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装货物下抛缓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10371发布日期:2023-07-27 20:57阅读:25来源:国知局
袋装货物下抛缓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袋装货物下抛缓冲装置,属于一种物流装车设备。


背景技术:

1、目前的物流码垛装车机构通过输送机与自动装车的机械臂配合,能够有效提高产品的码垛装车效率。

2、但是机械臂机构造价成本高,抓取效率低,对于大批量的货物装车,其效力仍旧很难提高。

3、采用输送机直接抛袋方式的装车,需要人工再次摆放袋子,导致人工使用成本高,而且劳动强度大,对于工人来说时有被砸到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一种袋装货物下抛缓冲装置,能够解决下抛装车带来的装袋破裂及伤人的危险,而且能够摆放货物的角度。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本实用新型袋装货物下抛缓冲装置,包括,

4、接袋缓冲箱,为矩形空腔箱体结构,上下开口,内部为竖向的接袋通道,接袋通道设有至少两层接袋板,接袋板为两组向下对开,外侧边缘铰接于接袋缓冲箱内壁,接袋板外侧设置接袋缓冲;

5、转向箱体,为矩形空腔箱体结构,向下开口,向开口与接袋缓冲箱的下开口相联通,内部为竖向的转向通道,转向通道的下部设置一对卸料翻板,卸料翻板铰接于转向箱体内壁,卸料翻板外侧设置卸料缓冲,

6、接袋缓冲箱下端与转向箱体的上端之间设有旋转机构带动两部件之间相对旋转。

7、根据所述的袋装货物下抛缓冲装置,所述接袋板朝下朝向接袋通道中央,接袋缓冲支撑两接袋板下部边缘接触。

8、根据所述的袋装货物下抛缓冲装置,接袋板朝向接袋通道中央延伸出倾角板,倾角板在静态下处于水平,且与接袋通道成钝角一体相连。

9、根据所述的袋装货物下抛缓冲装置,所述接袋缓冲为缓冲弹簧或气缸。

10、根据所述的袋装货物下抛缓冲装置,所述卸料缓冲为卸料气缸,气缸固定于转向箱体上,气缸的活塞杆连接于卸料翻板。

11、根据所述的袋装货物下抛缓冲装置,卸料翻板向沿伸出与翻板驱动臂,翻板驱动臂铰接于伸缩连杆,伸缩连杆连接于卸料气缸,两卸料翻板使用同一卸料气缸。

12、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将下抛装车的方式增加缓冲机构,避免高度过高导致袋体损坏,也能够适应高位输送机的下抛;

13、下部设有旋转机构,能够将袋装货物旋转到要求的方形进行摆放。



技术特征:

1.一种袋装货物下抛缓冲装置,其特征是,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袋装货物下抛缓冲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接袋板(3)朝下朝向接袋通道(2)中央,接袋缓冲(4)支撑两接袋板(3)下部边缘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袋装货物下抛缓冲装置,其特征是,接袋板(3)朝向接袋通道(2)中央延伸出倾角板(8),倾角板(8)在静态下处于水平,且与接袋通道(2)成钝角一体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袋装货物下抛缓冲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接袋缓冲(4)为缓冲弹簧或气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袋装货物下抛缓冲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卸料缓冲为卸料气缸(9),气缸固定于转向箱体(5)上,气缸的活塞杆连接于卸料翻板(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袋装货物下抛缓冲装置,其特征是,卸料翻板(7)向沿伸出与翻板驱动臂(10),翻板驱动臂(10)铰接于伸缩连杆(11),伸缩连杆(11)连接于卸料气缸(9),两卸料翻板(7)使用同一卸料气缸(9)。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袋装货物下抛缓冲装置,属于一种物流装车设备。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接袋缓冲箱为矩形空腔箱体结构,上下开口,内部为竖向的接袋通道,接袋通道设有至少两层接袋板,接袋板为两组向下对开,外侧边缘铰接于接袋缓冲箱内壁,接袋板外侧设置接袋缓冲;转向箱体为矩形空腔箱体结构,向下开口,向开口与接袋缓冲箱的下开口相联通,内部为竖向的转向通道,转向通道的下部设置一对卸料翻板,卸料翻板铰接于转向箱体内壁,卸料翻板外侧设置卸料缓冲。将下抛装车的方式增加缓冲机构,避免高度过高导致袋体损坏,也能够适应高位输送机的下抛。

技术研发人员:相增和,杨坤,崔方迪,郑文文,金祖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三维汉界机器(武汉)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18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