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83155发布日期:2023-06-17 08:17阅读:33来源:国知局
物流容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物流货物转运器具的,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物流容器。


背景技术:

1、现有物流容器为了满足高的容积率,其高度略低于运输车辆货箱高度,因此整个物流容器高度会高达2米,物流容器在装满货物时,位于底部的货物受到上部的货物积压,容易导致底部的货物损坏;为了保护易损易碎货物,物流容器又只能装载少部分的货物,这样造成高容积率容器空间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流容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高容积率的物流容器无法兼顾装载量和防护性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物流容器,包括:

3、容器本体,所述容器本体在高度方向上设有第一定位组件和与所述第一定位组件相对的第二定位组件,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包括两个相对布置的第一定位座,所述第二定位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定位座一一相对的第二定位座,所述第二定位座的高度与所述第一定位座的高度相同;

4、中层隔板,其具有相对的第一支撑端和第二支撑端,所述第一支撑端用于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座上,所述第二支撑端用于放置于所述第二定位座上,所述中层隔板被固定于所述容器本体的预设高度上并且将所述容器本体的内部分隔为多个用于收容货物的第一容置腔;所述中层隔板能够从所述第一定位座和第二定位座取下使所述容器本体的内部形成用于收容货物的第二容置腔,所述第二容置腔的容积大于所述第一容置腔的容积。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物流容器能够适用于不同的装载方式,保证了物流容器的装载量同时兼顾了货物的防护性。

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座上形成有支撑部和收纳槽,所述第一支撑端设有支撑板,当所述中层隔板横向放置呈工作状态时,所述支撑板放置于所述支撑部上;而当所述中层隔板纵向放置呈收纳状态时,所述支撑板能够插入所述收纳槽中。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将中层隔板收纳于容器本体的内部,使中层隔板便于收纳,减少中层隔板丢失的可能。

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和第三板体,所述第一板体的其中一个板面平行于所述中层隔板所在的平面,所述第二板体设于所述第一板体上,并且从所述第一板体的板面靠近所述第二支撑端的侧边沿垂直所述第一板体的板面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三板体设于所述第一板体上,并且从所述第一板体的板面与所述第二板体相邻的侧边沿垂直所述第一板体的板面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三板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板体的延伸方向相反;

9、当所述中层隔板横向放置呈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二板体与所述容器本体抵接以限位所述中层隔板的横向上前后位移,所述第三板体与所述第一定位座抵接以限位所述中层隔板的横向上左右位移;

10、当所述中层隔板纵向放置呈收纳状态时,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一定位座抵接以限位所述中层隔板的横向上前后位移,所述第三板体与所述第一定位座抵接以限位所述中层隔板的横向上左右位移。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板的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和第三板体用于支撑和限位作用,使中层隔板呈工作状态或者收纳状态均能够保持稳定性,减少中层隔板从第一定位座和第二定位座掉下的可能,也减少了中层隔板从收纳槽中掉出的可能。

1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端上还设有收纳杆,所述收纳杆位于所述支撑板背离所述第二支撑端的一侧,所述收纳杆的两端分别能够对应插入所述收纳槽中。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少中层隔板从工作状态切换为收纳状态时从第一定位座脱出的可能,提高切换效率。

1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座包括第一座杆和第二座杆,所述第一座杆沿纵向延伸,所述第二座杆垂直设于所述第一座杆的顶部并且沿所述中层隔板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定位座的形状为倒“l”型,所述第二座杆形成所述支撑部,所述第一座杆与所述容器本体之间形成有所述收纳槽。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定位座的结构简单且易于制造。

1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定位座包括安装座、转动轴和定位爪,所述安装座固定于所述容器本体上,所述转动轴转动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定位爪与所述转动轴连接并且能够绕所述转动轴转动,使所述定位爪能够相对所述容器本体的内壁伸出以及收回。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爪的可伸缩设计便于中层隔板切换为纵向放置。

18、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定位爪相对所述容器本体收回时,所述中层隔板能够在纵向上向下或者向上翻转。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于中层隔板切换为收纳状态。

2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容器本体在高度方向上设有多个第一定位组件和与所述第一定位组件一一相对布置的多个第二定位组件。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于操作人员根据实际装载需求调整中层隔板的高度或者布置多个中层隔板。

