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漏液的子母双层螺旋式闭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30672发布日期:2022-10-26 00:17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止漏液的子母双层螺旋式闭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容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止漏液的子母双层螺旋式闭合结构。


背景技术:

2.现有的罐装液体糖通过自粘垫片或热压工艺封口,自粘垫片容易因手工粘贴不准、粘度不够等因素漏液,热压工艺也会因为热压温度调节及材料变化等因素漏液,导致罐装液体糖在运输时会出现漏液造成损失。
3.因此提出一种防止漏液的子母双层螺旋式闭合结构,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止漏液的子母双层螺旋式闭合结构,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止漏液的子母双层螺旋式闭合结构,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上端设置有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的上方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的表面连接有内螺帽,所述内螺帽的外表面套接有包裹套,所述包裹套的下端固定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通过螺纹与外螺纹连接。
6.优选的,所述包裹套的上端和下端连接有连接头和限位圈。
7.优选的,所述内螺帽的内表面设置有螺纹且内螺帽通过螺纹与内螺纹连接。
8.优选的,所述固定环的内表面设置有螺纹且固定环通过螺纹与外螺纹连接。
9.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止漏液的子母双层螺旋式闭合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0.本实用新型通过外螺帽和内螺帽将储存罐进行封闭,在运输时受到挤压能阻挡罐体内部液体糖流出,相较于现有通过自粘垫片或热压工艺封口,内螺帽的固定更加稳定,保证液体糖的稳定运输。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储存罐的结构图;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外螺帽、储存罐和内螺帽的连接示意图。
14.图中标号:1、外螺帽;2、储存罐;3、内螺帽;11、固定环;12、限位圈;13、包裹套;14、连接头;21、罐体;22、外螺纹;23、内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15.实施例,由图1-3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一种防止漏液的子母双层螺旋式闭合结构,包括罐体21,罐体21的上端设置有有外螺纹22,外螺纹22的上方设置有内螺纹23,内螺
纹23的表面连接有内螺帽3,内螺帽3的外表面套接有包裹套13,包裹套13的下端固定有固定环11,固定环11通过螺纹与外螺纹22连接。
16.将液体糖灌入储存罐2中,旋转内螺帽3固定在内螺纹23上,转动外螺帽1将固定环11固定在外螺纹22上,将硬糖固定在连接头14表面,进行整体封装,随后进行运输,需要食用时,转动外螺帽1从而将外螺帽1取下,随后转动内螺帽3将内螺帽3取下,将外螺帽1旋回,食用时,挤压罐体21,则内部的液体糖从硬糖表面的孔中挤出,从而对液体糖进行食用。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止漏液的子母双层螺旋式闭合结构,包括罐体(2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21)的上端设置有有外螺纹(22),所述外螺纹(22)的上方设置有内螺纹(23),所述内螺纹(23)的表面连接有内螺帽(3),所述内螺帽(3)的外表面套接有包裹套(13),所述包裹套(13)的下端固定有固定环(11),所述固定环(11)通过螺纹与外螺纹(2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漏液的子母双层螺旋式闭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裹套(13)的上端和下端连接有连接头(14)和限位圈(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漏液的子母双层螺旋式闭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螺帽(3)的内表面设置有螺纹且内螺帽(3)通过螺纹与内螺纹(23)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漏液的子母双层螺旋式闭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11)的内表面设置有螺纹且固定环(11)通过螺纹与外螺纹(22)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漏液的子母双层螺旋式闭合结构,涉及塑料容器技术领域,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上端设置有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的上方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的表面连接有内螺帽,所述内螺帽的外表面套接有包裹套,所述包裹套的下端固定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通过螺纹与外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外螺帽和内螺帽将储存罐进行封闭,在运输时受到挤压能阻挡罐体内部液体糖流出,相较于现有通过自粘垫片或热压工艺封口,内螺帽的固定更加稳定,保证液体糖的稳定运输。保证液体糖的稳定运输。保证液体糖的稳定运输。


技术研发人员:郭光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郭光明
技术研发日:2022.06.13
技术公布日:2022/10/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