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电变桨系统挂线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54895发布日期:2023-09-24 00:31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电变桨系统挂线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风力发电变桨系统,具体涉及一种风电变桨系统挂线工装。


背景技术:

1、风电行业的不断发展进步,风力发电变桨的生产制造要求也逐步提升,在其柜间电缆生产过程中首先需要的就是柜间电缆的裁线作业,针对裁完的电缆,需要有存放的空间和方式,目前的裁线作业方式是,裁线工人将所裁线缆盘成卷状放置于物料箱中,同批次电缆裁完后将整箱的线缆用平板车运输至下一步加工工序,将物料箱从平板车搬下放在加工工序旁边。该作业方式产生了很多整理盘线的时间,物料箱多次搬运作业时间造成浪费,且作业效率低下。同时多个放线的料箱放在生产工序旁边占据很大的空间,使作业现场很拥挤。为解决盘线作业时间长,搬运次数多,占用空间大等问题,于是研发设计此裁线工装,裁线人员裁完线后,将电缆挂在此挂线工装上,然后直接推到生产线加工工序旁,作业人员直接从挂线工装拿取电缆进行加工生产作业。方便了裁线人员挂线,不用在整理盘线,多次搬运物料箱,同时也方便了生产线作业人员拿取电缆。进一步提高了各工序生产效率和周转效率,提高了工序间衔接的紧密程度。

2、中国专利(cn205097167u)公开了一种用于风电变桨控制柜接线的物料架,其包括架体及挂线杆,所述的架体的下部设有用于放置物料盒的承载板,所述的挂线杆设置在架体的顶部,挂线杆上平行设有多个固定件。其可存放接线工具,方便工人取用,便于来料品的管理和识别,能够进一步减少出错率,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但该挂线工装没有车轮是固定在一个制作工序不便于移动的挂线架,不能实现线缆裁线工序与线缆加工工序的转运,且生产用工具和物料放置于底部如果所制作的线缆长度过长,在放置下垂的过程中会遮挡下部的工具或物料,阻碍作业人员拿取物料或工具。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裁线工序挂线,裁线工序与线缆加工工序转运,方便线缆加工工序人员拿取线缆的工装架,解决现有技术方案中盘线,物料箱多次搬运浪费作业时间问题,同时解决线缆加工工序作业空间拥挤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风电变桨系统挂线工装,其包括底座以及立柱,所述底座包括底座框架、底板以及车轮,所述底座框架包括由线杆围成的矩形结构以及位于矩形结构的内部的两个支撑杆,所述底板放置在底座框架上,所述车轮设置在矩形结构的下侧部;所述立柱设置在底座框架相对较短的两条边上,且与底座框架垂直;所述立柱的上侧部还设置有主挂线横梁,主挂线横梁上垂直向上均匀设置有若干根分割柱。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主挂线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到立柱,其布置方向与底座框架中较长边一致;主挂线横梁的长度为1050mm。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立柱的上侧部还设置有第二短加固横梁,所述第二短加固横梁与主挂线横梁围成矩形;第二短加固横梁的长度为340mm。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主挂线横梁与第二短加固横梁与立柱上端部的距离为70mm。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立柱上还设置有长加固横梁以及第一短加固横梁,长加固横梁及第一短加固横梁围成矩形。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长加固横梁以及第一短加固横梁与立柱上端部的距离为400mm。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长加固横梁的长度为1050mm,第一短加固横梁的长度为340mm。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底板将底座框架完全覆盖。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底座框架的长边长度为1050mm,短边长度为600mm,底座框架的线杆与支撑杆的直径为28mm,底板的厚度为10mm。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车轮包括两个定向车轮以及两个万向车轮,且万向车轮上还设置有刹车结构。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车轮的直径为100mm。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立柱的长度为1430mm,其与底座框架较长边的距离为130mm。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底座框架的四周还设置有下围挡,所述下围挡垂直设置在底座框架的矩形结构上。

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下围挡包括四块厚度为10mm的板状结构,其分别为两块长度为1100mm,宽度为200mm的长板以及两块长度为580mm,宽度为200mm的短板。

1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每根主挂线横梁上设置有五根分割柱,每相邻两根分割柱之间间隔距离为148mm。

1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分割柱的长度为50mm,其直径为34mm。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20、线缆裁线工序作业人员将裁剪完成的线缆根据种类直接挂至本实用新型的挂线工装,不用在整理盘线,将线缆放置于物料箱中,节省大量作业时间。此挂线工装挂满线缆加工工序所用线缆后,直接推至线缆加工工序进行后续的加工作业,减少物料箱用平板车反复搬运的作业环节,缓解了作业人员的体力消耗,减少了物料箱搬运时间,进一步提高作业效率,降低作业人员劳动强度。此挂线工装放置在线缆加工工序旁边,方便作业人员直接拿取线缆,进行作业同时减少了线缆加工人员梳理所盘线缆的时间,及弯腰从物料箱拿取线缆的动作,提高线缆加工作业人员的作业效率,降低劳动强度。该挂线工装放置在线缆加工工序旁,占用空间面积减少,缓解了现有技术方案中物料箱占用大量空间,使空间狭小拥挤的状态。



技术特征:

1.一种风电变桨系统挂线工装,其包括底座以及立柱(1),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变桨系统挂线工装,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电变桨系统挂线工装,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变桨系统挂线工装,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变桨系统挂线工装,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变桨系统挂线工装,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变桨系统挂线工装,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变桨系统挂线工装,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变桨系统挂线工装,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风电变桨系统挂线工装,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一种风电变桨系统挂线工装,其包括底座以及立柱,所述底座包括底座框架、底板以及车轮,所述底座框架包括由线杆围成的矩形结构以及位于矩形结构的内部的两个支撑杆,所述底板放置在底座框架上,所述车轮设置在矩形结构的下侧部;所述立柱设置在底座框架相对较短的两条边上,且与底座框架垂直;所述立柱的上侧部还设置有主挂线横梁,主挂线横梁上垂直向上均匀设置有若干根分割柱。本技术所公开的挂线工装能够节省大量作业时间,减少物料箱用平板车反复搬运的作业环节,缓解了作业人员的体力消耗,减少了物料箱搬运时间,进一步提高作业效率,降低作业人员劳动强度。

技术研发人员:刘彬,张建波,吕朋,郭兴霞,张少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能信控互联技术(河北)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03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