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盘管下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42560发布日期:2022-11-11 18:48阅读:42来源:国知局
PE盘管下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pe盘管下管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pe盘管下管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天然气管道安装过程中时常存在交叉施工、施工场地受限、施工环境不良的情况存在,需要在施工现场频繁搬运天然气管材。天然气管材主要以pe盘管为主,pe盘管长度通常为100米或200米,自重较大,搬运难度高。另外,施工时需将pe盘管平放在施工现场,施工人员拉住pe管一端进行拖拽,而这样的下管方式会造成pe盘管与地面接触,导致pe盘管底部大面积磨损,通常来说100米长的pe盘管磨损长度约为总长的10%-15%。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的pe盘管下管方式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pe盘管下管装置。
4.本实用新型的pe盘管下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组件和旋转组件组成:
5.支撑组件顶部为柱体,底部设置若干支脚;
6.旋转组件由套筒、架杆和限位杆组成,套筒选用底部中空的柱状套筒,位于上方的套筒内壁形状与位于下方的柱体外壁或套筒外壁匹配;套筒的柱面上等距设置架杆,架杆一端与套筒铰接,使架杆可以平行或垂直于套筒的轴;所述架杆上设置有垂直于架杆的限位杆。
7.使用时,将pe盘管至于架杆上,绕在架杆上的限位杆外。将一组旋转组件置于支撑组件的柱体上,此时套筒内壁形状与位于下方的柱体外壁匹配,旋转组件带动pe盘管实现离地转动;当存在需要一组以上的pe盘管同时放管的情形,可在一组旋转组件的套管上加设另一组支撑组件,位于上方的套筒内壁形状与位于下方的套筒外壁匹配。
8.具体的,所述支撑组件的柱体和支脚间设置圆盘,所述支脚铰接在圆盘上,支脚外侧焊接垫管,支撑组件的支脚向外展开时,垫管与圆盘直接接触。施工人员可以根据现成地面情况调整垫管的焊接位置或垫管的管径,以调整单个支脚与地面的支撑角度。收纳时将支脚向下收起,便于运输。
9.更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u形吊耳,u形吊耳设置在支脚外侧,当施工中需连同pe盘管以及pe盘管下管装置同步搬运的状况,则在u形吊耳中插入钢管由工人抬起搬运,或在u形吊耳中穿入绳索通过起重设备起吊搬运。
10.更进一步的,所述旋转组件还包括延长杆,使用一组旋转组件时将延长杆插入限位杆内,便于工人转动旋转组件。
11.更进一步的,所述pe旁管下管装置外设置校直器,所述pe盘管从校直器的各个滚轴间隙内通过使放出pe管发生塑性形变,捋直后用于管道铺设。
12.具体的,所述架杆与套筒铰接的具体形式为:架杆两侧的套筒上焊接有固定片,旋转轴穿过架杆及固定片,使架杆沿旋转轴转动;固定片底部设置止动片,架杆转动至止动片外缘时停止转动,此时架杆与套筒的轴垂直。收纳时将架杆向上收起,与套筒的轴水平,便
于运输。
13.实际使用中,pe盘管下管装置制作成本约500-800元,通过使用该装置后pe管材磨损、划伤数量降低约80%,下管时间降低约70%,下管人员数量减少为两人。按63pe管下管2800米计算,则损耗管材费用约1300元;节省下管时间约25小时,节约费用约2200元;减少施工人员配合按25人*200元/人=5000元;总计每2800米盘管下管预计节省费用约:8500元。
14.经总结,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下管效率提升,pe盘管磨损、划伤比率减少、下管人员减少;装置的主体结构采用钢管材和片材,整个装置通过焊接加工制成,制备成本低且实用;收纳状态下可将支撑组件的支脚和旋转组件的架杆同时收起,便于搬运。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状态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18.其中,支撑组件1,柱体1-1,支脚1-2, 圆盘1-3,垫管1-4,旋转组件2,套筒2-1,架杆2-2,限位杆2-3,延长杆2-4。
具体实施方式
19.实施例1:pe盘管下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组件1和旋转组件2组成:支撑组件1顶部为柱体1-1,中部为圆盘1-3,底部设置若干支脚1-2;支脚1-2铰接在圆盘1-3上,支脚1-2外侧焊接垫管1-4,支撑组件1的支脚1-2向外展开时,垫管1-4与圆盘1-3直接接触。支脚1-2外侧还设置有u形吊耳。旋转组件2由套筒2-1、架杆2-2和限位杆2-3组成,套筒2-1选用中空的柱状套筒2-1,位于上方的套筒2-1内壁形状与位于下方的柱体1-1外壁匹配;套筒2-1选用底部中空的柱状套筒2-1,套筒2-1内壁形状与柱体1-1外壁匹配;套筒2-1的柱面上等距设置架杆2-2,架杆2-2一端与套筒2-1铰接,使架杆2-2可以平行或垂直于套筒2-1的轴;所述架杆2-2上设置有垂直于架杆2-2的限位杆2-3。旋转组件2置于支撑组件1的柱体1-1上,旋转组件2上放置pe盘管,实现旋转组件2带动pe盘管实现离地转动。
