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车型共用车身输送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25726发布日期:2022-12-02 23:51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车型共用车身输送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设计与制造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车型共用车身输送机构。


背景技术:

2.如下图1所示,现有车身输送机构通过滚床机构1输送,车身输送至下一工位时,滚床机构z向升起,通过滑撬2来定位车身,电机驱动滑撬2两侧的滚轮4,来实现车身传输。该现有车身输送机构存在以下缺点和不足:
3.1.车身z向升降过程中,车身与定位机构易发生碰撞,导致车身零件变形,后期质量无法保证;
4.2.线体单一,只能输送一种车型,如多款车型共线,需重复拆装定位机构,定位机构精度难以保证,增加员工作业时间,效率低;
5.3.车身输送前后定位转换,车体升降需重复定位,车身精度无法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车型共用车身输送机构。
7.本实用新型的多车型共用车身输送机构,包括定位机构、基板、气缸机构、电机、齿轮、连杆机构和滚床;所述定位机构设置在基板上,所述连杆机构包括连杆底板和设置在连杆底板上的两个x型连杆,所述基板设置在所述两个x型连杆的上端,所述气缸机构带动所述连杆机构伸缩运动;而所述电机驱动所述气缸机构,所述连杆底板的下表面设置有齿轮,并且所述齿轮设置在所述滚床的x向轨道上,所述齿轮由设置在所述连杆底板的电机驱动。
8.其中,所述定位机构安装在基板长度方向的两侧。
9.其中,所述两个x型连杆之间通过轴连接。
10.其中,所述气缸机构设置在所述连杆底板上。
11.其中,所述电机通过螺栓与所述气缸机构连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多车型共用车身输送机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1.通过气缸伸缩的形式增加定位机构z向控制,使定位机构与车身共同输送,无定位基准转换,提升车身精度;
14.2.基板上可做多种车型定位机构,满足多款车型同时使用,提升线体柔性化;
15.3.制造成本投入低,使用方便,节省线体输送时间,提高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16.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车身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实施例1的车身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实施例1的车身输送机构的爆炸结构图。
19.图4为图2中圈出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图4中圈出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车身输送机构中的定位机构及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多车型共用车身输送机构做进一步的阐述,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23.实施例1
24.如图2-6所示,本实施例的多车型共用车身输送机构,包括定位机构10、基板20、气缸机构30、电机40、齿轮50、连杆机构60和滚床70。所述定位机构10安装在基板20长度方向的两侧。所述连杆机构60包括连杆底板和设置在连杆底板上的两个x型连杆,所述两个x型连杆之间通过多个轴连接。所述基板20设置在所述两个x型连杆的上端。所述气缸机构30设置在所述连杆底板上,而所述气缸机构30带动所述连杆机构60伸缩运动。所述电机40通过螺栓与所述气缸机构30连接。所述连杆底板的下表面设置有齿轮50,所述齿轮50设置在所述滚床70的x向轨道上。所述齿轮由设置在所述连杆底板的电机40驱动。
25.本实施例的多车型共用车身输送机构运输车身操作过程如下:下车体焊接完成后,通过吊具将车体运输至此车身输送机构,上部分通过在基板20上安装定位机构10保证车身定位(可安装多款车型定位机构),中间部分通过气缸机构30的伸缩带动连杆机构60保证基板20及定位机构10的z向运输,下部分电机通过螺栓与气缸机构30连接,通过电机40驱动齿轮50在滚床70上实现x向水平运输,且整个运输过程无车身定位基准转换,车身精度得到有效保证,基板20上可做多车型定位机构,满足多款车型同时使用,有效提升线体柔性化,运输过程仅需一人操作即可完成,制造成本投入低,员工使用方便,节省线体输送时间,提高作业效率。
26.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具体实施例只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及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多车型共用车身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机构、基板、气缸机构、电机、齿轮、连杆机构和滚床;所述定位机构设置在基板上,所述连杆机构包括连杆底板和设置在连杆底板上的两个x型连杆,所述基板设置在所述两个x型连杆的上端,所述气缸机构带动所述连杆机构伸缩运动;而所述电机驱动所述气缸机构,所述连杆底板的下表面设置有齿轮,并且所述齿轮设置在所述滚床的x向轨道上,所述齿轮由设置在所述连杆底板的电机驱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车型共用车身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安装在基板长度方向的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车型共用车身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x型连杆之间通过轴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车型共用车身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机构设置在所述连杆底板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车型共用车身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通过螺栓与所述气缸机构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车型共用车身输送机构,涉及汽车设计与制造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多车型共用车身输送机构包括定位机构、基板、气缸机构、电机、齿轮、连杆机构和滚床;定位机构设置在基板上,连杆机构包括连杆底板和两个X型连杆,基板设置在所述两个X型连杆的上端,气缸机构带动所述连杆机构伸缩运动;而电机驱动气缸机构,连杆底板的下表面设置有齿轮,并且齿轮设置在滚床的X向轨道上,齿轮由设置在连杆底板的电机驱动。本实用新型通过气缸伸缩的形式增加定位机构Z向控制,使定位机构与车身共同输送,无定位基准转换,提升车身精度;基板上可做多种车型定位机构,满足多款车型同时使用,提升线体柔性化。提升线体柔性化。提升线体柔性化。


技术研发人员:李忠石 底朝龙 王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5.10
技术公布日:2022/1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