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维护多平台作业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22882发布日期:2023-05-11 09:21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隧道维护多平台作业车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铁路隧道维护,具体地,涉及一种隧道维护多平台作业车。


背景技术:

1、铁路隧道施工后期,进行后期处理维护时,主要采用的是简易平台,该平台由型钢拼接而成,两侧设有支腿,支腿上安装有四个槽轮,槽轮支撑在两根临时轨道上,临时轨道固定在管片内壁上。随着隧道维修的要求越来越高,简易平台的搭建时间长,安全性差、搭建时劳动强度大问题凸显出来,同时简易平台移动困难,且无法协同作业,不能达到全断面长距离维护作业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隧道维护多平台作业车,以解决简易平台不能满足全断面长距离维护的问题。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隧道维护多平台作业车,包括:

4、平车;

5、多平台作业装置,所述多平台作业装置安装于所述平车上,且所述多平台作业装置能够升降,以使作业人员能够达到预定作业位置,所述多平台作业装置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多平台作业装置沿所述平车的长度方向分布。

6、可选地,所述平车包括:车架、转向架总成、制动系统和车钩缓冲装置;

7、所述转向架总成安装于所述车架的下方,所述制动系统被配置为对所述转向架总成进行制动;

8、所述车架的前后方向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所述车钩缓冲装置。

9、可选地,所述多平台作业装置包括起升装置和作业平台,所述起升装置与所述作业平台的底部相连接,所述起升装置被配置为使所述作业平台能够升起或降落。

10、可选地,所述作业平台包括平台支撑部和围栏部,所述围栏部围设于所述平台支撑部的周向;所述平台支撑部包括第一分部和第二分部,所述第一分部和所述第二分部均包括支撑边框以及固定于所述支撑边框上的平台板。

11、可选地,所述第一分部固定于所述起升装置上,所述第二分部位于所述第一分部上方,用于使所述第二分部与所述第一分部在垂直方向上能够相互错开;所述第一分部的下表面间隔固定有至少两个平台液压缸,所述平台液压缸的缸体与所述第一分部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平台液压缸的伸缩杆与所述第二分部固定连接,所述平台液压缸能够带动所述第二分部相对于所述第一分部移动。

12、可选地,所述第一分部和所述第二分部均固定有一个呈长方形的边护栏,所述第一分部上的所述边护栏与所述第二分部上的所述边护栏之间通过所述边护伸缩杆相连接,所述边护栏的长度沿所述平车的前后方向延伸。

13、可选地,所述多平台作业装置还包括平台框架,所述起升装置安装于所述平台框架上;

14、所述多平台作业装置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平台框架之间安装有调平组件,所述调平组件被配置为对所述平台框架进行调平。

15、可选地,所述调平组件包括第一铰座、第一铰耳、调平伸缩装置和水平检测装置;

16、所述第一铰座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铰耳安装于所述平台框架上,所述第一铰耳与所述第一铰座通过铰轴相铰接;所述调平伸缩装置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座、所述平台框架相铰接;

17、所述水平检测装置用于对所述平台框架进行水平检测,以在所述平台框架的水平度与预设范围不匹配时,通过所述调平伸缩装置对所述平台框架进行升降调节。

18、可选地,所述水平检测装置为倾角传感器或角度传感器。

19、可选地,所述水平检测装置为角度传感器,所述第一铰耳与所述第一铰座相连接的铰轴与所述角度传感器的转轴相连接,所述铰轴与所述第一铰耳固定连接,所述角度传感器的壳体通过支架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通过所述角度传感器检测所述铰轴的转动角度,以对所述平台框架进行水平检测。

20、可选地,所述平台框架的相对的两侧分别铰接有翻折平台;所述翻折平台用以供工作人员能在多平台作业装置相对的两侧工作。

21、可选地,所述翻折平台包括支撑平台和边侧护栏;所述边侧护栏的长度方向一侧与所述支撑平台相铰接,所述支撑平台的长度方向一侧与所述平台框架相铰接;所述支撑平台的底部固定的抵接板,当所述支撑平台呈水平设置时,所述抵接板的一端与所述平台框架相抵接,以保持所述支撑平台处于水平状态。