20.实施例2:pe盘管下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组件1和旋转组件2组成:支撑组件1顶部为柱体1-1,中部为圆盘1-3,底部设置若干支脚1-2;支脚1-2铰接在圆盘1-3上,支脚1-2外侧焊接垫管1-4,支撑组件1的支脚1-2向外展开时,垫管1-4与圆盘1-3直接接触。支脚1-2外侧还设置有u形吊耳。旋转组件2由套筒2-1、架杆2-2和限位杆2-3组成,第一组旋转组件2的套筒2-1底部中空,第一组旋转组件2的套筒2-1内壁形状与柱体1-1外壁匹配;套筒2-1的柱面上等距设置架杆2-2,架杆2-2一端与套筒2-1铰接,使架杆2-2可以平行或垂直于套筒2-1的轴;所述架杆2-2上设置有垂直于架杆2-2的限位杆2-3。第二组旋转组件2置于第一组旋转组件2上方,第二组旋转组件2的套筒2-1内壁形状与第一组套筒2-1外壁匹配,第一组旋转组件2和第二组旋转组件2上各放置一卷pe盘管,分别带动两卷pe盘管离地转动。
21.可在pe盘管下管装置外设置校直器,根据实际pe盘管的高度在校直器底部安装可调高度的支架,将放出的pe管通过校直器发生塑性形变,捋直后用于管道铺设。


技术特征:
1.pe盘管下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组件(1)和旋转组件(2)组成:支撑组件(1)顶部为柱体(1-1),底部设置若干支脚(1-2);旋转组件(2)由套筒(2-1)、架杆(2-2)和限位杆(2-3)组成,套筒(2-1)选用底部中空的柱状套筒(2-1),位于上方的套筒(2-1)内壁形状与位于下方的柱体(1-1)外壁或套筒(2-1)外壁匹配;套筒(2-1)的柱面上等距设置架杆(2-2),架杆(2-2)一端与套筒(2-1)铰接,使架杆(2-2)可以平行或垂直于套筒(2-1)的轴;所述架杆(2-2)上设置有垂直于架杆(2-2)的限位杆(2-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e盘管下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组件(1)的柱体(1-1)和支脚(1-2)间设置圆盘(1-3),所述支脚(1-2)铰接在圆盘(1-3)上,支脚(1-2)外侧焊接垫管(1-4),支撑组件(1)的支脚(1-2)向外展开时,垫管(1-4)与圆盘(1-3)直接接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e盘管下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组件(1)还包括u形吊耳,u形吊耳设置在支脚(1-2)外侧。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e盘管下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旋转组件(2)还包括延长杆(2-4),使用一组旋转组件(2)时将延长杆(2-4)插入限位杆(2-3)内。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e盘管下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架杆(2-2)与套筒(2-1)铰接的具体形式为:架杆(2-2)两侧的套筒(2-1)上焊接有固定片,旋转轴穿过架杆(2-2)及固定片,使架杆(2-2)沿旋转轴转动;固定片底部设置止动片,架杆(2-2)转动至止动片外缘时停止转动,此时架杆(2-2)与套筒(2-1)的轴垂直。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e盘管下管装置,其特征在于pe盘管下管装置外设置校直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PE盘管下管装置,包括支撑组件和旋转组件组成:支撑组件顶部为柱体,底部设置若干支脚;旋转组件由套筒、架杆和限位杆组成,套筒选用底部中空的柱状套筒,位于上方的套筒内壁形状与位于下方的柱体外壁或套筒外壁匹配;套筒的柱面上等距设置架杆,架杆一端与套筒铰接,使架杆可以平行或垂直于套筒的轴;所述架杆上设置有垂直于架杆的限位杆。使用该装置后下管效率提升,PE盘管磨损、划伤比率减少、下管人员减少;装置的主体结构采用钢管材和片材,整个装置通过焊接加工制成,制备成本低且实用;收纳状态下可将支撑组件的支脚和旋转组件的架杆同时收起,便于搬运。便于搬运。便于搬运。


技术研发人员:梅俊 龙运海 汤红平 王存富 杨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陆良港华燃气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5.24
技术公布日:2022/11/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