)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5),所述电动推杆(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托板(6),所述加工机构包括加工架(9),所述加工架(9)的顶端下表面连接有红外传感器(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产品制造用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机构还包括固定连接在加工架(9)顶部的气缸(10)以及连接在气缸(10)输出轴底端的加工头(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产品制造用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6)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螺轴(14),所述螺轴(14)的两端均螺旋套接有一个螺套(15),其中一个所述螺套(15)的上表面连接有挡板(7),另一个所述螺套(15)的上表面连接有定位板(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聚氨酯产品制造用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7)面向定位板(8)的表面连接有压力传感器(13)。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聚氨酯产品制造用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8)面向挡板(7)的表面为坡面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产品制造用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推杆(5)与气缸(10)电性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聚氨酯产品制造用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13)与电动推杆(5)电性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产品制造用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传感器(12)与电动推杆(5)电性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聚氨酯产品制造用转运装置,属于输送机构技术领域。其主要针对现有的一些输送机构难以很好地解决现有的铝型材加工通常是在传送带上进行,容易造成对传送带表面的损伤的问题,提出如下技术方案:包括输送架和转动连接在输送架顶部的输送辊以及与输送辊传动连接的输送带,还包括加工机构和顶出机构,所述顶出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托板,所述加工机构包括加工架,所述加工架的顶端下表面连接有红外传感器。本实用新型通过顶出机构可以将型材从输送带上顶出后再进行加工,避免对输送带造成损伤。避免对输送带造成损伤。避免对输送带造成损伤。


技术研发人员:姚海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鸿瑞腾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27
技术公布日:2023/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