2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容器本体包括底架、第一侧架、第二侧架、第三侧架和第四侧架,所述底架横向放置,所述第一侧架和所述第三侧架分别与所述底架的相对两侧连接,所述第二侧架和所述第四侧架分别与所述底架的另一相对两侧连接,所述第一侧架、所述第二侧架、所述第三侧架、所述第四侧架与所述底架围合形成有所述容置腔,所述第二侧架、所述第三侧架和所述第四侧架可折叠于所述第一侧架上。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缩小容器本体的体积,利于容器本体的收纳。

2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侧架包括两个侧架单元,其中一个所述侧架单元与所述第二侧架转动连接,另一个所述侧架单元与所述第四侧架转动连接,使所述侧架单元能够打开和关闭所述容置腔。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操作人员从侧方打开容器本体,利于不同高度的容置腔的货物的取放。



技术特征:

1.一种物流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流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座上形成有支撑部和收纳槽,所述第一支撑端设有支撑板,当所述中层隔板横向放置呈工作状态时,所述支撑板放置于所述支撑部上;而当所述中层隔板纵向放置呈收纳状态时,所述支撑板能够插入所述收纳槽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流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和第三板体,所述第一板体的其中一个板面平行于所述中层隔板所在的平面,所述第二板体设于所述第一板体上,并且从所述第一板体的板面靠近所述第二支撑端的侧边沿垂直所述第一板体的板面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三板体设于所述第一板体上,并且从所述第一板体的板面与所述第二板体相邻的侧边沿垂直所述第一板体的板面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三板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板体的延伸方向相反;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流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端上还设有收纳杆,所述收纳杆位于所述支撑板背离所述第二支撑端的一侧,所述收纳杆的两端分别能够对应插入所述收纳槽中。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流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座包括第一座杆和第二座杆,所述第一座杆沿纵向延伸,所述第二座杆垂直设于所述第一座杆的顶部并且沿所述中层隔板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定位座的形状为倒“l”型,所述第二座杆形成所述支撑部,所述第一座杆与所述容器本体之间形成有所述收纳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流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座包括安装座、转动轴和定位爪,所述安装座固定于所述容器本体上,所述转动轴转动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定位爪与所述转动轴连接并且能够绕所述转动轴转动,使所述定位爪能够相对所述容器本体的内壁伸出以及收回。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物流容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定位爪相对所述容器本体收回时,所述中层隔板能够在纵向上向下或者向上翻转。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物流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本体在高度方向上设有多个第一定位组件和与所述第一定位组件一一相对布置的多个第二定位组件。

9.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物流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本体包括底架、第一侧架、第二侧架、第三侧架和第四侧架,所述底架横向放置,所述第一侧架和所述第三侧架分别与所述底架的相对两侧连接,所述第二侧架和所述第四侧架分别与所述底架的另一相对两侧连接,所述第一侧架、所述第二侧架、所述第三侧架、所述第四侧架与所述底架围合形成有所述容置腔,所述第二侧架、所述第三侧架和所述第四侧架可折叠于所述第一侧架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物流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架、所述第二侧架、所述第三侧架和所述第四侧架依次连接,所述第三侧架包括两个侧架单元,其中一个所述侧架单元与所述第二侧架转动连接,另一个所述侧架单元与所述第四侧架转动连接,使所述侧架单元能够打开和关闭所述容置腔。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物流容器,包括:容器本体,容器本体在高度方向上设有第一定位组件和第二定位组件,第一定位组件包括两个相对布置的第一定位座,第二定位组件包括与第一定位座一一相对的第二定位座;中层隔板,其具有相对的第一支撑端和第二支撑端,第一支撑端用于放置于第一定位座上,第二支撑端用于放置于第二定位座上,中层隔板被固定于容器本体的预设高度上并且将容器本体的内部分隔为多个第一容置腔;中层隔板能够从第一定位座和第二定位座取下使容器本体的内部形成第二容置腔,第二容置腔的容积大于第一容置腔的容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物流容器能够适用于不同的装载方式,保证了物流容器的装载量同时兼顾了货物的防护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勇,李赛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顺丰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23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