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支撑曳引机及电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45051发布日期:2023-04-20 00:45阅读:39来源:国知局
双支撑曳引机及电梯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曳引机,特别是涉及一种双支撑曳引机及电梯。


背景技术:

1、曳引机又称电梯主机,是电梯的动力设备,由电机、制动器、联轴器、减速箱、曳引轮、机架、导向轮及附属盘车手轮等组成,其功能输送与传递动力,使电梯运行。电梯行业大部分都采用永磁同步无齿轮曳引机,其结构通常为轴伸出机壳外成悬臂状,曳引轮直接安装在悬臂轴上。由于电梯重量是直接施加在曳引轮上的,悬臂结构的轴受到很大弯曲力矩,导致轴易弯曲变形,整机易振动,轴承寿命短。而为了提高承载能力,通常的做法是将轴设计得很粗,轴承设计得很大,这势必会增加曳引机的重量和成本。

2、目前有双支撑结构的曳引机将转动组件转轴的两端进行支撑,但是支架和机壳之间通过底架进行装配连接,装配时工艺复杂,加工和装配的效率较低,且受装配精度影响,结构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双支撑曳引机及电梯,能够有效提高整体结构稳定性,方便安装。

2、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双支撑曳引机,所述双支撑曳引机包括: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包括机壳与连接座,所述机壳开设有支撑孔,所述连接座与所述机壳呈夹角设置,所述连接座与所述机壳为一体成型结构;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孔的内壁转动配合;支架,所述支架与所述连接座连接并与所述机壳间隔设置,所述转轴远离所述支撑孔的一端与所述支架转动配合。

3、本双支撑曳引机,在装配过程中,将支架安装在连接座上,使得支架和支撑孔的孔壁分别支撑于转轴的相对两端。由于连接座与机壳为一体成型结构,因此能够减少连接座与机壳的装配步骤,并且大幅降低壳体组件的整体重量,简化生产工艺,有利于提高装配精度,降低生产成本。并且一体成型的连接座与机壳有利于保证结构稳定性,从而有利于提高双支撑曳引机的整体品质和工作寿命。

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上设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到所述连接座的最短距离小于所述安装部到所述转轴的最短距离,所述安装部用于安装盘车。

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壳设有容纳腔,所述支撑孔设置于所述容纳腔的内壁上,沿所述转轴的轴向,所述转轴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容纳腔内。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双支撑曳引机还包括制动轮与曳引轮,所述制动轮套设于所述转轴上,且所述制动轮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制动轮设有连接凸起,所述连接凸起沿所述转轴的轴向朝向远离容纳腔的方向凸起设置,所述曳引轮套设于所述连接凸起上。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双支撑曳引机还包括制动器,所述制动器设置于所述容纳腔的外壁上,且所述制动器穿过所述容纳腔的外壁伸入所述容纳腔中与所述制动轮制动配合。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动器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制动器沿所述容纳腔的径向间隔设置于所述机壳上,至少两个所述制动器均与所述制动轮制动配合。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动器为板式制动器。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容纳腔的腔壁开设有第一支撑室,所述第一支撑室与所述支撑孔连通,所述双支撑曳引机还包括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室中,所述第一轴承套设于所述转轴上与所述转轴支撑配合;所述支架开设有第二支撑室,所述双支撑曳引机还包括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位于所述第二支撑室中,所述第二轴承套设于所述转轴上且与所述转轴支撑配合。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接线盒,所述接线盒与所述机壳连接,且所述接线盒与机壳为一体式铸造成型结构。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壳上设有吊装孔,且两个以上所述吊装孔在所述机壳上间隔设置。

13、一种电梯,所述电梯包括上述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双支撑曳引机。

14、上述电梯,在双支撑曳引机的装配过程中,将支架安装在连接座上,使得支架和支撑孔的孔壁分别支撑于转轴的相对两端。由于连接座与机壳为一体成型结构,因此能够减少连接座与机壳的装配步骤,并且大幅降低壳体组件的整体重量,简化生产工艺,有利于提高装配精度,降低生产成本。并且一体成型的连接座与机壳有利于保证结构稳定性,有利于提高双支撑曳引机的整体品质和工作寿命,从而提高电梯的服役年限。



技术特征:

1.一种双支撑曳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支撑曳引机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支撑曳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设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到所述连接座的最短距离小于所述安装部到所述转轴的最短距离,所述安装部用于安装盘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支撑曳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设有容纳腔,所述支撑孔设置于所述容纳腔的内壁上,沿所述转轴的轴向,所述转轴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容纳腔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支撑曳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支撑曳引机还包括制动轮与曳引轮,所述制动轮套设于所述转轴上,且所述制动轮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制动轮设有连接凸起,所述连接凸起沿所述转轴的轴向朝向远离容纳腔的方向凸起设置,所述曳引轮套设于所述连接凸起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支撑曳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支撑曳引机还包括制动器,所述制动器设置于所述容纳腔的外壁上,且所述制动器穿过所述容纳腔的外壁伸入所述容纳腔中与所述制动轮制动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支撑曳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器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制动器沿所述容纳腔的径向间隔设置于所述机壳上,至少两个所述制动器均与所述制动轮制动配合;和/或;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支撑曳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的腔壁开设有第一支撑室,所述第一支撑室与所述支撑孔连通,所述双支撑曳引机还包括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室中,所述第一轴承套设于所述转轴上与所述转轴支撑配合;所述支架开设有第二支撑室,所述双支撑曳引机还包括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位于所述第二支撑室中,所述第二轴承套设于所述转轴上且与所述转轴支撑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支撑曳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接线盒,所述接线盒与所述机壳连接,且所述接线盒与机壳为一体式铸造成型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双支撑曳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上设有吊装孔,且两个以上所述吊装孔在所述机壳上间隔设置。

10.一种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双支撑曳引机。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支撑曳引机及电梯,所述双支撑曳引机包括: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包括机壳与连接座,所述机壳开设有支撑孔,所述连接座与所述机壳呈夹角设置,所述连接座与所述机壳为一体成型结构;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孔的内壁转动配合;支架,所述支架与所述连接座连接并与所述机壳间隔设置,所述转轴远离所述支撑孔的一端与所述支架转动配合。由于连接座与机壳为一体成型结构,因此能够简化生产工艺,有利于提高装配精度,降低生产成本,并且一体成型的连接座与机壳有利于保证结构稳定性,从而有利于提高双支撑曳引机的整体品质和工作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詹奉明,郑美珠,郑伊麟,王铜成,王建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日立电梯电机(广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14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