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物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11301发布日期:2023-05-17 19:43阅读:28来源:国知局
储物盒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日常用品,尤其是涉及一种储物盒。


背景技术:

1、为了实现对物品的遮盖放置,相关技术中设置有转动盖以实现储物盒的储物腔的打开或关闭。转动盖的转动通过孔轴结构实现,相关技术中对转动盖和储物盒进行装配时,需要将转动盖和储物盒对位后再进行转动轴的插设安装。或者,转动轴是与转动盖或储物盒的盒体固定连接的,转动盖与储物盒装配时,需要克服较大的形变力以将转动轴挤压入相应的转孔中。上述两种装配方式的装配难度较高,影响装配效率,有必要针对该问题进行研究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储物盒,能够降低储物盒的盒体与盒盖的装配难度。

2、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储物盒,包括:

3、盒体,设置有第一容置槽和转孔;

4、盒盖,用于打开或遮盖所述第一容置槽,包括第一侧壁、薄弱部和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盒体并位于所述转孔内,所述第一转轴连接于所述薄弱部,所述薄弱部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

5、其中,沿所述第一转轴的轴向,所述薄弱部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侧壁的厚度,和/或,沿所述第一转轴的周向,所述第一转轴的一侧外壁与所述第一侧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一转轴的另一侧外壁连接于所述薄弱部。

6、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储物盒,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薄弱部对第一转轴和盒盖进行连接,使得盒盖与盒体进行装配时,第一转轴与盒体抵持后,能够更容易发生形变,从而降低盒盖与盒体的装配难度。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容置槽的内表面还设置有易装槽,所述易装槽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容置槽的槽口连接,所述易装槽的另一端沿朝向所述转孔的方向延伸。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沿靠近所述转孔的方向,所述易装槽在所述第一转轴的轴向上的深度逐渐减小。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盒盖还包括抵持凸台,所述抵持凸台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一转轴包括互相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转动连接于所述盒体并位于所述转孔内,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于所述薄弱部,沿所述第二连接部朝向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方向,所述抵持凸台凸出于所述第一侧壁的外表面。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抵持凸台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靠近所述第一转轴的一侧。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抵持凸台环绕所述第一转轴设置。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盒盖还包括第二侧壁和阻尼器,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设置,所述阻尼器设置有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二侧壁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盒体连接,所述阻尼器与所述第一转轴同轴设置。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端的横截面设置为矩形或腰形,和/或,所述第二连接端的横截面设置为矩形或腰形。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盒盖还包括互相连接的主体和限位部,沿所述第一转轴的轴向,所述主体的一侧与所述第一侧壁连接,沿所述第一转轴的径向,所述限位部设置于所述盒盖远离所述第一转轴的一侧,所述限位部用于与所述盒体抵持,以限制所述盒盖的转动。

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盒盖还包括主体、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分别连接于所述主体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两侧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二连接板分别与所述主体、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连接并限定出第二容置槽。

16、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储物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物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置槽的内表面还设置有易装槽,所述易装槽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容置槽的槽口连接,所述易装槽的另一端沿朝向所述转孔的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物盒,其特征在于,沿靠近所述转孔的方向,所述易装槽在所述第一转轴的轴向上的深度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物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盖还包括抵持凸台,所述抵持凸台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一转轴包括互相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转动连接于所述盒体并位于所述转孔内,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于所述薄弱部,沿所述第二连接部朝向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方向,所述抵持凸台凸出于所述第一侧壁的外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物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持凸台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靠近所述第一转轴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物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持凸台环绕所述第一转轴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物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盖还包括第二侧壁和阻尼器,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设置,所述阻尼器设置有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二侧壁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盒体连接,所述阻尼器与所述第一转轴同轴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储物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端的横截面设置为矩形或腰形,和/或,所述第二连接端的横截面设置为矩形或腰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物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盖还包括互相连接的主体和限位部,沿所述第一转轴的轴向,所述主体的一侧与所述第一侧壁连接,沿所述第一转轴的径向,所述限位部设置于所述盒盖远离所述第一转轴的一侧,所述限位部用于与所述盒体抵持,以限制所述盒盖的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物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盖还包括主体、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分别连接于所述主体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两侧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二连接板分别与所述主体、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连接并限定出第二容置槽。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储物盒。储物盒包括盒体和盒盖。盒体设置有第一容置槽和转孔,盒盖用于打开或遮盖第一容置槽,盒盖包括第一侧壁、薄弱部和第一转轴,第一转轴转动连接于盒体并位于转孔内,第一转轴连接于薄弱部,薄弱部连接于第一侧壁。其中,沿第一转轴的轴向,薄弱部的厚度小于第一侧壁的厚度,和/或,沿第一转轴的周向,第一转轴的一侧外壁与第一侧壁之间具有间隙,第一转轴的另一侧外壁连接于薄弱部。通过薄弱部对第一转轴和盒盖进行连接,使得盒盖与盒体进行装配时,第一转轴与盒体抵持后,能够更容易发生形变,从而降低盒盖与盒体的装配难度。

技术研发人员:黄云石,陈佩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箭牌家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11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