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升降电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12713发布日期:2023-12-29 16:25阅读:32来源:国知局
智能升降电车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瓦楞纸板纸箱行业(立体仓储),具体为一种智能升降电车。


背景技术:

1、瓦楞纸板经过模切、压痕、钉箱或粘箱制成瓦楞纸箱,瓦楞纸箱是一种应用最广的包装制品,用量一直是各种包装制品之首,包括钙塑瓦楞纸箱,半个多世纪以来,瓦楞纸箱以其优越的使用性能和良好的加工性能逐渐取代了木箱等运输包装容器,成为运输包装的主力军。

2、随着纸板厂高速发展,纸板产能不断扩大,现有的纸板存储场地不能满足仓储需求,双层甚至多层的纸板立体仓储系统急需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的枢纽机就是智能升降电车,智能升降电车在一层仓储仓位到二层甚至三层仓储仓位之间能够自动实现纸板的智能搬运,故而提出了一种智能升降电车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升降电车,通过多层智能立体纸板仓储系统的各存储单元的智能搬运车,起着整个系统至关重要的枢纽作用,该车的出现实现了从一层智能纸板仓储系统到多层智能纸板仓储系统的跨越,成倍地提高了瓦楞纸板企业的场地利用效率,提高单位面积存储效率,有效降低仓储成本。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智能升降电车,包括行走车架、承重框架结构、主传动部件、四驱同步升降传动机构以及双电机同步驱动机构,所述承重框架结构固定安装在行走车架的顶部,所述四驱同步升降传动机构的数量为两组分别位于承重框架结构的两侧,所述双电机同步驱动机构的数量为两组分别位于行走车架内部的两侧。

3、所述承重框架结构包括凹字形立柱、斜拉杆、加强筋板、钢丝绳斜拉索以及横向拉梁,所述凹字形立柱的数量为四个分别固定在行走车架的顶部,数量为四个所述凹字形立柱围成的四个侧面,四个所述凹字形立柱的侧面均与横向拉梁相固定,四个所述凹字形立柱与行走车架之间通过斜拉杆、加强筋板以及钢丝绳斜拉索进行加固,所述斜拉杆位于凹字形立柱的侧边与行走车架相固定,所述加强筋板与钢丝绳斜拉索位于凹字形立柱的侧边与行走车架相固定,所述钢丝绳斜拉索与凹字形立柱的连接处位于加强筋板的上方。

4、进一步,所述行走车架顶部的左侧且位于左侧凹字形立柱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电柜,所述行走车架顶部的右侧且位于右侧凹字形立柱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操作台。

5、进一步,所述行走车架左右两侧的中部均设置有导向轮,所述行走车架的左右两侧且位于导向轮的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液压缓冲器。

6、进一步,所述主传动部件包括联轴器、主动轴、第二电机以及链轮主传动箱,所述链轮主传动箱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链轮主传动箱分别固定安装在四个凹字形立柱中点偏下位置,每个所述链轮主传动箱的侧边均设置有一个第二电机,所述联轴器固定安装在主动轴的中部。

7、进一步,每个所述凹字形立柱的内部均传动连接有升降链条,所述升降链条与链轮主传动箱相连接。

8、进一步,所述双电机同步驱动机构包括传动轴、行走轮以及第一电机,所述传动轴贯穿于第一电机的输出端,所述传动轴的两侧均与行走轮相固定,所述车身行走双电机同步驱动机构固定安装在行走车架内部左右两侧。

9、进一步,所述行走车架的上侧中部装设有网带输送平台,所述网带输送平台位于两侧凹字形立柱之间。

10、进一步,前后两侧所述行走轮的底部分别设置有行走轨道,所述导向轮的底部设置有导向轨道,所述导向轨道位于前后两侧行走轨道之间。

11、进一步,一个所述加强筋板的正面均开设有数量为三个的小孔,所述凹字形立柱与行走车架之间为垂直结构。

12、进一步,所述行走车架从上往下看呈矩形,所述加强筋板与凹字形立柱之间为螺栓连接。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1、该智能升降电车,可以实现了从一层智能纸板仓储系统到多层智能纸板仓储系统的跨越,成倍地提高了瓦楞纸板企业的场地利用效率,有效降低仓储成本。

15、2、该智能升降电车,使用的是免配重块的方式,取消了传统升降机上的配重块,降低的整车的重量,便于整车移动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智能升降电车,包括行走车架(4)、承重框架结构、主传动部件(14)、四驱同步升降传动机构以及双电机同步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框架结构固定安装在行走车架(4)的顶部,所述四驱同步升降传动机构的数量为两组分别位于承重框架结构的两侧,所述双电机同步驱动机构的数量为两组分别位于行走车架(4)内部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升降电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车架(4)顶部的左侧且位于左侧凹字形立柱(2)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电柜(3),所述行走车架(4)顶部的右侧且位于右侧凹字形立柱(2)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操作台(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升降电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车架(4)左右两侧的中部均设置有导向轮(8),所述行走车架(4)的左右两侧且位于导向轮(8)的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液压缓冲器(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升降电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传动部件(14)包括联轴器(18)、主动轴(19)、第二电机(20)以及链轮主传动箱(21),所述链轮主传动箱(21)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链轮主传动箱(21)分别固定安装在四个凹字形立柱(2)中点偏下位置,每个所述链轮主传动箱(21)的侧边均设置有一个第二电机(20),所述联轴器(18)固定安装在主动轴(19)的中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升降电车,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凹字形立柱(2)的内部均传动连接有升降链条(1),所述升降链条(1)与链轮主传动箱(21)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升降电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电机同步驱动机构包括传动轴(16)、行走轮(17)以及第一电机(22),所述传动轴(16)贯穿于第一电机(22)的输出端,所述传动轴(16)的两侧均与行走轮(17)相固定,所述双电机同步驱动机构固定安装在行走车架(4)内部左右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升降电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车架(4)的上侧中部装设有网带输送平台(5),所述网带输送平台(5)位于两侧凹字形立柱(2)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升降电车,其特征在于:前后两侧所述行走轮(17)的底部分别设置有行走轨道(10),所述导向轮(8)的底部设置有导向轨道(9),所述导向轨道(9)位于前后两侧行走轨道(10)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升降电车,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加强筋板(7)的正面均开设有数量为三个的小孔,所述凹字形立柱(2)与行走车架(4)之间为垂直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升降电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车架(4)从上往下看呈矩形,所述加强筋板(7)与凹字形立柱(2)之间为螺栓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智能升降电车,包括行走车架、承重框架结构、主传动部件、四驱同步升降传动机构以及双电机同步驱动机构,所述承重框架结构固定安装在行走车架的顶部,所述四驱同步升降传动机构的数量为两组分别位于承重框架结构的两侧,所述双电机同步驱动机构的数量为两组分别位于行走车架内部的两侧;所述承重框架结构包括凹字形立柱、斜拉杆、加强筋板、钢丝绳斜拉索以及横向拉梁,所述凹字形立柱的数量为四个分别固定在行走车架的顶部,数量为四个所述凹字形立柱围成的四个侧面。该智能升降电车,实现了从一层智能纸板仓储系统到多层智能纸板仓储系统的跨越,成倍地提高了瓦楞纸板企业的场地利用效率,有效降低仓储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顾建国,刘朝东,朱国平,顾晓锋,张良,郑华伟,邱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新冠亿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1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