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曳引钢带电梯低顶层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27286发布日期:2023-06-10 00:08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曳引钢带电梯低顶层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梯,具体涉及一种曳引钢带电梯低顶层结构。


背景技术:

1、无机房电梯是将传统有机房电梯省去了机房的设置,将位于机房中的曳引机等设备转移到电梯井道中。

2、在现有技术中,无机房电梯因为受到顶部搁机大梁布局的限制,较多时候采用的结构要求顶层高度较高,适配性较低,并且对于井道净宽较小,同时顶层高度较低时的无机房电梯,会使得电梯轿厢的净宽不足,严重影响电梯使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曳引钢带电梯低顶层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无机房电梯,在对于井道净宽较小,同时顶层高度较低时的无机房电梯,会使得电梯轿厢的净宽不足,严重影响电梯使用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曳引钢带电梯低顶层结构,包括井道后壁和电梯井道,所述井道后壁安装设置在电梯井道的内侧后端位置上,所述电梯井道的内侧两端设置有井道侧壁,所述电梯井道的前端设置有井道前壁,所述井道侧壁的前端设置有第一导轨支架,所述第一导轨支架的上端设置有轿厢导轨,所述井道后壁的前端两侧设置有第二导轨支架,所述第二导轨支架的内侧设置有对重导轨,所述对重导轨的内侧上端设置有曳引系统,所述曳引系统的上端位于对重导轨上设置有对重装置,所述轿厢导轨的内侧设置有电梯轿厢。

3、其中,所述曳引系统的上端位于对重导轨上设置有对重装置,所述对重导轨和对重装置的连接处设置有牵引钢带,所述电梯轿厢和对重装置的底端位于电梯井道上均设置有缓冲组件。

4、其中,所述曳引系统包括牵引机架、滑轮、钢带牵引机和牵引轮,所述牵引机架上端一排设置有滑轮,所述牵引机架底端设置有钢带牵引机,所述钢带牵引机上端设置有牵引轮,所述牵引机架连接在对重导轨上。

5、其中,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环形凹槽、缓冲凸起、缓冲器主体和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上端设置有缓冲器主体,所述缓冲器主体顶端端头处设置有缓冲凸起,所述缓冲器主体上端两周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安装底座连接在电梯井道上。

6、其中,所述缓冲组件共设置有两个,且所述缓冲组件垂直与电梯轿厢和对重装置的正下方,并安装在电梯井道上。

7、其中,所述对重导轨和曳引系统通过卡接的方式连接安装,且所述曳引系统安装连接在对重导轨的上端位置上。

8、其中,所述对重导轨通过第二导轨支架连接固定在井道后壁上。

9、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曳引系统大大降低顶层有效利用顶层空间,使电梯结构适配性更高,安装曳引系统时,将牵引机架通过对重导轨固定在电梯井道的顶部,将钢带牵引机固定在牵引机架上,使用牵引钢带的一端绕过牵引轮和牵引机架上端一排的滑轮上,并与电梯轿厢的顶部连接,而另一端与对重装置固连,使其使用过程中不易脱落,在使用过程中钢带牵引机转动,从而带动牵引钢带驱动电梯轿厢和对重装置交替升降运动,而以上所述结构述为对重后侧,较大利于电梯轿厢的宽度增大,降低了电梯轿厢对电梯井道宽的要求,并且通过牵引机架安装在对重导轨上,从而大大降低顶层有效利用顶层空间,使电梯结构适配性更高。

11、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缓冲组件可提高电梯的安全性,安装缓冲组件时,使用螺栓将安装底座连接在电梯井道,而安装时,将缓冲器主体垂直与对重装置和或电梯轿厢正底端,当使用时,电梯轿厢和对重装置在下降到电梯井道底端时,通过电梯井道底端的缓冲器主体可有效的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而缓冲时,因缓冲器主体顶端端头处设置有缓冲凸起可在与对重装置或电梯轿厢端面接触时起到缓冲防滑作用,且缓冲器主体外侧两周设有环形凹槽,可增强缓冲效果,整体配套使用可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提高电梯的安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曳引钢带电梯低顶层结构,包括井道后壁(7)和电梯井道(13),其特征在于:所述井道后壁(7)安装设置在电梯井道(13)的内侧后端位置上,所述电梯井道(13)的内侧两端设置有井道侧壁(10),所述电梯井道(13)的前端设置有井道前壁(11),所述井道侧壁(10)的前端设置有第一导轨支架(2),所述第一导轨支架(2)的上端设置有轿厢导轨(1),所述井道后壁(7)的前端两侧设置有第二导轨支架(4),所述第二导轨支架(4)的内侧设置有对重导轨(5),所述对重导轨(5)的内侧上端设置有曳引系统(9),所述曳引系统(9)的上端位于对重导轨(5)上设置有对重装置(6),所述轿厢导轨(1)的内侧设置有电梯轿厢(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曳引钢带电梯低顶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曳引系统(9)的上端位于对重导轨(5)上设置有对重装置(6),所述对重导轨(5)和对重装置(6)的连接处设置有牵引钢带(12),所述电梯轿厢(3)和对重装置(6)的底端位于电梯井道(13)上均设置有缓冲组件(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曳引钢带电梯低顶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曳引系统(9)包括牵引机架(91)、滑轮(92)、钢带牵引机(93)和牵引轮(94),所述牵引机架(91)上端一排设置有滑轮(92),所述牵引机架(91)底端设置有钢带牵引机(93),所述钢带牵引机(93)上端设置有牵引轮(94),所述牵引机架(91)连接在对重导轨(5)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曳引钢带电梯低顶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8)包括环形凹槽(81)、缓冲凸起(82)、缓冲器主体(83)和安装底座(84),所述安装底座(84)上端设置有缓冲器主体(83),所述缓冲器主体(83)顶端端头处设置有缓冲凸起(82),所述缓冲器主体(83)上端两周设置有环形凹槽(81),所述安装底座(84)连接在电梯井道(13)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曳引钢带电梯低顶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8)共设置有两个,且所述缓冲组件(8)垂直与电梯轿厢(3)和对重装置(6)的正下方,并安装在电梯井道(13)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曳引钢带电梯低顶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重导轨(5)和曳引系统(9)通过卡接的方式连接安装,且所述曳引系统(9)安装连接在对重导轨(5)的上端位置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曳引钢带电梯低顶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重导轨(5)通过第二导轨支架(4)连接固定在井道后壁(7)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曳引钢带电梯低顶层结构,包括井道后壁和电梯井道,所述井道后壁安装在电梯井道的内侧后端位置上,本技术中,通过曳引系统大大降低顶层有效利用顶层空间,使电梯结构适配性更高,将钢带牵引机固定在牵引机架上,使用牵引钢带的一端绕过牵引轮和滑轮上,并与电梯轿厢的顶部连接,而另一端与对重装置固连,使其使用过程中不易脱落,在使用过程中钢带牵引机转动,从而带动牵引钢带驱动电梯轿厢和对重装置交替升降运动,而以上所述结构述为对重后侧,较大利于电梯轿厢的宽度增大,降低了电梯轿厢对电梯井道宽的要求,并且通过牵引机架安装在对重导轨上,从而大大降低顶层有效利用顶层空间,使电梯结构适配性更高。

技术研发人员:鲍文杰,夏志,刘聪,李国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巨菱电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16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