22、可选地,所述车架的四个角处分别安装有液压支腿;

23、和/或,所述的隧道维护多平台作业车还包括抓轨器,所述抓轨器设置于所述平车的下方,且所述抓轨器被配置为与铁路轨道相夹装。

24、可选地,还包括登高梯,所述平车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登高梯,以使作业人员能达到所述多平台作业装置上。

25、采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隧道维护多平台作业车,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26、本申请的隧道维护多平台作业车,通过平车以对多平台作业装置进行承载,而平车沿着铁跌轨道行走,以使多平台作业装置能够方便到达隧道相应位置,通过多平台作业装置的升降达到相应的作业位置,并且结合平车上的多个多平台作业装置,利于满足全断面长距离维护。



技术特征:

1.一种隧道维护多平台作业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维护多平台作业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车包括:车架、转向架总成、制动系统和车钩缓冲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隧道维护多平台作业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平台作业装置包括起升装置和作业平台,所述起升装置与所述作业平台的底部相连接,所述起升装置被配置为使所述作业平台能够升起或降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维护多平台作业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平台包括平台支撑部和围栏部,所述围栏部围设于所述平台支撑部的周向;所述平台支撑部包括第一分部和第二分部,所述第一分部和所述第二分部均包括支撑边框以及固定于所述支撑边框上的平台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隧道维护多平台作业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部固定于所述起升装置上,所述第二分部位于所述第一分部上方,用于使所述第二分部与所述第一分部在垂直方向上能够相互错开;所述第一分部的下表面间隔固定有至少两个平台液压缸,所述平台液压缸的缸体与所述第一分部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平台液压缸的伸缩杆与所述第二分部固定连接,所述平台液压缸能够带动所述第二分部相对于所述第一分部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隧道维护多平台作业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部和所述第二分部均固定有一个呈长方形的边护栏,所述第一分部上的所述边护栏与所述第二分部上的所述边护栏之间通过边护伸缩杆相连接,所述边护栏的长度沿所述平车的前后方向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维护多平台作业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平台作业装置还包括平台框架,所述起升装置安装于所述平台框架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隧道维护多平台作业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平组件包括第一铰座、第一铰耳、调平伸缩装置和水平检测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隧道维护多平台作业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检测装置为倾角传感器或角度传感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隧道维护多平台作业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检测装置为角度传感器,所述第一铰耳与所述第一铰座相连接的铰轴与所述角度传感器的转轴相连接,所述铰轴与所述第一铰耳固定连接,所述角度传感器的壳体通过支架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通过所述角度传感器检测所述铰轴的转动角度,以对所述平台框架进行水平检测。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隧道维护多平台作业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框架的相对的两侧分别铰接有翻折平台;所述翻折平台用以供工作人员能在多平台作业装置相对的两侧工作。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隧道维护多平台作业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折平台包括支撑平台和边侧护栏;所述边侧护栏的长度方向一侧与所述支撑平台相铰接,所述支撑平台的长度方向一侧与所述平台框架相铰接;所述支撑平台的底部固定的抵接板,当所述支撑平台呈水平设置时,所述抵接板的一端与所述平台框架相抵接,以保持所述支撑平台处于水平状态。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维护多平台作业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的四个角处分别安装有液压支腿;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隧道维护多平台作业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登高梯,所述平车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登高梯,以使作业人员能达到所述多平台作业装置上。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铁路隧道维护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隧道维护多平台作业车。隧道维护多平台作业车包括:平车和多平台作业装置;多平台作业装置安装于平车上,且多平台作业装置能够升降,多平台作业装置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多平台作业装置沿平车的长度方向分布。本申请的隧道维护多平台作业车,通过平车以对多平台作业装置进行承载,而平车沿着铁跌轨道行走,以使多平台作业装置能够方便到达隧道相应位置,通过多平台作业装置的升降达到相应的作业位置,并且结合平车上的多个多平台作业装置,利于满足全断面长距离维护。

技术研发人员:史天亮,袁飞宇,王风,李美香,鞠嵩,尹成斐,张金庭,蒲鹏飞,张宁,曹勇,黄先国,张良山,刘金山,周国伟,杨振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铁建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01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